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争中的爱情童话,不虐心,只有满满的幸福;有磨难,有幸福,有颠沛流离,有风华绝代,还有付出代价后换得的美好与温暖。
2、时间:2019 年4月14日(周日)14:30-16:30
3、他的许多著作都被再翻译成其他语言,作品风行各国。《生活的艺术》更是所有著作中,译本最多,销路最广的作品。1944年到重庆讲学。1947年林语堂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后到巴黎写小说《唐人街家庭》。
4、在书中,我最喜爱的是苏东坡爽朗的笑声——他的笑声告诉了我许多道理。
5、但幽默这种审美追求,想要达到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能发现,能写出“幽默”文学的作家,往往被称作大师。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茶馆》《老张的哲学》、钱钟书的《围城》《人兽鬼》乃至后期高晓声的《陈焕生进城》······
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KPt_Yyc5aXiXPe3_cOzgA提取码:lkqq 书名: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
7、无论是做菜还是做事,都要尽可能考虑到可配置资源的特性,使它们的结合产生最大化的收益。
8、《中国印度之智慧》撷取了印度、中国文化中颇为精髓和深刻的内容,全书共分两册。《印度的智慧》通过对印度文学、哲学、宗教信仰的展示,让人们一窥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本质精神。《中国的智慧》收录了中国哲学、文学和宗教等方面的代表作,生动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林语堂的文学天分和中英文造诣使本书视角独到、视野宽广,两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文学述说汇集于此,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9、几十年前,我有一个文化衫,胸前印着“Dog king by war”这样一句英语。我分别找了几个英语老师翻译,结果如下:“通过战争获得了狗王的称号”,“打出来的狗王” ,“百战百胜的狗王”,最后我自己翻译为“战无不胜的狗王”。(林语堂简介生平)。
10、廖家可是福建厦门的大户,拥有自己的码头、仓库和房地产。
11、他做事完全不顾前因后果,乘兴起来兴尽而返,时而为长风破浪的海上骑鲨客,时而与人打赌追逐穷疆极塞,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12、《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京华烟云》中主要人物亦多临摹于《红楼梦》。其中相似度最高的当属复制于黛玉的红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爱情命运上都颇有相通之处。当然,二者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亦有不同之处。透过两者的复制和重构可知,《京华烟云》对于《红楼梦》不仅仅是承继的关系,也存在着分离的关系。
13、林语堂于1895年出生在中国,在家里八个孩子里排行老五。
14、林语堂一向是很讲究“吃”的,而对于烹饪,他自己也有一套心法。
15、“国语罗马字”曾被定为国家正式推行的注音方案,并为当时及后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所接纳采用。它对现行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它对后者的诞生起到了启发与促进的作用。
16、她忌讳别人说她胖,但她喜欢人家赞美她挺直的鼻子,所以她生气时,他总是去捏她的鼻子,说一些欢喜的话,她也就笑起来了。
17、1924年5月将英文的“humor”译为“幽默”,有人说这是中文“幽默”一词首次出现,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首次把英文中的humor对译为中文中的“幽默”。
18、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9、同年转赴德国攻读语言学,先入耶拿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并于1923年以《古汉语语音学(AltchinesischeLautlehre)》为博士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1920年与廖翠凤女士结婚,廖翠凤出生于富裕的基督教家庭,两人相伴一生。
20、既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又起到了幽默的作用,林语堂的幽默在生活中处处出彩。
21、至于他所用的方法,他写道:“我总是习惯去淘一些陈旧且不起眼的廉价书,并且试图从中发现些什么。如果文学教授们知道了我的思想来源,他们一定会被这么一个俗物惊到。但是从灰土堆里寻找一颗小珍珠的乐趣要远远大于欣赏珠宝橱窗里的大珍珠。”这是一份宣言,也算是最平实的真理。
22、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出生在了眉州的眉山,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对苏轼和弟弟苏辙关爱有加,苏轼18岁时与15岁的王弗小姐成为了夫妻,一家人进京赶考。考中进士,后苏轼的母亲病故。再次进京,苏轼被任命为校书郎,却不得不与弟弟分别。熙宁四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却引来了王安石的愤怒。被逼无奈的苏轼请求出京任职,也因此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杭州。后被朝廷小人抓住他的文章不放,以“讽刺政府”,“背叛皇室”的名义将苏轼关进了大牢(文字狱)……但这都不能打垮苏轼。出狱之后,苏轼奉诏赴汝州就任。晚年的苏轼被贬到偏远的“南荒之地”,最终死在回程的船上,结束了他满怀豪情壮志的一生。
23、“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他说,“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那就好了。”
24、《人生的盛宴》 、《剪拂集》、 《吾国与吾民》、 《欧风美语》、 《大荒集》等。
