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倘若格里高尔一家人不是互相隔膜,时有会错意,造成对他的无可挽回、变本加厉的伤害,当初若是心照不宣,仍一致把他当作亲人的身份呵护,像供养一个白痴一样供养他一生又会怎样?虽说甲虫与人类语言不通情有可原,可是生生一家人,却也是在互相关爱与难舍的隔膜中徒生误会,加速了事件演变的恶化。
2、这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在这个形象面前我一筹莫展:她坐在桌边,看着桌面。我围绕着她转圈,感到被她扼住了脖子。第三个人在围着我转圈,感到被我扼住了脖子。第四个人在围绕着第三个人转圈,感到被他扼住了脖子。就这样一直延伸开去,直到星星的运动,以至更远。一切都感觉到颈部被扼。”
4、 (70):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肚皮僵硬,呈弓形,并被分割成许多连在一起的小块。肚皮的高阜之处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下滑趋势,被子几乎不能将它盖得严实。和它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他的许多腿显得可怜的单薄、细小,这些细小的腿在他跟前,在他眼皮下无依无靠地发出闪烁的微光。--卡夫卡《变形记》
5、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是指对那些富有哲理与特殊意义话语的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海边的卡夫卡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6、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的悲观思想。
7、真正的道路在一条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卡夫卡式的名言)。
8、一只手挡开笼罩着命运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9、如此这般,中田住进弟弟提供的宿舍,接受政府补贴,使用特别通行证乘坐都营公共汽车,在附近公园同猫聊天,一天天的日子过得心平气和。中野区那一角成了他的新世界。一如猫狗圈定自己的自由活动范围一样,没有极特殊的事他从不偏离那里,只要在那里他就能安心度日。没有不满,没有愠怒,不觉得孤独,不忧虑将来,不感到不便,只是悠然自得地细细品味轮番而来的朝朝暮暮。如此生活持续了十余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11、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12、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13、到了我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有些信心的时候,到了公众对我的进程发生兴趣,我的未来开始变得光明灿烂的时候,我就自己聘请老师,我把他们安置在五间相通的房间里,自己不间断地从这间跳到那间,同时接受他们的教诲。
14、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卡夫卡式的名言)。
15、然而,卡夫卡虽然在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之间折中平衡,他还是偏得离现实主义稍远一点。把变形后的格列高尔称作“甲虫”,翻译者和我都做了点假。卡夫卡用的是个模糊得多的词Ungeziefer,意思是“害虫”,其中包含有害、让人厌恶的意思,而不是指某种实际的虫子。如果我们读得认真点,可以发现小
16、“难道他斗争得不够吗?在他工作的时候,他便已经成为了失败者。这点他是知道的,他坦率地说:只要我停止工作,我就完了。那么他开始工作是个错误?几乎谈不上。”
17、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
18、 (72):天意在人的理智的注目下,它时而显得崇高,值得大家爱,恰似克拉姆先生的备受爱戴,时而又受到带讥讽意味的批评,有明智的批评,也有愚蠢的批评。这个事实就是,上天有时甚至呈现出一种极其可鄙(那个文件保管室)、悲惨、混乱或放纵或乖戾(那两个助手)或庸俗、而始终都是难以捉摸的景象。--卡夫卡《城堡》
19、将布采法卢斯博士表现成不可表现的人,卡夫卡间接透露出他对言语能否表现世界,艺术能否表达真理的深深怀疑。他有一条格言说道:“艺术在真理周围飞舞,下定决心不能被烧掉。”小故事《陀螺》突出表现了上述怀疑。
