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有所谓的随烦恼就有二十个,二十个又有分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还有大随烦恼;这个随烦恼的名相非常多,有二十个,我们列举一两个就好。
2、《道德经》第8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此时的水德是善的,它往低处流,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夺,更不会伤害万物。
3、后来农业社会。有了收获,有了余粮,有了分配,阶级分化了,财富产生了,有人要吃饭,以掠夺为食,战争就出现了,欲壑难平,便罪恶滔天,目之所及,要金玉美色,如此种种,从此人性中的恶就越来越显现。
4、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 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
6、丛林法则之下,人性一定会变恶,而且是越来越恶,越来越丑,十足的丑恶。
7、比如读者看文章收益了,给我点个赞,我觉得就是一种善。读者看着不爽,问候我祖宗十八代,那我就会觉得是不折不扣“恶”。——善恶概念的作用必须依赖主观判断才能展现。
8、虽然不能说人性的恶都源自教育不当,但起码可以感知到,正确的教育、加上用心的关爱是可以把人引导到善的道路上。
9、若思虑更为深入,能明白善恶一体,则世事人生的诸多迷惑,都将烟消云散。有昼无夜,有晴无雨,物必不生;有雄无雌,有长无衰,物必绝后——唯有阴阳调和,方能长久。若人性从始至终,均无善恶之分,人类早已消亡——只一个庸德庸行,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10、家长痛斥孩子的“恶”,孩子一直受到恶的心理暗示。终有一天,孩子把“恶”都表现出来了:“没错,我就是不务正业,我就是不好好学习”“我就是除了游戏啥都不会。”孩子们终于变成了家长口中的那个模样。
11、众生有种种的烦恼,来染着这个心;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其实祂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祂的本性是清净的,祂就像个容器,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从无始劫以来祂都容纳进去,祂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祂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祂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所以祂的体性是清净的,就像一个容器一样。
12、因为,善恶是社会的,是有标有准。而且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存在善良和邪恶,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感。
13、无论我们自己是什么阶层,什么级别,文化程度高低,也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往往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的就是人性的初始基础是向善的。
14、正因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素丝,而逐渐有着善恶之分,所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语出墨子)。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谓异曲同工。
15、现如今很多“鸡汤法师”和成功学大师都不约而同的盯上了“人性”这个“万金油”,张口必称人性,一会儿人性这样,一会儿人性又那样了。搞得跟真的很懂人性似的。
16、按照唯识学的观点,人性非善非恶,所以人性才能有善有恶。
17、 佛法会说:「人性本质纯善」,但缺乏修善来加以显现。
18、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
19、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 性恶篇》)
20、孟子还强调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他看来,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就看君主们如何引导,所以孟子鼓励诸侯们施行“仁政”。
21、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
22、除了这个五遍行心所法,是八个识统统都有之外;还有另外五个法,是别境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
23、这看似一念之间的选择,却是长时间学习、教育、积累和选择的结果。
24、 注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25、李顾问:陈老师,请教您个问题,人性是善还是恶?
26、善恶美丑是一种修行,且有着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来自永久的沉淀。
27、释家有一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上看,应该指的是人“性恶"了。这似乎和儒家学说有点唱反调的意思。其实不然。试想,既然一个恶人都能放下屠刀成佛,那就说明人性本质上是向善的,只是后天在某个阶段,受到了某种蛊惑或者诱惑,而障了自己的善念做了些恶事,因此恶并非是人的初始本性。
28、所以古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之路艰难险阻,堕落却只需要轻身一跃。
29、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你看到它的意义。
30、对于恶见、错误的见解,也因为充满了智慧,所以说也把它灭除了;
31、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都有能力来发起善心、发起恶心,可是我们对于善心跟恶心的抉择力不足,而经常应该要想生起善心,生不起;不想生起恶心而偏偏生起。
32、比如说,一个年轻小伙子,穷苦的时候,勤劳、善良、真诚;但是后面他创业成功,发达富贵了,社会地位变化了,心态也变了,对待人的态度也变了,或许是抛弃糟糠之妻、六亲不认、老奸巨猾等等。
33、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我们就胜解了,胜解那个境界了;
34、再看《道德经》第43章和第78章说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此时的水德又是恶的,洪水滔天,无坚不摧,所到之处,一片摧枯拉朽和狼狈不堪。
35、 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
36、陈老师:个人观点,不管别人怎么认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先从〝善念〞出发,去唤醒人们心中的〝善念(佛性)〞,让社会充满更多的〝爱〞,而不是去跟恶的人斗争对抗,让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好斗的猛兽!一切感恩!
37、黑(社会)黄(色情)绿(麻将)白(毒品)灰(腐败)青(拐卖人口)紫(诈骗),巳经在高压打击之下,但死灰复燃,始终难以绝迹,其社会危害之大,令人愤怒。
38、今天咱们以人性是善还是恶为题目,来积累一些关于人性的素材。
39、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完整的八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佛,所以我们的心性就是如此。
40、所以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八识心王跟遍行心所法,还有别境心所法,乃至十一个善心所,同时统统具足圆满;所谓的根本烦恼、随烦恼全部灭除,所以成佛的时候就充满了智慧跟善心。
41、 佛法认同「人性本善」而无「性恶」,本性的善,也就是「佛性」。
42、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人性高于善恶,而善恶不过是“关系”的展现方式而已。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
43、性善学说:我们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面,我们都会起一个恻隐之心;因为这缘故,我们都有善心,所以我们的本心是善。
44、 在佛法里面,如果仔细观察,这样的观察其实超越世间的心理学,因为世间的心理学没有办法来分析看清楚这些东西,没办法把它正确归类;在佛法里,完全依于觉悟之法,而能够如实来观察我们的心的这些状态;所以除了八个识的基础之上,还有其他的心所有法它要运作,这样才能构成我们一个人──一个生命完整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