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堡》是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卡夫卡晚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完成)。作品讲述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
2、繁忙的工作和写作之余,卡夫卡的私生活却很丰富。他喜欢去电影院,饶有兴趣地读科技界的各类新闻;他喜欢旅行,在水面上认识新的国家;他是游泳健将,在布拉格时,就很喜欢划船。100年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和现在一样备受推崇,卡夫卡也是一位养生爱好者,他几乎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连咖啡也不碰,极度自律。
3、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弗兰兹卡夫卡)。
4、卡夫卡的整个艺术就是迫使读者再读一遍。他的作品,结尾,或结尾的缺失,都包含了某些缘由。但这些缘由并不是以明晰的语言写在书中,读者需要从另一个视角重读故事方可体会这些看似合理的东西。有时,同样的文本还可能有两种不同的阐释,进而需要读者阅读再三。这是作者想看到的。然而,如果有人竭力咀嚼卡夫卡作品中的种种细微之处,那就走上了歧途。象征总是泛泛而言,无论它的字面翻译多么精确,艺术家也只能还原出它的动感而已:逐字逐句的释义是不存在的。而且,最难理解的某过于一部象征作品。一个象征往往超越了使用者,并且事实上让他在无意识中表达了更多内容。这一点上,要抓住象征意义,最确定无疑的办法就是不要去触发意象,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态度阅读作品,更不要试图寻找文中隐藏的暗流。卡夫卡的作品尤为如此,因此不如接受他的种种规则,一如由形式理解戏剧,从表面理解他的小说。
5、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6、我大概睡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最后睡眠自动解除才醒过来,想必睡意十分淡薄了,因为一种本身几乎无法听到的咝咝声(zischen)把我唤醒了。我立刻明白,这是一种过去被我忽视和过分爱护的小东西,它趁我不在,在什么地方钻通了一条新路,与我的一条旧路对接,经风一吹就发出咝咝的声音。好一个不停地干活儿的家伙啊,而它的勤奋又多么叫人讨厌啊,我得把耳朵贴在我的通道的墙上仔细地偷听,一定要通过实验性的挖掘把骚扰的地点查明,然后才能消除噪声。此外,新挖的洞孔如果符合地洞的某些情况,就作为新的通风设备,我为此感到高兴。但那些小东西我要比以前更加严密注意,一个也不爱惜。
7、伊朗作家萨迪克·赫达亚特(1903—1951)一生的创作与生活都深受卡夫卡的影响,强烈的虚无荒诞感不仅笼罩着他的作品,也萦绕着他的精神。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赫达亚特的思想认识超越于当时的伊朗社会,曲高而和寡,知音难觅,终生未婚,一生落落寡合,与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
8、投稿要求:作品图片+创作感言+个人照片+简介
9、尝试从他的人生经历瞥见他的内心世界,只能感受到一个内向的男孩想要紧紧地抓住别人衣角的孤独。他想要抓住他的父亲,而他的父亲仅仅是给予他强势和无视;他想要抓住爱情和婚姻,却只能眼睁睁地斩断自己的情缘;他想要抓住友情,他的朋友韦尔奇在回忆中说:“他身材修长,性情温柔,仪态高雅,举止平和,深暗的眼睛坚定而温和,笑容可掬,面部表情丰富。对一切人都友好、认真;对一切朋友忠实、可靠……没有一个人他不倾注热情;他在所有同事中受到爱戴……”,而卡夫卡也毫不犹豫将焚烧自己所有稿件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挚友马克斯·勃罗德。
10、代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马赛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也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他创作的《追忆逝水年华》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小说创作技巧。
