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和尚撞钟——过一日是一日。比喻胸无大志,得过且过。
2、20正月十六贴门神--来迟了半个月。(89回)月娘叫薛嫂押祭礼到陈家来,一来祭祀亲家,二来送大姐回来。谁知陈敬济这样回答,还要打大姐。这是歇后语,“正月十六”通常为“正月十五”。
3、人无刚强,安身不长。(第1 回)潘金莲用这句谚语贬低武大。
4、10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长,我也休嫌你短。(41回)月娘擅自替官哥与乔大户家攀亲,西门庆不满意,认为这门亲事不般配,潘金莲如此嘲笑他,险道神身长、寿星身矮,这是没办法的事实。这是歇后语。
5、所以,敲钟既不是纯粹的例行公事,也不是什么表面文章,而是佛家弟子发自内心深处呐喊的体现。
6、阎罗大王的妻,五道将军的妾。(15回)上元节,正是李瓶儿生日,西门庆的妻妾在李瓶儿新楼观花灯,楼下的混混不认识她们,有人这样调侃。据说五道将军是地狱中守卫东、西、南、北、中五个门户的将军。这是俚语。
7、1三窝两块,大妇小妻,一个碗内两张匙,不是汤着就抹着。(76回)潘金莲对王婆说,像西门这样人家,“如何没些气儿?”不是这气就是那气。其中“三窝两块”是指有众多妻妾或众多儿女。这是俚语。
8、1十日卖一担针卖不得,一日卖三担甲倒卖了。(50回)王、薛两姑子把弄来的衣胞做药卖给月娘,月娘喜不自胜,作者这样评论。其中“针”、“甲”谐音真、假。这是俚语。
9、可见,“撞钟”一事看似简单,实为重要,想要撞好钟,殊不容易。无奈世人不解其中意,以为和尚撞钟既不用动脑子,又不必费力气,只是简单机械的动作。于是,撞钟成了混日子的代称。
10、念完了经打和尚——恩将仇报;以怨报德;没良心;有用是亲,无用是仇(比喻翻脸不认人。)
11、《金瓶梅》一书读来跌宕起伏,生动流畅。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歇后语、谚语(包括成语)以及各地俚语,致使该小说的文学语言显得分外精彩。
12、1木杓火杖儿短,强如手拨剌。(45回)李桂姐劝西门庆留下夏花儿,说这丫头虽然有偷东西的毛病,但强如没有人,还是留下吧。“火杖儿”是拨火棍;“拨剌”即拨拉;意指用木杓代替拨火棍,虽然短,还是比用手强。(有人把“剌la”看成“刺”,还一味解释什么“不刺”之类,甚误。)这是俚语。
13、你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28回)潘金莲自己丢了鞋却责怪秋菊,叫春梅逼着秋菊去花园寻找,不见,春梅这样对秋菊说。这是两个歇后语连用,表示春梅也认定秋菊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4、1绿豆皮儿--请退了。(82回)潘金莲怀疑陈敬济与孟玉楼有首尾,对陈敬济这样说。此为谐音歇后语,原出自元曲《南吕·一枝花》,作者宋方壶。绿豆脱皮褪了青色,“青褪”谐音“请退”。
15、荤不荤,素不素。(16回)意指不伦不类。月娘不同意李瓶儿马上过来,潘金莲乘机说:“大姐姐说的也是。省的弄的荤不荤,素不素的”。这是俚语。
16、自古船多不碍路。(第7回)孟玉楼的话,表示她甘愿做西门庆的妾。这是谚语。
17、和尚头上盘辫子——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18、1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76回)郑爱月调侃西门庆的话。兵马司专管抓贼囚贼,从字面上看是说墙倒了,贼脱逃了,实际上是郑爱月说西门庆贼“透”了。这是歇后语式的俚语。
19、钟和鼎一样,也是统治阶级王权的象征,“钟鸣鼎食”就是权势地位的标志。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规定:天子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两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
20、1王府门首磕了头,俺们不吃这井里水了?(49回)西门庆要妓女董娇儿好好“招待”蔡御史,董娇儿说:“爹你老人家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了。王府门首磕了头,俺们不吃这井里水了?”表示这理所当然。原话前是歇后语,见45条;后是俚语,估计为明代北京的俏皮话、由“王府井”引出的反问句。
21、 刚进庙的和尚还不会念经,只好一边学一边念。比喻现用现学。
22、山核桃──差着一槅哩。(第7回)胡桃果内都有隔,称为胡桃槅或胡桃夹。薛嫂说,孟玉楼的娘舅张四还隔着一层,是做不了主的。这是歇后语。
23、虼蚤脸儿——好大面皮!(34回)因捉奸王六儿,四个光棍吃了亏,也来央求应伯爵,应伯爵无法在西门庆面前替双方求情,便去找书童,设法通过李瓶儿这条路解决,这是书童回答应伯爵的话。“虼蚤”就是跳蚤,书童说自己人微言轻,恐怕没有这么大面子,实际上是要银子。这是歇后语。
24、老妈妈睡着吃干腊肉──是恁一丝儿一丝儿的。(27回)潘金莲获悉李瓶儿怀孕,心存妒意,冷嘲热讽,西门庆谓她胡说,潘金莲回答:“哥,你多说了话”,并接着说了这句谐音歇后语,“恁”是“这么”的意思,“丝”谐音“事”。
25、20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87回)月娘问王婆,谁娶潘金莲去了?王婆答:“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嫁了他家小叔,还吃旧锅里粥去了。”这是俚语。
26、1砍一枝损百林。(64回)温秀才回答薛内相的话,与“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相通。原话是“砍一枝损百枝”,绣像本作“林”,似也可解;词话本作“邻”,很有疑问。这是谚语。
27、篱牢犬不入。(第2回)武松置酒告别哥嫂,用这句谚语警告潘金莲。
28、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12回)潘金莲私通琴童,被西门庆打后胡搅蛮缠一番,乘机这样埋怨西门庆。这是俚语。
29、冷手挝不着热馒头。(35回)西门庆、应伯爵、賁四在谈生意时的话。“挝”在古时同“抓”,言即使手是冷的也抓不到热馒头,不能心急。这是谚语。
30、今日我作一尝试,认真收集了《金瓶梅》(绣像本)中运用的上述三类特色语言并加以适当诠释,合计220条,其中凡连用的仍一起列出,所以具体数目远远超出此数,谚语与成语则不再细分了。
31、2自古嗔拳不打笑面。(96回)陈敬济被杨大郎打,亏得侯林儿救了他,这是侯林儿当时对杨大郎说的话。这是谚语。
32、1欠肚儿亲家是的。(51回)“欠肚儿”指坐立不安的样子。潘金莲闻得西门庆进了她的房,在月娘那里坐不住又不敢走,月娘说:“你去吧,省的你欠肚儿亲家是的。”这是俚语。
33、1下坡车儿营生。一物一主。(45回)劝当铜锣,应伯爵与谢希大一唱一和、奉承拍马。前句是俚语,意为这是顺势而为的生意;后句是谚语,意为今后物有所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