20、巜致父亲》是一封长达一百多页的长信,是卡夫卡在37岁时回顾自己的成长,梳理了与父亲的密切关系,涉及两代人的犹太教信仰,卡夫卡特别在意这封信,甚至给密伦娜看时不无得意自豪之感,相信通过书写,卡夫卡已从父亲的”教育过失”中,痛苦地拔了出来。之前读到某些片段时,已预感这不是讨伐某一位具体父亲的文章,而是针对某个时代的教育现象,因而有了更宽广的意义。与其说卡夫卡在严厉谴责父亲,不如说是借“父亲之靶”对一个具体时代教育方面偏颇的陈述,及改进的热望……
21、缺乏“自身合理”的这份证明所表现出来的不安如下:
22、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23、 (26):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弗兰兹·卡夫卡
24、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牛顿(18字)
25、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6、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7、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
28、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9、 (35):IamfreeandthatiswhyIamlost.我是自由的,那就是我迷失的原因。--卡夫卡
30、卡夫卡神话,就像拜伦神话一样,是作者自己塑造的。其基础即使不是作者的经历,也是他思考、撰述自身经历时塑造、阐述它们的方式。思考、撰述那些经历,一则为了自己,再则为了大众消费。两种情况下,作者本人和他小说中的自我投射都很难分辨。拜伦的读者把拜伦想象成他笔下主人公恰尔德·哈罗德和曼弗雷德那样幻想破灭而忧闷的人。把卡夫卡和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分开也一样难,这些人物的名字被一步步压缩(如卡尔·罗斯曼,约瑟夫·K.,到《城堡》仅剩一个字母K.)。卡夫卡自己就曾碰到这个麻烦。1922年1月,他在一家山区旅馆登记住宿时,发现里面的工作人员因为看错他的预订记录而把他的名字写成了“JosefK(afka)”。“我是该让他们纠正过来呢,还是让他们把我纠正过来呢?”他在日记里问道。
31、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32、 (63):Productivityisbeingabletodothingsthatyouwereneverabletodobefore. 效率能够让你做到你以前不曾做到的事情。--弗兰兹·卡夫卡
33、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34、人类的肉体是脆弱的,但肉身里的灵魂却能变成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样的城墙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历经磨难、碍转焦虑之后才能拥有强大的意志。卡夫卡的城墙建立得比任何人都困难。他清醒地感到外界的力量在毁灭他,但是他无能为力,也无法逃脱。在他年幼之时,敏感的神经在童年时期便被父亲的专制所躁职,他整个生命都在脱离父亲带给他的创伤。他父亲只是毁灭他的一种,也是最具毁灭性的。
35、 (39):Anyonewhokeepstheabilitytoseebeautynevergrowsold. 任何一个保持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变老。--弗兰兹·卡夫卡
36、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肚皮僵硬,呈弓形,并被分割成许多连在一起的小块。肚皮的高阜之处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下滑趋势,被子几乎不能将它盖得严实。和它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他的许多腿显得可怜的单薄、细小,这些细小的腿在他跟前,在他眼皮下无依无靠地发出闪烁的微光。
37、我一不坚强二没有独立心,不外乎硬被现实推向前去罢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8、弗兰茨·卡夫卡生平的基本情况比较平常,甚至毫无特色。他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布拉格,其时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母亲尤莉·卡夫卡在布拉格开了爿小店,卖些新奇物品、伞之类的东西。卡夫卡兄妹六个,他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不幸幼年早夭,不过三个妹妹寿命都比他长。读大学时他修读法律,毕业后经过一年实习正式开始工作。他先就职于一家总部位于特里雅斯特的保险公司名下的地方分公司,一年后进入国立的工人事故保险事务所,工作职责包括处理工伤索赔事宜,还有察访工厂,进行设备和安全措施检查,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空余时间里,他就写些散文随笔和故事在杂志上发表;以1912年的《沉思录》为开端,这些随笔和短篇小说还以小书的形式出版。