11、当然,能够与目前的情况匹敌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但在地洞初创时期,类似的情况却频频地发生。主要区别在于,地洞初创时期……那时我还是个正式的小学徒,从事第一条通道工作,迷宫的设计才具有大致的轮廓,我已经挖空了一个小广场,但是它在规模和墙壁的处理上却完全失败了;总之,一切就是这样开始的,只能看作是一种尝试,当作是某种由于人们失去耐心而毫无遗憾地突然报废的事情。那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工间休息时—在我的一生中,我进行了太多的工间休息—我躺在我的许多土堆之间,忽然远处传来一种噪声。像我这样的小伙子,听到这噪声时,与其说害怕,不如说是好奇。我撂下活儿,转而竖起耳朵来听,我毕竟就地谛听,用不着跑到苔藓底下的高处,在那里伸开四肢,无须倾听。我在这里至少可以倾听,我能准确地分辨出,那是挖掘的声音,同我这里的挖掘相仿,只不过听起来要弱一些,但离这里有多远,我无法估算出来。我也紧张过,不过通常是冷静、平和的。我想过,也许我在别人的地洞里,它的主人现在正朝着我挖过来呢。假如我的这一设想被证实是正确的,那么我得搬走,到别的地方去营造,因为我从未有过占领欲或好斗性。不过当然啰,我还年轻,还没有地洞,我能够既冷静又平和。事态的进一步走向也没有使我大为激动,只是要说明事态的发展并不容易。如果那边的挖掘者真的向我这边推进,因为它曾经听到我在挖掘,或者如果它像现在已经发生的那样改变了方向,那么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在这样做,因为我通过我的工间休息使它失去了他的道路的任何依据,或者更确切地说,因为它自己改变了它的意图。但也许我自己完全弄错了,它从来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我;不管怎样,那噪声倒确实加强了一会儿,仿佛那挖掘者越来接近我。那时我还是个小伙子,突然看到那挖掘者从地里冒出来,也许是决不会感到不满意的。但这类事情压根儿没有发生,挖掘声从某一点开始转弱了,变得越来越轻微,挖掘者像是渐渐改换了最初的方向,一下子完全中断,仿佛它现在下决心采取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直接地背离我的方向出发到远方去。在我重新开始干活以前,我还长时间地悄悄地跟在它身后倾听。那么,这次劝告是够清楚的,但是我不久就把它忘了,它对我的建设计划几乎没有产生过影响。
12、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13、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笔调,用象征、细节描写等手法对“人变成甲虫事件”进行艺术再造,使作品呈现出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
14、为了更好地显示小说的哲理内涵,更深刻地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卡夫卡习惯于采用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弗兰兹卡夫卡)。
15、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但它并非通过传统的写实或典型化的手法获得的,而是突破了表象的或细节的真实,采用鲜明的象征、淡化的情节和寓言性质的人物,通过象征、暗示、夸张等手法予以表现。
16、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卡夫卡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
17、人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且也是他自己的杰作。
18、《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变形记》完成于1912年,1915年首次发表在月刊《白色书刊》10 月号上。
19、我利用这个城堡广场来收藏我的储备:凡是洞内猎获而眼前还不需要的一切,和外面猎获的全部,我统统把它们堆放在这里。场地之大,半年的储备都无法装满它。因此,我可以把各种储备摊开,在其间漫步,玩赏它们,喜欢它们的数量和各种各样的气味,而且对存货都能一目了然,此外,我还可以随时进行重新排列它们的顺序,根据不同季节,做出必要的预计和狩猎计划。有些时候,由于洞里供应充足,我对饮食漠不关心,因而对在这里一闪而过的小动物一点也没碰,当然从别的理由考虑,这也许是欠考虑的。由于经常从事防御准备工作,我原先利用地洞来进行防御的主张有了小幅度的改变和发展,于是有时我觉得把防御完全建立在城堡广场的基础上是危险的。地洞的多样化确实也向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可能性,而且我觉得将储备稍加分散,供给它们某些小广场,似乎更为周到些。于是我决定约每隔两个广场设一个次要储藏站(Nebenvorratsplatz),每隔三个广场设一个预备储藏站,或者每隔四个广场设一个总储藏站,如此等等。或者,为了欺骗目的,我关闭某些道路,即在这些道路上不再堆放贮藏品,或者,各按它们通向主要出口的位置,完全是跳跃式地挑选少数广场。当然,每一项这样的新计划都要求艰巨的搬运工作,我必须全新计算,然后就是来回搬运东西。当然啰,我无需仓促行动,可以从容不迫地干,把那些质地好的东西衔在嘴里搬运,高兴在什么地方歇一歇,就在什么地方歇一歇。遇到可口的东西就吃它几口,这是满不错的。