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隐蔽地影响着舆论客体。如果说一种舆论在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只是一种一般的无足轻重的议论。人们所以能够感觉到周围存在着各种相近或相对立的舆论,就是由于各种舆论在相互交织中时时影响着舆论客体,促使客体朝着主导性舆论的方向发展或转变。
2、张志安,晏齐宏.《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
3、(10)郝振省.出版文化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1
4、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5、 2 在强调标题与内容相符,统一的前提下,追求标题语句表达的新颖和丰富化。毕竟语言是丰富的,词组也是非常丰富的,用词也是很有讲究的。在主题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有丰富的表达方式,这样一方面吸引读者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会让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翻译:假若孙登傲慢狠毒,一点都没有入侍於孙权,给孙权做事的意向,害怕舆人的消息不畅通,只看表象的东西,而且喜欢乱说话的人。
7、2018年互联网用户和舆论场结构出现新变化,舆情源头更加多元。经济民生、国际话题、意识形态、科技话题成为新热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成为企业舆情滋生来源。媒体融合和县级融媒体建设深入推进,正能量传播成为主旋律。政务新媒体加速发展,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依法治网稳步推进,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舆论的意思)。
8、在冲突爆发后成为国内各大平台的热议话题,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随着冲突的持续,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持续关注的热点。
9、➤舆论定义:一般来说,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
10、舆情舆论,这个热词从2013年就广泛出现在考研试卷上,如今热度依然不减。通过上面的部分真题我们可以了解,近年来对于舆论舆情的考察不再是简单的论述和简答,而是贴近当下社会与生活实际情况,例如“江歌案”、“高铁霸座男”等案列。因此,舆论、舆情这一知识点是各位考生必须掌握的部分。
11、 5 文章标题,如何取,还要根据文体来说。不同的文体体裁,对标题有着成熟的讲究。诗歌散文记叙论文小说公文报告等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需要特别的发挥的。
12、因为所有的辟谣运动都是两种交流:一是使那些未听到流言的人知道了流言;二是试图影响那些已经听到流言的人。因而,辟谣一定要确有实据,而且时间上要抢先,二者缺一条就会造成谣言的再传播。来源:文汇报2011年08月29日
13、舆论引导指的是通过某些手段对舆论的生成和扩散进行调控,使之具有某种偏向性的行为,(14)其本质是组织、个人或媒体对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的“调控”,作用是用观点和事实影响人,达到改变公众态度的目的。当前,出版舆论引导力是强还是弱呢?又面临哪些挑战呢?挑战突出表现在:第舆论误导依然存在。由于部分出版媒介组织在传播的信息中带有作者或编者的负面情绪与失衡心理,更有甚者把负面内容当做猎奇的砝码,导致出版物中“仇富心理”“扭曲的爱情观”“血腥的复仇”等错误意见的存在。这种误导极易引起读者的心理失衡和道德滑坡,进而引起群体躁动,产生负面舆论。第随着新媒体出版形式的兴起,出版舆论引导的难度增大。究其原因,新媒体出版使得全民自由地参与内容的创作与发布,缺少必要的审核环节,导致内容质量和权威性下降,容易引发不良信息蔓延,公众思想混乱,增加了发生舆论事件的风险。
14、站方将权衡用户体验,仅在有必要时,对部分用户展示微博/评论地理位置信息(国内精确到省份/地区,国外精确到国家),该功能暂时无法由用户主动开启或关闭。
15、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行为舆论来表达,通常行为舆论比言语舆论的强烈程度大些。这种舆论的强烈程度,一般通过实际的观察、访谈和体验进行估量。另一种除了部分通过言语表达外,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没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在态度,其强烈程度需要通过舆论调查来测量其量级。常用的量表对于舆论客体的态度通常提供择一的七个选择阶梯,中心为“中立”或“无所谓”,两边分别为正反两种意见的阶梯,例如“略加肯定、肯定、非常肯定”和“略加否定、否定、完全否定”。
16、在中国国内,舆论的转向也势不可挡。中国的体制有不足之处,但它是为人民服务的,它在最关键的时刻一切以人民的生命安全绝对优先,这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看得清清楚楚。
17、“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代几百年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秦、晋、楚等国有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地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行政区划制。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隋唐时代,往往州、郡的名称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
18、➤特征: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当然是为多数人赞成和支持的。舆论总是涉及社会安宁与幸福的问题。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舆论是有效的。能推动或阻碍社会上的意见就是舆论。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是广大民众的呼声。