39、又插回一句老问题,周对曾的感情值得引发同情吗?大家记得剧中有段情景,周在超市上班,有羞涩小男生跑来给女朋友买卫生巾,周说他也不知道两种款型有什么区别。——绝非笔者本意,想来卡夫卡的读者们会尝试这样解读(卡夫卡的作品里有多处用于性暗示的意象):卫生巾是明显地暗示了性,周对卫生巾的不同品类缺乏了解或者不屑了解,正是他对性对象的选择没有主动性——只要能够发挥卫生巾功能的商品都能充当交换物;只要能够填补自身合理性空缺的欲望客体,都能够扮演梦中情人。
40、法庭基本上同意接受布采法卢斯来做律师。人们以非凡的洞察力告诉自己:布采法卢斯在当今社会秩序下处境困难;因为这个原因,还因为他的历史价值,起码值得他们带着同情心接受他。如今——这无可否认——再没有了亚历山大大帝。虽然确实有很多人知道怎么杀人,也不乏用长矛刺中宴席对面的朋友的本事,还有许多人嫌马其顿太狭小,所以都咒骂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利浦。然而,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人能带领大家到印度去。就算在当年,印度的大门虽然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国王的剑指明了它们的方向。今天,这些大门已经移到别的更遥远、更高贵的地方去了。没有人指出方向;许多人虽然握剑在手,但就是挥舞挥舞而已;剑在动,目光努力跟上,却是满目茫然。
41、 (28):我触及什么,什么就破碎。 服丧之年已经过去, 鸟儿翅膀耷拉下垂。 月亮裸露在清冷的夜里, 杏和橄榄树早已透熟。 岁月的善举。--卡夫卡《我触及什么,什么就破碎》
42、有评论家认为,这是卡夫卡在描述当时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外那些一心想上诉平反者的形象。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那些试图寻求法学烦复原理而不得者的写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法律只不过是一个卡夫卡顺手拈来的、他最熟悉的一个比喻。假如将这里的法律置换为数学、文学或者神学,甚至是人性自身,都似乎言之有理。只不过因为卡夫卡对于法律理解得最为深透,以之作喻最为便捷罢了。据载,卡夫卡对于这篇文章十分满意。事实上,这篇文章也被法学家们广泛转引。美国法理学教材《法律之门》评述道:“哲学家怀特海德曾经说过: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同样可以说,所有西方法律的论述都不过是弗兰兹·卡夫卡的注脚。”
43、即使是这样,卡夫卡并没有搬离父母的房子出去单过,去寻找自己宁静的空间。雅诺施在《卡夫卡口述》中写道:
44、现代人的工作,既抽象又等级森严。在《隧道尽头》中,略有几处可以捕捉到这层意味。
45、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46、和后来的福柯一样,卡夫卡敏锐的嗅到这股臭味不仅弥漫在集中营、监狱、疯人院,也同样扩散在医院、学校乃至家庭。前者的面貌本已经污秽,但是后者却戴着光鲜明媚的花环出现在现代世界大花园,卡夫卡的家庭经历让他获得这个先天优势,得以拿自己的家庭做模板,更明晰透彻地了解社会机构,揭露压迫与服从的若干模式。故而在本文开头那段话中他说:我大力吸取了我们这个时代消极的一面,弱点倒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47、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的事物。《海边的卡夫卡》
48、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20字)
49、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
50、或许也有所责罚,父亲萨姆沙先生不知哪来的勇气,果断撵走了三个房客。现在,似乎一家人历经沧桑,终于走完了长长的征程,他们决定这一天完全用来休息和闲逛。
51、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52、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53、对于这样一个很明显已经走入歧途、我们只能为之惋惜、却不能给他提供任何帮助的人,我还能给他写些什么呢?