更加糟糕的是,我每每从梦中惊醒,就觉得目前这种分散储藏粮食的办法是完全失算的,它会招致严重的危险,必须马上尽快地加以纠正,睡意和疲劳也不用考虑;于是我急忙就走,快步如飞,连考虑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为了完成这一新的、完全准确的计划,我任意地逮住碰到嘴边的东西,用牙齿咬着它,拖呀,背呀,喘息着,呻吟着,踉踉跄跄地走。只要对目前这种我感到过于危险的状况有任何一种改变,我就心满意足了。直到我逐渐完全苏醒过来,即脑子完全清醒过来,我几乎不理解我为何如此勿忙,对于被自己扰乱了的家里的和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返回了我的卧所,由于新造成的劳累而立即入睡了。醒来时,作为这几乎像梦一般出现的夜间劳动的无可辩驳的证据,是牙缝间还挂着的一只耗子。此后又有一些时候,我觉得把所有的储备集于一个场地是最好的办法。把储备贮存在小广场上对我会有什么好处呢?那里到底能放置多少东西呢?无论你把什么东西带到那里,它都会堵塞道路,一旦进行防御,在奔跑的时候,说不定反而成为我的障碍。此外,如果不把所有的储备集中在一起,因而不能对自己的财产一目了然,势必损伤自己的自信心,这种想法虽然愚蠢,但却是符合事实的。那么,分成这么多摊,不会丢失很多东西吗?我总不能老在纵横交错的通道上四处奔跑,察看一切是否完好无缺吧。不错,分散贮藏的基本想法是对的,但必须有个前提:拥有好几个像我的城堡广场这样的场地。好几个这样的场地!当然!但是谁能够办到这一点呢?在我的地洞的总体规划中,现在也没有增添的余地了。可是我得承认,这一点正是我的地洞的缺陷,就好比任何东西只有一种样品都有缺陷一样。我还得承认,在修建整个地洞期间,我对于拥有好几个城堡广场的要求思想上是模糊不清的,但是,要是我有过这一良好的愿望,那就清清楚楚了。我没有按照那种要求去做,对于这项巨大的工程,我感到自已太弱了;甚至,我一想起这项工程的必要性,就感到自己太弱了。我以同样模糊的感觉聊以自慰,这在平常是难以做到的,但在这一场合我却做到了,这是一种例外,也可能是老天爷开恩,因为保留我的前额以代替夯实锤子正是天意所使然。现在我只有一个城堡广场,但是觉得一个不够用的那种模糊感觉已经烟消云散了。不管怎样,我只得满足于一个城堡广场,那些小广场是不可能取代它的。所以,当这种想法在我心中酝酿成熟起来的时候,我又动手把所有的东西从各个小广场搬回到城堡广场。一段时间我感到有些欣慰:我看到所有的场地和通道又空出来了,看见城堡广场上堆积着大量的肉,许多肉类混杂的味道传送到最边远的通道,我老远就能把它们一一辨别出来,而每一种味道都使我心醉神迷。在此之后,通常出现了一段特别安宁的时期,在这期间,我把我的卧所从外围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往里移,因而越来越深地沉浸于各种气味之中,以致再也忍耐不住了。于是一天夜里我冲向城堡广场,从肉堆里清理出我所爱吃的最好的东西,饱餐了一顿,直至完全自我麻醉。这是幸福的时期,也是危险的时期;谁要是懂得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无须冒什么风险,就可轻而易举地将我毁灭。在这点上,缺少第二个或第三个城堡广场同样起到危害作用。我之所以受诱惑,是因为粮食集中堆放在城堡广场上。我试图好几次抵御这种诱惑,保护自己,把粮食分散储藏在各个小广场上,是的,这也是一个这类的措施。可惜的是,这类措施也像其他类似的措施一样,由于感到缺乏而导致更大的贪欲,这贪欲突破了理智,为了自己的目的,任意改变防御计划。
20、人的主罪有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
21、然而,以上的论述足以说明了卡夫卡在本文架构中的关键地位。这里,他向我们展现了人类思想的局限之处。就其完全的字面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他作品的一切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如何,它提出了这个荒谬的问题。若是把这些结论与我们起初的论述、内容与形式、《城堡》的隐含意义与使其成型的自然艺术以及K的激情高傲之旅与每日生活的场景,把这些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将意识到它可能的伟大之处。因为,如果对往日的留恋之思是人类的印记,那么或许无人给过这些悔恨的幻影以血肉之身。但与此同时,我们将会感觉到荒谬作品所需要的那种独特的高贵,可能这里也无法找寻到它的身影。如果艺术的本质是一般与特殊的结合,一滴水珠落下的瞬间永恒与其光影之美的依恋,那么以他所展现出的这两个世界的距离来判断这位荒谬作家的伟大,这种方式将更加真实。他的秘密在于他能够捕捉到这两个世界极度不成比例之时所交汇那一点。
22、 同理,如果卡夫卡要想表现荒谬,他就会利用前后一致性。你一定知道疯子在浴缸里钓鱼的故事。一个精通心理治疗的医生曾问他,“是否有鱼儿在咬钩呢?”,结果却得到了一句刺耳的回答:“当然不会了,你这个笨蛋,这是浴缸!”这故事有点巴洛克式(3)的风格。但是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清楚地发现荒谬的渲染与过度逻辑之间的联系。卡夫卡的世界是一个难以表述的真实宇宙,在此之中,人可以在享受到明知无所得、却依然在浴缸里垂钓的痛苦。