25、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撰写《吾国与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1935年)、《京华烟云》(MomentinPeking,1939年)、《风声鹤唳》(1941年)等作品。
26、林语堂发表了对衣着的态度(他喜欢宽松、舒适的、中国文人穿着的长袍,不喜欢西方男士穿的需要系腰带、勒紧腹部的裤子)、对居室装饰的建议,提到了哪些酒令最有趣。
27、想想多酸楚,他心中至爱陈家姑娘,却要和陈家隔壁的廖家姑娘订立媒妁之约。可是,他能做什么呢?许多年后,谈及此事,他不无感慨:“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
28、本书是林语堂《京华烟云》续篇,与《京华烟云》《朱门》并称为“林语堂三部曲”,可以说是他的小说代表作之一。《纽约时报》将之誉为中国的《飘》。
29、很小的时候,林语堂就跳上父亲的讲道坛在集会上演讲。从那时起,他就展现出了对语言的热爱。
30、林语堂关于幽默的人生公式林语堂有几个很著名的人生公式,现在还能提醒我们,幽默在人生中有多重要。
31、《咏怅集》、《幽梦影》、《西厢记序》、《华阳散稿自序》、《兰亭集序》、《秋醒词序》、《卖花女》等。
32、林语堂作为与胡适、沈从文等人一起并列的新道家代表人物,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人文关怀,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勤奋努力,待人宽容,无论为学为人,这都是十分可贵的优秀品质。
33、一个低调的人,他的表现永远不会大过他的能力。
34、卷二写苏东坡壮年经历,与王安石的纠葛占了好长篇幅,在"王安石变法"和"拗相公"两节,王安石是主角,苏东坡反而成了小配角,这两个章节似乎游离在全书之外。林语堂贬低王安石,我看目的倒不是为抬高苏轼,更多是他想表达对历史的看法。包括对司马光的褒扬也是如此。历史其实无所谓真相,政治也很难分辨清浊,好比一面镜子,每个人照去都是不一样的面目。这一部分能够跟柏杨的书比照着看,那是两种完全相左的意见。跟苏轼不一样,王安石从来都充满争议,历史上是这样,到这天还是这样。
35、于女人来说,青春时节曾被几个男子爱过或许并不值得骄傲,骄傲的是,是否有那么一个人,虽不能白首偕老,但他将她放在心间一辈子,如印记。若能得这么一人,此生足矣。
36、林语堂好幽默,结尾时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作者夸奖别人批评别人的语音都是那么耐人寻味,就像苏轼本人一样。如果人人说话都那么幽默该多好。几年前读过《林语堂传》,林语堂不仅爱写作,还爱研究,发明中文打字机,这点很像苏轼。可正如林语堂自己所说,评价一个人要盖棺定论的,苏轼直到人生落幕之时都不曾让人民有半点非议,林语堂在南洋大学过于贪腐,晚节不保,这点作者似乎忘记学习苏东坡了。
37、其小说及人物传记主要以英语写成:小说《京华烟云》以纯正的英文讲述纯乎中国人的故事,英文传记《武则天传》、《苏东坡传》则以中国著名历史人物为主角。他另外一部分作品(包括最广为人知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智慧》)则着力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介绍、对中国社会现象以及民族特性的分析与探讨。
38、他的英文著作,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察力、豁达的胸怀为根基,以一片赤诚之心贯彻始终,语言通达典雅,措辞机智幽默,行文灵动潇洒,在文学界获得很高的评价,在英语读者当中也相当受欢迎,遂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39、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40、必须得说,文章开头对于此书创作背景的介绍,关于林语堂与赛珍珠当年的纠葛说明是加分项。正所谓知人论世,同样的,知道一本书的创作背景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应该给小编加鸡腿。
41、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于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42、陈锦端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归侨名医陈天恩,而林语堂,他不过是教会牧师的儿子,虽年少多才那又如何,门不当户不对,陈锦端的父亲看不上他。
43、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华民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圣约翰大学英文学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44、林先生总是不吝惜自己的语言,人前人后地称赞太太的好厨艺。他们从结婚那天起相扶到老,无论遇上什么不顺遂,都互相支持,把这样一段长辈说媒的旧式婚姻,经营出了爱情。
45、1912年,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1916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于清华大学英文系任教。1919年赴哈佛大学文学系留学,并于1921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
46、他督办了第一部现代中英词典的编写,这项工作规模庞大。他还一度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
47、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48、我也想到,老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地谈论苏轼多么伟大,学生很可能是无动于衷的。有冲击有感受,必须要亲自体会,读他的传记、背他的诗词,道听途说是左耳听右耳冒的。学习只能主动。
49、这个家里常常招待客人,来的客人多了,椭圆形的餐桌桌板可以伸展开来。黄季陆、罗家伦、吴大猷、刘绍唐、查良钊、蒋复璁、李济、张大千、钱穆、谢冰莹、钱思亮、黎东方、叶公超等都是经常往来的朋友。据说林太太可以有本事十分钟、二十分钟搞出来很多菜。她会先炒一个米粉,把大家喂个半饱,然后再一道道地上煮得更精致的菜。
50、语堂无法忘记妻子挺着大肚子在路边等着他论文答辩归来......