54、 (23):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平中你寸步难行。--卡夫卡
55、以下是阅读卡夫卡的散文和小说集时,我所作的几篇阅读随感。)
56、我决不会长大成一个成年人,我将从一个孩子立刻变成一个白发老人。
57、卡夫卡有句名言:“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卡夫卡与佩索阿,与其说他们柔软地屈从了狭窄的环境,不如说是深深领悟了生活中的辨证,比如自由,比如痛苦……
58、在信中,母亲的作用显得小而又小,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她只是作为父亲的助手出现,跟他太近,以至于不能为受其权威压制的孩子们提供任何庇护;但是,她也是个不开心的中间人,受到丈夫和孩子们的压迫。“我们残忍地打击她——你从你的方面,我们从我们的方面。”卡夫卡有两个故事与他的家庭生活明显有关:《审判》和《变形记》。其中,《审判》里的母亲死了,而《变形记》里的母亲虽然很关爱那个“不幸的儿子”,但是却无能为力,关键时刻自己先昏倒了。然而,在心理分析者看来,卡夫卡感情脆弱不仅缘于父亲的支配,还因为母亲早就不再关爱他。卡夫卡的日记中显示出尤莉·卡夫卡经常因为古怪的儿子“叹息啜泣”,让他心烦,而且母亲根本不能理解他;他埋怨母亲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认为他会暂时把各种奇怪念头搁到一边,像其他人那样娶妻成家。卡夫卡写给菲莉斯的一封信的“又及”里记录了一个感人的时刻,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和母亲之间的隔阂以及深藏的爱:
59、 (95):你绝望了? 是吗?你是绝望了? 你跑开?你想躲起来? 作家在谈论臭味。 穿白衣的缝衣女工在大雨中被淋湿。--卡夫卡《你绝望了?》
60、 (24):我必须……孤独。我所做出的成绩,无一不是孤独的成果。我憎恨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卡夫卡
61、“咒骂是可怕的东西。对我来说,这封(咒骂)信就像一处冒烟的、发出刺鼻气味、让人眼睛难受的火灾现场。每一句骂人的话都是对人类最大的发明——语言的破坏。谁骂人,谁就在辱骂灵魂,咒骂就是谋杀仁慈,但一个不会正确地斟酌字句的人也会犯这种谋杀行为,因为说话就是斟酌并明确地加以区分。话语是生与死之间的抉择。”
62、不仅如此,“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中隐含的可能是比较中性的描述,可书中描述格列高尔没有脊椎的身体时却没有那么中性。他细小的腿看起来“无助”、“可怜”。杯子喜剧性地搭在肚皮上,快要滑下去——如此卡通般的细节,会让我们想起《判决》中变化了的父亲“用力把毯子抛了出去,力气那么大,一瞬间毯子在空中平摊开来”。这里的描述充塞着某些难以平抑的情感。哀婉和喜剧一起,道出了含而不露的黑色幽默。卡夫卡关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二是你如何去看待某个东西。可这也是复杂的事。格列高尔的形体变化了,但是打心里无法接受这给他的生存所带来的彻底改变。他紧接着的行动是朝窗外看,注意到下雨了,感到十分郁闷,仿佛天气是个最大的问题。小说后面的几页细致地叙述了有人喊他去工作后,格列高尔如何答应(用听不清楚的动物般的声音)起身,然后费力下床到门口,挪动自己那不熟悉的身体,对自己要做什么却糊里糊涂。故事的焦点不是变形本身,而是格列高尔对变形迟钝的反应。
63、 更苛刻的卡夫卡读者式的指责是,周希文从一开始就没有用心对待他的写作——在序幕中,周希文上场,介绍自己在写小说。其中有句是“其实小说的结局跟故事原本的发展逻辑不对,但是我喜欢这个结局。”“如果不是她闯入我的生活,我根本不会写出这个结局。”从一开始就酝酿着背叛,为讨得一时麻醉,随时打算背弃自己的小说,随时为自欺做好预备。而更糟糕的是,他将写作事业的基点建立在曾静这个臆想出的形象上,将大厦建于沙堆之中,后果不言而喻。
64、克尔凯郭尔在《法官之书》中有如下说法,这段也是卡夫卡尤其喜欢的段落:
65、我用我的未来来衡量我的过去,但发现两者都是出色的,彼此不相伯仲,只是我必须谴责天意的不公,它是那样善待我。
