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代中国,关于对仗方面的专著,明代有一本书叫《对类》,是当时读书人学习对法的范本。针对汉语一形一音一义的特点而进行分析、教学。但经过几千年演变,到了如今,现代汉语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的词汇已比古代汉语大大拓宽了,许多意思已经不能用单音节的“字”就能够完整表达的,加上外来词在汉语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而外来语中大量是双音节词甚至多音节词。这样一来,“字”的基本表意作用就被“词”代替了。所以,现代汉语是以“词”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的。
2、 活字:指能令指向对象“动起来”的动词。
3、 同字必须用同字相对,是对联与律诗共同遵循的规则。但在一首律诗中,颔联的同字不能再在颈联中出现。对联却不同,同一个字,不仅可以在本边各句中反复出现,而且可以在上下联两边错位出现。最大的不同是,律诗绝对不允许同一个字处于对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许同位重字。在对联中,却允许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同位重字,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类。如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还有更宽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允许实词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题》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不忘”就是实词同位重字。
4、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5、 清代吴山尊用玻璃制作出正反面观看内容相同的“玻璃联”,《楹联续话·卷四》引黄右原语:“从来联语,纸书居多,或刻以竹木,或用漆加云母石,且有嵌牙玉者。至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惟字画不能无反正之嫌,学士又运其巧思,使之表里如一。其句云:‘金简玉册自上古;青山白云同素心’。上制一横额,题‘幽兰小室’四篆字,又请孙渊如观察以双款篆书‘山尊先生’‘孙星衍’七字,正面反面,并是一样,其巧不可阶如此。”
6、 通过对大量古今楹联作品的梳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楹联文体概念的更精确的定义:
7、 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8、 本课件是《关于诗联异同的探索》系列文章之应故乡的西樵诗社之邀,于2018年8月份作一专题讲座讲述了这一部分的内容。如有谬误,祈请方家指正。
9、 我们以《七律▪长征》为例,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起”。下面两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承”。接下来的“更喜岷山千里雪”是“转”,最后的“三军过后尽开颜”就是“合”。所有的律诗都是这个规律,绝句多数也是。
10、八异:诗歌创作基本是个人行为,是面向自己的;而对联创作主要是非个人行为,是面向社会的
11、格律诗,除排律外,无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前者四句分别为20字和28字,后者八句分别为40字和56字,这就是所谓“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对联则“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句数、字数多少不拘,少则一字,多则上千言。这个篇幅长短、字数多少的不同,影响甚至决定着联和诗在创作自由度上的差别。一首格律诗,每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安排不是相对就是相粘,在词汇选择上限制较大。对联则不同,由于没有句数和字数的硬性规定,不仅在文字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且每边句与句之间一般也没有平仄相对相粘的限制,因而活动空间要大得多。
12、节奏,即有规律的重复,也称为音步。所谓节奏相称,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也
13、从体截上分可分为:散文诗和和格律诗。所谓散文诗,就是比较散没有格和律的要求,只要语言精练句子长短不限。格律诗要求比较严,字数平仄韵律都有规则。例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
14、昔年先帝爷在藩邸之时,圣祖爷曾赐他一副楹联,上书‘戒急用忍’四字,后来这副字先帝爷转赐于我,便是养心殿东暖阁里挂的那副。
15、清代官员顾嘉蘅还曾为此写下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16、“一副对联”是正确的。副代表两个,和双近义。对联分上联和下联,所以叫“一副对联”。一般来说,一副是常常含有左右关系的两个,如果说一副耳环,一副耳环等。