23、《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变形记》完成于1912年,1915年首次发表在月刊《白色书刊》10月号上。
24、不过,卡夫卡并没能在柏林待很久,因为他的肺结核病在1924年开始恶化,3月他返回了布拉格,在布拉格他完成了《女歌手约瑟菲尼》。回到布拉格的卡夫卡受到了家人们的悉心照料,但卡夫卡的病情并没能得到好转,由于病痛的折磨,他已经无法正常进食,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又无法以其他方法为卡夫卡进食,结果卡夫卡基本上算是被饿死的,但他却因此获得了灵感,创作了短篇小说《绝食表演者》。最终,卡夫卡在1924年6月3日去世。
25、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
26、1883年,卡夫卡出生于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当时的捷克,和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一起构成了庞大的奥匈帝国。帝国的王室腐朽落后,反对革命与现代潮流,依靠着官僚集团和强横的军队勉强维持着封建专制统治。卡夫卡便是生活在这个帝国最混乱、最落败的时代。
27、我不识内涵,我没有钥匙,我不信谣传,一切均可理解,因为一切就是我自己。
28、(10)很明显,上述的内容便是对卡夫卡作品的阐释。但为了不失公允,我们还有需补充一点:在种种其它的阐释之中,也完全可以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分析这部作品。例如,B•格罗图森(B•Groethuysen)要比我们巧妙许多,他给《审判》写了一篇相当出色的序,而文中,他仅仅阐述了他称之为无限憧憬之人种种痛苦的幻想。这本小说描述了一切却没有因此而加以肯定。这是命运或许也是小说的伟大之处。——原注
29、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30、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31、2007年日本自由动画导演山村浩二根据卡夫卡的小说《乡村医生》改编成一部长约21分钟的动画短片,讲述了一位乡下医生的孤独与不安。
32、他由于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而务实,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在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实行家长式专制统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33、他感到孤独,想要靠近人群,但他越靠近人群,心中对孤独的执念就越发的沉重。就在这令人绝望的无限循环中,他开始写作,希望能从中找寻一条解决路径,但这条路带他走向了永远无法进入的城堡。
34、赫达亚特一生的创作与生活都深受卡夫卡的影响,强烈的虚无荒诞感不仅笼罩着他的作品,也萦绕着他的精神。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赫达亚特的思想认识超越于当时的伊朗社会,曲高而和寡,知音难觅,终生未婚,一生落落寡合,与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他在自述中说:“我的一生,没有任何突出之处……在学校里,我不是一个耀眼的学生,总是遭遇不成功。在机关里,我是一个不显眼的默默无闻的角色,领导对我很不满意,乃至每当我提出辞职请求时,他们都以一种忘乎所以的高兴接受。总之,我命中注定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品。也许,真谛就在于此。”1950年,赫达亚特持医生开具的证明,借健康原因,离开伊朗,移居法国。1951年4月上旬,赫达亚特在巴黎租赁的寓所内打开煤气自杀。
35、而隐喻是卡夫卡作品中非常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受尼采等著名哲学家的影响,卡夫卡善于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哲学式的反映现实,因此隐喻就成了卡夫卡创作时必不可少的手法,“卡夫卡式隐喻”也就是指卡夫卡在创作时使用的独特的隐喻手法。
36、我们读卡夫卡、萨特、加缪等人的作品,都可以感受到尼采的遗绪。
37、(Charles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全名为查尔斯·斯潘塞·卓别林爵士,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 Jr,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1977年12月25日卒于瑞士科西耶。