66、卡夫卡热爱写作,他也承认他在写作上有榜样和英雄。文学上的血亲,他说有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克莱斯特和格里尔帕策。他热心地读了他们的作品,包括他们写的不公开的东西,也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向他们看齐。说到格里尔帕策,那些使他成为奥地利最伟大戏剧家的剧本,卡夫卡并无兴趣,他感兴趣的反倒是那本讲主人公如何挚爱艺术却误入歧途的小说《可怜的行吟诗人》(1846),以及格里尔帕策何以有个女人不敢娶,却又和她长期保持着关系。卡夫卡订婚时,浮现于脑海中的形象是一些被罚劳役、受束缚的罪犯,这些意象则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经历。至于福楼拜,有两段引文尤其适合卡夫卡。一段出自他1868年9月9日写给乔治·桑的一封信,当时福楼拜正在为《情感教育》(这是福楼拜作品中卡夫卡最喜欢的)的结尾大伤脑筋:“我从不问世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小说是我坚守不放的磐石。”话里的意思,与卡夫卡自己对写作的挚爱如出一辙。另一段话是福楼拜的侄女卡罗琳·考曼维尔(1909年曾前往布拉格,布罗德采访了她)记录的。卡罗琳带福楼拜看望了一个已婚的朋友,那个朋友一家子人丁众多,之后他懊悔地说:“他们活得很实在。”这句话十足地道出了卡夫卡对文学创作中那些无法衡量的损失以及所得的感受。
67、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68、 (81):无论我将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卡夫卡
69、有些时候不是满怀忧虑就是在勾勒模糊的希望,但忧虑和希望都导向同样的结论,那就是他得暂时保持低姿态,表现耐心和包容,帮助家人忍受他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大家所造成的不便。
70、 (55):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卡夫卡
71、 (61):真的道路与其说是用来供人行走的,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卡夫卡
72、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3、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74、即使这些理解看似合理,卡夫卡的这些暗语对于理解他的文本也帮不了多大忙。依赖这些暗语的批评者往往似乎想找到一块敲门砖,然后他们立即就可以进入卡夫卡的文本,而不需要细读、欣赏卡夫卡写的词句。他们试图解开卡夫卡文本的密码,却不是去理解文本本身。其实,我们不应该把理解文本设想成发现其意义,然后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而应该像康拉德在《黑暗的中心》(1902)里描述马娄的故事那样:“对他来说,一个片段的意义不在于其内部,像是有个核心似的,而是在外部,它将故事包裹起来,它显示意义的时候就像光芒把阴霾显示出来一样。”
75、卡夫卡后来澄清了他终生不婚的个人原因:“为什么我没有结婚呢?这里当然像所有地方一样,有种种障碍,但生活就是由越过这些障碍组成的。最重要的,可惜超脱了具体事例之外的障碍却是:我精神上实际上没有结婚的能力。这一点表现在:从我决心结婚的那一瞬间开始,我就再也无法入睡了,脑袋日夜炽热,生活已不成其为生活,我绝望地东倒西歪。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并不是担忧,虽然与我的忧郁和迂腐相应地有许多忧虑伴随着我,但它们并不是关键因素,它们虽然把像蛆虫对付尸体那样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但对我的思想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是其他一些因素。那就是恐惧、懦弱、自卑的无所不在的压力。”
76、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
77、Painisananchor,mooringmehere.——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8、有人认为卡夫卡和克尔凯郭尔的是典型的单数人格:即信奉人为自己的独特性而存在,这是每个人活着的意义。这也正是布罗茨基认为文学的功能之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独立、独一无它常常展现个体与社会利益、与统治阶层利益互相冲撞的矛盾,所以有时文学被打上“煽动与反动性”的标签,被政府禁查。是啊,文学艺术不就恰恰強调的这一点:个体特性的存在不能被湮没,而恰恰被扼杀的悲剧。可能,这个又由从事艺术孤独的性质决定,才有这样的更强烈的呼声与呼应吧!