17、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18、上面是唐朝王勃写的著名文章《滕王阁序》里的一个对句,其中出句的“三江”是与“五湖”相对,对句的“蛮荆”是与“瓯越”相对的。在《滕王阁序》里,有大量的自对句,有兴趣的不妨去找找看,这也是一种学习。
19、 除此之外,还有成语。成语极为简练,很适合用于对联。但一些生僻成语很难入联,而一些常用成语用得多了,几成“熟语”。那么,我们就试着变通。像万紫千红变通为“紫万红千”,浓妆淡抹变通为“抹淡妆浓”,它们虽不是成语,但很新鲜。我把这类词语叫四字仿成语,一种是从成语变来的,一种是把两个二字名词拼到一起,比如突兀巍峨、骚人逸士,还有一种是可仿造或自造,如湘雨衡云、瘦水肥山。很多时候,这类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就会是全句中最提神的,进而成为全联的亮点。
20、 这样,我们得出第四个结论:诗歌讲求情感,以真切感染人;对联讲求认知,以贴切启发人。贴切,是对联创作内容表达的第一原则,也是提升对联意境和创新对联技艺的基础。
21、 诗钟是最严格的文体,它在七言对联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专属于诗钟的创作禁忌。整体说要铢两相称,极限求工,上比的逻辑、词性、感情色彩、用典、修辞都天然成了下比的苛刻参照物,下比必须亦步亦趋。一字不工就落了下乘。而对联则允许有宽对借对,允许各种别出心裁,宽对往往有佳构。
22、(词人的辩护词之二)欧阳修《临江仙》词新解
23、从定义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之处。一句话:两者都是讲究对仗(不仅仅“对偶”)的语句;楹联一定是对联,而且现在已泛指对联;基于本义,对联不一定是楹联,因为楹联必须是挂出或贴出的(但现在两者已经通用);诗词中的对仗语句不能称为楹联,只能称为对联评论
24、 这样,我们得出第六个结论:写诗要按部就班地构思,偶尔可以用双关、借用,但不要总想着别出心裁。如果真想幽默一下或者技巧一下,可以选择写对联。
25、“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26、许慎《说文解字》“楹,柱也。从木盈声。”《玉篇》“楹,柱也。”《广韵》“楹,柱也。孔子说梦奠于两楹。”《诗·小雅》“有觉其楹。”《春秋·庄二十三年》“丹桓宫楹。”
27、 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楹联应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的亚文化现象。楹联文体诞生之后,与书法艺术、镌刻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相融合,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教育相融合,在当代更是与社会组织、公共传媒、文化教育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包罗万象的楹联文化体系。所以我们说,楹联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文体,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庞杂的文化现象。
28、 下面我们看看黄庭坚的词《千秋岁》,里面有两个工整的对句:
29、 中国古典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形制上的均衡对称,事实上中国传统的城市构筑和宫廷、庙宇建筑群设计乃至居家院落的布局,其平面结构都讲究中轴线的对称,其中单体建筑也普遍存在着以门为中心的左右对称。这种建筑布局上的左右对称,隐含着视觉心理上的一般要求,也有民族审美心理的特殊要求,这就给同样左右对称的对联艺术,预留了孕育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30、菩提即道,方便即门,乐土即南山,达摩宝界通无碍;
31、词,词是有固定字数、固定句式和韵角的文学体截。
32、“联”(lián)字是个无声会意字,甲骨文写作或,从耳从糸,“耳”表示耳朵,“糸”表示丝线、丝绳。两形会意,“联”字本义为用丝绳将很多耳朵拴系起来。篆文重构写作,从耳从丝,“丝”表示丝绳。两形会意不变。“聨”(联)字描绘的可能是这样一幅画面:远古时代打猎后将猎物用绳子穿耳以方便拖拉,或给奴隶耳朵穿绳方便管制。故有拴系、连接、结合、成对等义,如联合、联结、联系、联络、联盟、联邦、联袂、联名、联想、联姻、联营、对联、上联、下联等。
33、历史长河,佳联很多。醒世联,励志联,劝学联,咏景联-一一一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受益匪浅!
34、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35、 介绍了楹联的概念和特点,下面我们简略讲一下楹联的创作方法,重点说一说楹联在形式方面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律”要求,这样,还要从刚才说过的“对偶工整”与“平仄协调”两点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