51、他的英文著作,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察力、豁达的胸怀为根基,以一片赤诚之心贯彻始终,语言通达典雅,措辞机智幽默,行文灵动潇洒,在文学界获得很高的评价,在英语读者当中也相当受欢迎,遂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52、我了解到《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由约翰德伊(JohnDay)出版公司出版的。
53、这份媒妁之言的婚姻,先结婚后磨合,竟然过得如此朴实温馨!
54、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倘若你智慧,即使婚前你和爱人不相识,婚后你也是能和爱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
55、而林语堂的中庸之道,还体现在“半玩世”的态度上。
56、在这方面最具说服力的要数《生活的享受》一章里关于“安卧眠床”的阐述。
57、以发明家言,林语堂早年即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
58、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至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守着他度晚年,直到她也闭上眼睛停止呼吸。
59、这种思想,养成了他不张扬、不高调、圆润而柔和的性格。
60、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七圣中街 12 号爱琴海购物中心 3 层 3025 室
61、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62、故意对这些提示置之不理于己无益。于是,在零零星星接触到林语堂这个名字多年之后,对他几乎还是一无所知的我决定开始一探究竟。
63、通过早期创办的《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他将当时的一些西方理念介绍给中国读者。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华人学者,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并始终为此不遗余力。
64、《苏东坡传》这本书我才只读了一半,便对苏东坡这位大文豪有了足够的认识。书中提到过许多地名,多得数不清,这也正提示了我们苏东坡一生漂泊。
65、体验印度文学的美丽和智慧的快乐,从思想和社会思潮中真正理解印度,感受激活和塑造印度民族的根源。
66、纽约中央公园里的一只松鼠;一个发过一句妙论的轮船上的管事;一个在某报天文版内写文章的记者(已亡故十多年了)及其箱子里所收藏的新闻纸;
67、凑巧的是,翠凤的二哥与语堂是同学,而语堂的大街与翠凤也是同学,在诸多亲人的怂恿之下,语堂便接受了这门婚事。
68、《京华烟云》这部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社会风貌,因为它的这个特点和它出色的语言艺术,1975年《京华烟云》曾入围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世界文坛对于这部小说的肯定和褒奖。
69、老妈子黄妈,她具有中国女性的一切良好思想;一个随口骂人的苏州船娘;一个上海的电车售票员;厨子的妻子;动物园中的一只小狮子;
70、林语堂与周伯通,他们身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都因为成就而深受后人景仰,让他们丝毫不以为然,虽有大人物之形而无大人物之劳。将功名看作是身外之物。
71、其笔锋犀利而笔力刚劲,其见解深刻而其言辞恣意酣畅不拘一格;行文随意随情随性,痛快淋漓处让人喝彩,幽默诙谐处使人莞尔,真情流露处令人动容,嬉笑怒骂间每每发人深省。相对而言,他的英文作品则题材更为宽泛。
72、林先生给房子的取名叫“有不为斋”,出自于康有为名字的“有为”。“有为”是做了什么事情,林先生说我不做什么事情,我不屑于做哪些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
73、编后语:那个时代的爱情故事,不知是否是年代的缘故,都透露着一股隽永的味道。暗恋、热恋甚至是曲终人散的伤感,都让人回味不止。在这个故事里,尤其为廖翠凤的宽容而感动。她的宽容不仅成全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也让丈夫对别人的怀念竟然显得高尚。林语堂心里虽然一直念着陈锦端,但是他却不被人视为背叛者,他的感情还被人欣赏,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妻子廖翠凤的理解和接纳。林语堂终究是幸运的。陈锦端也许是他心口永远的朱砂痣,可是廖翠凤,也终于幻化成了床前明月光。
74、这套系统性、普适性、操作可行性并具的全新方略,不仅为汉字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当时中文输入法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条件,更被后来者继承改进,而演变成如今全国通用的标准化“部首检字法”。
75、通过早期创办的《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他将当时的一些西方理念介绍给中国读者。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华人学者,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并始终为此不遗余力。
76、《红牡丹》描写一位追寻真爱的真性情女子红牡丹,在新寡后,勇敢脱离夫家的束缚,大胆反叛传统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追寻“理想的爱情”,历经名人才子拳师等恋情,每次都全身心投入,最后洗净铅华,返璞归真,归宿于柴米油盐的平静生活。
77、林语堂晚年的心愿是编写一套汉英辞典,将毕生所学凝聚其中,以供后人之用。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虽渐年高体弱而未尝放弃,终于以七十七高龄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汉英词典》。
78、等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终于去图书馆查阅了更多关于林语堂的信息,当然那个时代还没有互联网可用。
79、五十周年结婚纪念日的时候,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勋章,上面刻了林语堂翻译后的《老情人》:“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80、作品介绍:幽默大师林语堂一生随性自由,将人生活成了艺术,把艺术变成了人生。
81、这套系统性、普适性、操作可行性并具的全新方略,不仅为汉字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当时中文输入法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条件,更被后来者继承改进,而演变成如今全国通用的标准化“部首检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