79、既然卡夫卡这个文化偶像从根本上是他自己塑造的,我们就没有可能越过这个偶像去发掘出真正的卡夫卡。那个焦虑的日记作者、那个无休止地给菲莉斯·鲍威尔和密伦娜·耶申斯卡写着发于痛苦而又让人痛苦的书信的人,和那个极有才干的职业人士、那个热心的业余运动者、那个不时快意忘情于成功写作中的小说家一样,都是真实的卡夫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纠正卡夫卡的偶像形象,而是要回到卡夫卡的作品里,去发现他如何将自身经历和生活情境转化成这个形象。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关于卡夫卡的事实性错误在流传,其中有的可以追溯到早期传记和回忆录作者们的歪曲说法。只要对他的生平和所处的历史背景做一个准确、全面的呈现,就可以修正那些歪曲的说法。但是,我们还是从卡夫卡其人开始。
80、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81、由此可见卡夫卡对外界的排斥到了一定的地步,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文学世界,他与家里人只做最简单的问候,有时候连这种千篇一律的问候都省去。
82、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
83、上面的例子表明,卡夫卡是个语言艺术家,他的文本需要仔细阅读。他的作品经过翻译之后再读起来,就像看用黑白两色复制的油画作品。翻译不可避免地让一些关键词模糊了,而这些关键词每次出现都可以引起联想。前面已经提到一个词Verkehr,在《判决》中每当重要时刻这个词都出现了。书中先讲到,格奥尔格·本德曼在俄国的朋友与当地人keinengesellschaftlichenVerkehr(没有社会交往)。后来,书中又讲到格奥尔格好几个月都不需要去他父亲的房间,dennerverkehrtemitseinemVaterstandingimGeschaft(因为他在业务中与父亲一直有交易往来)。言下之意是格奥尔格同父亲的“交易往来”与他的社会、业务接触没有任何不同。这句话显出他的冷漠,前文隐含的他和朋友之间的对比——他善于社交而朋友与世隔绝——现在不再那么明显。最后,在他落水死去时,eingeradezuunendlicherVerkehr(他越桥而过)。这里,Verkehr主要的意思是“交通”。书中不断提到格奥尔格的贪婪性欲,这让人想到另一层可能的意思:“性交”;从前面的几次出现来看,这个词已经具有了社会交往的所有方面的含义,但是因为他的死去,以前则可能因为他的自我中心行为,这些交往断了。
84、Zauberer:DassichverbanntseiVonallerWahrheit,NurNarr!NurDichter!
85、而从人猿方面来说,在逼入的绝境里,它要么回到笼子中,要么被运到动物园的这个性质等同的“更大一点的笼子”,是它不情愿的,而人们也不放过它的,它被迫迎面而上,在与人类的妥协与对抗里,如它所愿,扭转局势,获得了比关在笼中的更大自由。这里说明有时逆境也是通向自由的必不可少的阶梯。
86、车过名古屋时下起了雨。我看着在发暗的玻璃窗上划线的雨珠。如此说来,出东京时也好像下雨来着。我想着在各种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图书馆上的雨,下在世界边缘的雨。
87、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88、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89、 (5):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卡夫卡《城堡》
90、读卡夫卡的作品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就像他不懈地写一样,近似一头动物闷声劳作,如地鼠一寸一寸掘进,直至建立起他那纤陌纵横的城廓。不过,这只地鼠一直带着人脑的倔强在思考:关于欲望与自由,关于享乐与懈怠,关于选择与勤勉,关于恐惧等等等的悖论。
91、工作就是把渴望从梦中解脱出来,而梦常常使人眼花缭乱,它把人奉承得美不可言。
92、读评论仍如隔靴搔痒,但它能让我们带着某些要点去把握没有结论的小说,至于细节震憾人的刻骨铭心,还是具体去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才能感受到那种荒诞带给人的赤裸裸的恐惧和不安,那种被揪起来的无处可藏的感觉吧。
