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贫富。(七月十五庄稼多已成熟,或旱或涝,早已决定;八月十五已收成完毕,贫富亦可知矣。)
2、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
3、 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发掘提炼其所蕴涵的时代价值,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促进三农工作者争做优秀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4、内容高度浓缩,融国内外成熟理论与技术成果于一体,针对区域特色进行编制,同时具有时序的关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5、二是指导。着眼于大田生产的看苗诊断,并进行节气农事提醒,兼顾农业防灾减灾和科普小常识等。
6、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文心雕龙·书记》
7、天九尽,地韭出。(九尽了,韭菜就要发芽。)
8、七月里小枣,八月里梨,九月里柿子上满集。立秋三天遍地红。(秫秫在立秋后快要成熟了)
9、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或是晚上送医送药的农村基层兼职医疗人员。
10、二八月里看巧云,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不晴天。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11、瀑拼音:pù,声母是p,韵母是u,声调是四声。组词:瀑布、冰瀑、瀑流、悬瀑。
12、不收天豆,收地豆。(槐豆子结的少,那年就要收大豆。)
13、我印象中还有好多好多,可是临到写文章了,偏偏又想不起来了。以后若是想起,我再一一的加入到留言里。
14、播种之后,就是田间管理,同样事关收成好坏,马虎不得。谚曰:“立秋糜子四指高,出穗拔节打人腰。”糜子是后套传统种植业的大宗,播种较小麦要晚,但必须在一定限度以内,倘若疏忽大意拖延过时,就会眼睁睁地绝收。“处暑不出头,割得喂老牛。”就是对延误农事的后果,虽然下了种,浇了水,也长得旺盛,但节令不等人,最后落得颗粒无收,只好将糜子的秸秆割回家作牛的饲草。后套地方适合种麦,包括小麦、大麦、燕麦和荞麦多个品种,其中尤以荞麦播种较晚,即进入伏天才下种,可见其生长期较短。而蔬菜的种植一般应在暑热天气,充分利用后套的光能与热能,速战速决。谚语云:“头伏荞麦二伏菜,三伏蔓菁长成怪。”而“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抱住哭。”说的是糜子、谷子和豆子的收割时间。总之,从播种到田间管理直到收割,后套农民对务役庄稼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与智慧。
15、一是展示。在介绍了节气的节候特征、节日农俗、节令美食之外,还着重描绘节气所对应的大田景物,即农作物生育动态。
16、读音是chūnhuáqiūshí,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17、总之,后套的农谚丰富多彩,钟灵俊秀,是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它不仅以形象生动的言辞传授着农事的知识技巧,而且也是后套庄稼汉聪明才智的表征,是劳动人民“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精神高地。
18、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上月下月无干土。(上月二十五下雨,下月差不多都要阴天。)
19、七月十五拾配花。(七月十五要开始拾第一次棉花了)
20、谵有之曰。——《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
21、释义是编写中最重要,也是最有难度的一个部分。基于对“谚语文化”的认识,本书不仅对谚语进行语词层面的解释,而且适当解释其文化内涵,包括民俗文化、科技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土地文化等等。
22、二是指导,能帮助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提供借鉴,为广大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23、 本书将“同一个节气,不同的农事”之科学与技术,普及到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是一本全面反映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农事农艺、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农耕文化的精美图册,值得拥有和收藏。
24、以上图书出版发行后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并有多家单位来函来电想要定购。为进一步将上述优秀作品推广普及,我们依据定购数量制定了十分优惠的折扣方案。
25、(名)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6、16开全彩色铜版纸印制,图片精美,版式别致。
27、又如:农谚;谚言(俗语、直语、直接明说的俗话);“无知便是福”是个古谚
28、谵有之曰。——《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
29、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凝(即冰。编者按,应为凌。)上走;五九六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家里做饭家地吃。
30、如需定购以上图书,请联系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农”出版中心
31、藓拼音:xiǎn,声母是x,韵母是ian,声调是三声。组词:苔藓、黑藓、青藓、阴藓、藓驳。
32、本书将全国分成六大农区,跟随二十四节气的节奏,编撰节候节令与农时动态、看苗诊断与农事提醒、农谚农诗与文化传承等内容,并以图文并茂和小视频互动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33、1 嫑 拼音:biáo,释义;方言,不要。如:嫑着急;农谚:“天旱~望圪㙮云,女穷~望娘家人。”
34、 赵建雄(执行) 编辑部|悦 芳(主任)
35、一是展示。在介绍了节气的节候特征、节日农俗、节令美食之外,还着重描绘节气所对应的大田景物,即农作物生育动态。
36、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处暑秫秫,白露谷。(秫秫在处暑,谷在白露已经成熟了。)
37、☞ 七彩课堂 | ☞ 课课练习 | ☞微课堂
38、要使庄稼壮又黑,全靠一口肥料催。这是娘叮嘱我该给庄稼施肥了。麦子不浇三水,产量肯定不得。这是娘提醒我该给麦子第三次浇水了。长虫过道,大雨来到。这是娘告诉我没准晚上有雨,要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和防范。棒子一棵花,全靠肥当家。这是要我赶紧给玉米施肥。头伏萝卜二伏菜,这是告诉我种植白菜萝卜的时候到了。立冬不出菜,冻了你别怪。这是说该把地里的白菜运输回家了……
39、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说二十四节气躬耕田园》是由王龙俊、郭文善等专家在创作出版江淮地区《农事实用旬历手册》和黄淮海、东北、江南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农事旬历指导手册”系列的基础上,历经多年编创汇总而成的精品新书。
40、使用国际音标标注,但考虑到有些读者对国际音标不太熟悉,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注出近似的读音,并将这些注音集中编排。
41、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鸦毛,麦子水里捞、
42、花香鸟语:花飘散着清香,鸟唱着悦耳的歌,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43、此外,后套农谚中关于种植业的方方面面都有研究总结,可谓事事俱到,桩桩件件落到实处。“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大吃碱,碱大吃肥。”是说施肥的重要。设若用“驴马粪上地,(还)不如老乳牛放屁”。“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深耕一寸,顶如上粪。”“耕三耙四锄耧八遍,八米二糠。”是说人力的重要。“伏天划破皮,顶如秋天耕几犁。”“锄头自带三分水。”“三九的磙子,提水的斗子。”是人工保持土壤水分的绝招。“母壮儿肥,籽肥苗壮。好树结好桃,好籽出好苗。”说的是选育籽种的重要。因此即使“饿死爷爷娘娘,(也)不吃籽籽饷饷”。
44、其记住乡愁,展望美好的乡村,弘扬人间大爱。
45、迷雾:雾;毒:火辣;日头:太阳;光郎头:光头。如果早上有雾,则白天的太阳是毒辣辣的,似乎能晒开光头。迷雾是前一天夜里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气饱和。凌晨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所以早上的雾也最浓重。随着太阳逐渐升高,热力加强,地面越变越热,下层空气不断上升,雾滴渐渐消散,天气就变得愈加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