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逵从小就聪颖过人。他父亲早逝,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为别人缝补浆洗来维持一家的生活,没有时间照料他。幸运的是,贾逵有一个贤惠的姐姐,经常给他讲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那时贾逵才四岁,他总是安安静静、津津有味地听姐姐讲故事,听完一个故事,又缠着姐姐再讲一个。可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故事给他讲呢?
2、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3、等到小书僮把门打开,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外面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而杨时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连脚都没有动一下。
4、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古代名人求学故事篇2陆羽弃佛从文
5、如果我们在孩子小时候,适时给到孩子正确的成长帮助,比如帮助孩子及早建立包括阅读能力在内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和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6、但凡我们能坚持做到这些,你完全可以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慢慢地爱上读书!
7、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8、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9、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10、爱因斯坦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11、诗人在这首诗中盛赞书和读书之好。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在说明读书的好。
12、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13、✔让孩子经常在家里能够见到爸爸妈妈在读书;
14、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15、离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16、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望天门山 所见
17、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18、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19、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20、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21、古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不错的,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我愿从书中获取更多。
22、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学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识,这远不能满足童第周对知识的渴求。因为家境不好,没钱供他上学,所以,尽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进学校,与同伴们一起学习,可是不行。直到他17岁那年,在哥哥的帮助下,他才进入了宁波师范预科班。这里不用交学费,还管食宿,穷人家的孩子能在这儿上学,是很幸运的。童第周十分高兴,他抓住这个得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因为以前只是在私塾里学过一点文史知识,没有一点数理方面的基础,所以童第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他要赶上别人。
23、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24、一天,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25、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鲁迅一枚金质奖章。鲁迅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鲁迅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26、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27、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家长,说孩子4岁了,着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到处给他找口才培训班想去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当我问她孩子的阅读情况时,她却说孩子年龄还小,不认识字呢。
28、许多事情如果是感兴趣的,可能会做得更好。但是生活当中也有些事情,可能你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也需要你去做好,比如读书这件事情。
29、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30、就这样,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听课学习,贾逵到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加上他平时刻苦阅读,广泛涉猎许多名篇名著,比如《左传》、《四书》、《五经》等,已经达到了能够熟练背诵的程度。古代名人求学故事篇7匡衡凿壁借光
31、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32、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33、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佚名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4、戴震仔细看了看,便将这些题目一一剖析比较,并说出来龙去脉。
35、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然而读书读到半夜的时候往往会打瞌睡,为了不因此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梁上。这样,每当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孙敬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6、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最终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37、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古代名人求学故事篇6吴熙载虚心学画
38、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39、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40、所以你会发现,当孩子有丰富的阅读之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而且他愿意去表达。
41、作为普通的家长,在我没有学习了解之前,我对孩子的早期阅读也不是很重视。所以,我家女儿的阅读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我家儿子从幼儿园开始,我就经常陪他晚上睡前阅读,所以他就很愿意去读书,甚至上小学了,有时他还经常会邀请我去他的房间睡前陪他看会书或者和他聊聊天。
42、倪宽幼时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这就是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
43、《幸福的种子》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1000天阅读效应——0~3岁阅读启蒙及选书用书全攻略》 、《感动大人的图画书》等等,包括亲近母语APP平台都有推出许多相关专业品质的课程。
44、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2贾逵是东汉时的学者,从小就聪颖过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由于家贫而上不起学。
45、于是匡衡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过来的光亮,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的学习,后来成了个很有学问的人。
46、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6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非常贫穷,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
47、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
48、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49、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50、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51、时值隆冬, 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 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52、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53、✔在孩子希望我们陪他读书的时候,我们能够给到孩子一些有效的陪伴。
54、孙康在年轻上学的时候,也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灯油,每天便早早睡觉了。有一次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窗外的雪把屋里映的光亮,便没了睡意,起身在院里读书。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不失去读书的机会。这样他学识突飞猛进,最终成为晋代名人,勤奋上进改变了他的命运。
55、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56、江永见他少年好学,心中十分喜爱,当即收他为弟子,悉心教导和培养他。两人渐渐地结成了忘年之交。在江永的熏陶下,戴震的思想、性格与学业,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5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8、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59、“不,小兄弟,我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是我还是在外面等好一点,你请进去吧。”杨时谢绝了小书僮的好意,仍然站在府门之外,顶着凛冽的北风和纷纷扬扬的大雪,连动都不动一下。
60、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老师曾经分享说,有家长经常会向他请教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这个问题。曹老师说,每每遇到这个问题,他也觉得很为难,但是他说:有些事情感兴趣要做,不感兴趣也得做。
61、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孙康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10戴震是清代著名学者。他自幼读书就好刨根问底。
62、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63、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6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65、杨时回答说:“没关系,我在这里等一会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