1、秦德君是四川省立中等女子技术学校学生,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因剪辫子被校方开除。在吴玉章的介绍下,到北京找李大钊等人,李大钊热情帮助她解决生活问题,为她介绍工作,在李大钊影响下,秦德君参加革命工作。秦德君后来回忆:“有一天,我手里只有一块银元了,心里更加慌。正当我躲在屋里,把整个脑袋埋在袖子上哭的时候,忽然有人轻轻拍拍我的后脑,原来是李大钊同志。……不久,李大钊同志和陈愚生同志就买好三张二等车票,把我带到上海去。李大钊同志叫我到闸北虹口的袜厂去学做女工,还给我三十块钱交押金……”
2、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句被许多战地记者拿来做格言的话,贴切的描述了战地记者这一职业,他们穿梭在战火硝烟中,身后枪声响起,头顶子弹飞过。从战场上发掘新闻,用生命传输真实。
3、十二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于嘉靖三十四年遇害,年四十。
4、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
5、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句被许多战地记者拿来做格言的话,贴切的描述了战地记者这一职业,他们穿梭在战火硝烟中,身后枪声响起,头顶子弹飞过。从战场上发掘新闻,用生命传输真实。
6、多少人家,用的是一条走廊和一处公共大卫生,也不知道他们洗好的衣裤,是挂在何处晒干,也不清楚他们饭后的碗筷,是在哪里洗涤。这,就是我曾听说过的京城简陋筒子楼。
7、崎岖蜿蜒的山路,茂密的森林,每一处都透漏着危险的气息,让探访之路困难重重,但我们的记者脸上毫无恐惧之色。
8、我回沪十来天,就收到了梁晓声《从复旦到北影》的稿件,我也给他回信,表达自己与他见面并相信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高兴心情。我还给晓声寄去一包出版社的废弃校样纸,可以让他的宝贝儿子在校样反面洁白的纸面上,画出五颜六色的好看图画。我在晓声家时,听他说:“家里的练习本都不够儿子画的。”后来,梁晓声还将这件事写进了他的一篇文章里。
9、现场状况清晰可见,随时可能再次垮塌,十分危险,而央视记者们仍毅然决然地坚守在岗位,进行采访报道。
10、自从1986年那个秋天之后,我与晓声的见面,就都是在他受邀到沪参加各种文学活动的间隙中。1991年夏天,梁晓声与张抗抗等作家在上海书展签名售书,我只在那张长桌前,与他打了个招呼,他随手撕下一张小纸条,给我写下他的在京住址,啊,晓声的居住条件,应有很大改观了吧;1996年8月,上海文新报业集团邀请北京部分作家到沪参观座谈,我听说其中也有梁晓声,赶到会场,只见好大会议室的环形桌四周,坐了许多人,王蒙、秦兆阳、梁晓声、张抗抗、吴亮、陈保平、赵丽宏……
11、为了能使自己的作品折射出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梁晓声有意识地阅读哲学、心理学方面的图书,争取使自己能在文学作品中,写出人们的复杂潜意识,从而更接近人性的本质。《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模糊性:人的认识之谜》等,都是他认真阅读的书籍。
12、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
13、 梁玉珍,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驻外首席记者。阿拉伯语科班出身的她在1999年收到了建立横跨亚非大陆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站的命令,彼时她46岁。她因伤从中东撤退回国时55岁,她在世界火药桶中东足足驻扎了10年。
14、在文华胡同居住这四年里,李大钊一直在为民族解放事业奔波着。
15、用他自己的话说,枪林弹雨闯过来了,却一个跟斗栽倒在一个女人怀里爬不起!“他妈的不过就是怀里呀!不过就是一个女人呀!”他常与人谈到自己当年这件功倍成半极可悲的“风流韵事”。因为“就是怀里”,“就是一个女人”,无比委屈。委屈中流露出很不上算的意思。
16、李大钊当时任北大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尽管收入颇丰,但没有为自已置买房产,一直租房居住。自1916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到1927年就义,他先后在北京居住过8处住所。最初的两年,李大钊仅一人在京,工作变动频繁,居住地很短暂,较长一些的也不过半年。1920年春天至1924年1月,李大钊一家租下石驸马后宅35号,才开始有了稳定的家居生活。
17、央视记者,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圈外人眼中:风光,刺激,神秘;家人眼中:晨昏颠倒,剩男剩女;朋友眼中:总是很忙,没有档期……
18、 她在访谈中提到:“真正的现代战场不是枪林弹雨,那只是想象,现代战场令人恐惧的是死一般的寂静。一枚精确制导的导弹下来就是一整片楼房的坍塌,有时能达到几百吨炸药,人说没就没,每一次战场采访都有记者死亡!”
19、“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的这一联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自己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20、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伟大志向的最好的行动,对李大钊同志来说,莫过于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唤起沉睡着的千百万庶民。
21、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