93、家庭经济越来越困窘,父亲在银行里当了杂役,妹妹迫于生计做了忙忙碌碌的小售货员,得气喘病的母亲替人缝缝补补,家庭气氛沉重而悲哀,全体寡言,越来越疏忽照顾格里高尔了!新上门来干零杂工的老妈子,“这个老寡妇的结实精瘦的身体使她经受了漫长的一生中所有最最厉害的打击,她根本不怕格里高尔。”
94、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接触。
95、随感部分像是未完成之作、短篇寓言、一个长故事的提纲,或者,纯粹一则袖珍故事、一则箴言。在这里,隐约可见卡夫卡著名小说的雏形,充满悖论、荒缪、荒诞、反讽、寓言、玄幻,虚实交错的想象故事,比如:
96、基本上讲,卡夫卡更是个好读不倦的人,并通过订阅当时的主要文学期刊《新评论》,随时掌握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新评论》的品味温和而保守,同卡夫卡的相似。那些年轻的表现主义作家们吵吵嚷嚷的样子,他不喜欢。他赞赏的是准确、简约和曲笔,尤其是彼得·艾腾贝格和罗伯特·瓦尔泽的短篇随笔以及契诃夫和托马斯·曼的早期短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风格。他也喜欢狄更斯,这可能让人感到惊讶,但是其中纯粹、饱满的活力给他印象很深——尤其因为他感到这正是他不足的地方。他最喜欢的书包括儿童历险故事,这在《夏弗斯坦小绿皮书》系列里面就有,其中包括的故事有的是一个德国种糖人讲述的,还有的是一个目睹了拿破仑俄国战争的士兵讲述的。他还非常爱看电影,喜欢看的有一部西部片子(《金子的奴隶》)、一部讲卖淫的惊险片子(《白人奴隶》)和一个催人泪下的片子(《小罗洛蒂》)。在1924年1月的一封信里,卡夫卡提到了卓别林的《小孩》,该片当时正在柏林上映,这不禁让人联想却又不敢肯定:卡夫卡是否对这个善于板着脸不笑的滑稽大师有直接了解?毕竟人们经常把卓别林的作品和卡夫卡的作品相提并论。
97、人们经常归纳总结伟大作家的哲学思想和表现方式,衍生出特定的形容词来理解他们:例如荷马式、莎士比亚式、乔伊斯式。而另外两个形容词似乎更适用於现代大多数情况,更为黑暗和局促拘束的景象:「欧威尔型」和「卡夫卡式」。
98、这只硕大的甲虫跟表现主义画家、诗人和剧作家创造的意象一样,非常地引人注目。弗兰茨·马克画的蓝色的马、格奥尔格·海姆的诗歌《战争》和《城市之神》里野蛮的神祗,或者格奥尔格·凯泽的戏剧《嘉斯》里独断专行的工程师,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透过熟悉的表象去发现现实之下运作的力量。类似地,甲虫意象的含义也许是说格奥尔格真的是只甲虫——让自己厌恶,让别人厌恶、鄙夷,随时都有被他那压迫人的家庭和雇主踩烂的危险,就像格奥尔格·本德曼真的“就是个混账”一样。但是,表现主义作家们多用尖锐、刺耳的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想象,卡夫卡的语言却出奇地平静,着力于描述。就连“硕大吓人”这个词主要也是表示甲虫身体的大小。描述它的背、腹部和腿的那些细节极其细致,几乎与科学细节相吻合,结果引得有的读者——突出的如既是昆虫学家又是小说家、批评家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照着书里的描述画出甲虫的样子,猜想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用现实主义的细节表达出来的表现主义的意象。同样地,格列高尔的家人面对自家儿子或兄弟不可能发生却又不可否认的变形,他们的反应非常实际。他们把他关在房间里,让用人保守秘密,设法弄清他要吃什么,还用他的房间堆放垃圾。最终,他们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不合逻辑却合乎人情:甲虫不是或者不再是格列高尔,于是合谋把它/他弄死。
99、 (74):离开这儿这就是我的目的--卡夫卡
100、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101、仿佛这是对他做过的梦的取消,对他的“人物们”说过的话语的收回,对书写和发表这一行为的慎重,以及,接下来的,对整个语言世界的巨大敬畏和沉默……
102、以上情境提供了一个隐喻:个体的立足点缺少稳定的参照系,有的只是交迭行进的电车,来往穿梭的陌生行人,和一个无人在意的自己。现代性的典型特征,除了缺乏方向感和归属感,《乘客》中叙述者还给人一个最大的不安——需要证明自己是合理的。这种不安在《隧道尽头》的男主周希文身上同样明显。以下分析两方面,首先是剧中对他缺乏合理性证明的不安反应的呈现;第二是他面对这种不安所做的突围尝试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