38、(3)巴罗克风格(baroque),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建筑、音乐和艺术风格,以华丽的细节为著称。——译注
39、卡夫卡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上,他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对以后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过强烈的影响。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40、19盟军进占伊朗,成为伊朗现代史的一个分界点。1941—1953年是伊朗左翼文学最兴盛的时期,赫达亚特的许多作家朋友都加入了伊朗人民d(共产d),赫达亚特也因此深受影响,尽管他没有加入人民d,但他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具有明显的左翼色彩,比如《明天》、《生命水》等短篇小说,还有长篇小说《哈吉老爷》(1945),该小说塑造了一位在盟军占领期间发国难财的奸商的典型形象。1945年,赫达亚特受邀到塔什干访问,感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气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民d在库尔德斯坦和阿塞拜疆主权问题上的态度让赫达亚特感到十分沮丧失望。这使他本来寄托在人民d身上的国家民族希望破灭,他的人生观更倾向于悲观绝望。1947年,赫达亚特创作了小说《马尔瓦砾大炮》,但这部作品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这时期,赫达亚特还翻译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尤其倾心于卡夫卡,翻译了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还撰写了长文《来自卡夫卡的信息》赞美卡夫卡,同时也是表达自己的思想。
41、若如我所说,真正无可救药的思想仅是碰巧被与之相反的准则所规制,而悲剧作品可能是一部描写人类放逐一切未来希望之后的快乐生活,那么以上这种特别的观点就更好理解了。生活越是激动人心,那失去这种生活的想法就越荒谬。这也许就是我们在尼采作品所感到高傲和无望的秘密之所在。以此看来,尼采似乎是唯一从荒谬之神获取了某种极端美学并加以演绎之人,因为他的最后之语充斥了他的无望却又带着征服者的清醒并以此坚决否定了任何超自然的慰藉。
42、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43、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44、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洞穴》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长篇小说《城堡》可以说是《审判》的延续,不仅主人公的遭遇继续下去,主要精髓也是一脉相承。
45、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的是由人变虫的人的异化的故事,这种荒谬的变形在家庭、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却不单单是一种物化的变形,更深层次上,我们看到了扭曲的人的变化,亲情的沦丧以及时代的焦虑。
46、(7)亨利·波尔多(HenriBordeaux),1870-19法国作家,传统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之法兰西学院院士。——译注
47、浙江海洋大学—长峙校区密集书库009317
48、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虽是显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他的桌子上方,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色镜框里的。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49、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他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第一流建树,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
50、97年前的今天,一代文学巨匠弗兰兹·卡夫卡因肺病在维也纳的一家疗养院去世,终年41岁。
51、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