19、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有时又称“舆论的韧性”。舆论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即使舆论客体消失了,人们还会有所议论,因为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的。其是舆论存在的另一标志,短则几小时,长则多少年。人们对舆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舆论通过它的持续性存在,给人不断刺激造成的。
20、(9)毕一鸣,骆正林.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21、申诉是事后的补救,申诉的对象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控告是指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控告的对象是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22、➤宣传方法:其宣传方法包含辱骂法、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
23、在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姓,称为“国姓”。皇帝对有功的臣僚赐“国姓”以示褒扬,接受赐姓者无不以此为荣。
24、引证解释: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五章:“我在背后从来没有议论过你,没有说过你一句坏话。”
25、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
26、(3)消解“情绪化”舆论的优势。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的精神造成的挑战和压力异常凸显,面对快节奏生活与强竞争职场,受众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舆论不断涌现。消费类、休闲类出版物因其思想性和情感性因素,在缓解、消解受众因社会压力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以文学类出版物为例,读者在现实社会中累积的压抑情绪,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将情感与情绪寄托其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悟道”,收获“心灵的宁静”。这种对情绪化舆论的消解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与其他直接的、劝服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消解过程虽是“无形”的,效果却更具实效性和信服力。
27、大众传媒若未能及时提供大众需要的信息,或传媒的公信力受到怀疑,都可能造成流言的进一步传播。对于尚未听到流言的人来说,这是提醒他们有这种说法,而对已经知道的人来说,媒介提到本身就证实了流言的影响力。
28、一时间,网红博主、大V纷纷修改名称、简介。
29、当前俄乌局势严峻,站方在持续深入对相关不良信息进行排查处置的同时,发现存在极个别冒充在乌人员发布不实言论的行为。
30、 4 标题要活泼生动一点,内涵丰富,表达新颖,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引起读者的兴趣。标题取得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标题要有深度,有内涵,能够引领人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
31、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舆情主要是指互联网舆情,对于一个热点事件来说,从它在网络上出现到发酵,到舆论热议的顶峰,到慢慢散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网络上关于该事件的讨论信息都属于该事件的舆情。
32、(17)阀道隆.编辑学理论纲要(上)(J).出版科学,2001
33、出版工作的社会功能决定着出版物具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出版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上层建筑中又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领域,作为思想上层建筑,主要服务于政治上层建筑。(10)出版工作的社会功能集中体现在出版活动对政治产生的影响上,这种影响表现为:出版工作在d的领导下,通过进行舆论导向、思想教育和社会文明建设,使社会舆论、读者的思想、立场和行为朝着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转变。由此可见,出版工作在引导社会舆论、塑造民众的“精气神”、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舆论引导是出版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功能。如果轻视或忽视出版工作的舆论引导功能,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意识,出版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难以贯彻,也难以体现“d和人民的意志与愿望”。(11)
34、首先,从题目中就可以发现这道题是对舆论内容的考察。在回答时,我们可以从根据传统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舆论内容进行介绍,最后突出网络舆论的特点即可。
35、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提到,信息社会中人们对时空的把握能力增强,促成了“流动的空间”。人们生活中的时间不再只是纵向发展,而是更加广泛的时空流动。在这种环境下,社会事件的发生频率加快,类型变多,展现出“无时间的时间”,从而加快了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反映的速度。比如今年“盒马生鲜”的地域歧视事件一经曝光就迅速吸引了受众的目光,这种速度往往呈现出无法控制的趋势。而在传统媒体时代中,这种危害往往是能够预料到并且及时纠正的。
36、第中国是第一个尝试开展“灾后重建”的国家。疫情的确被控制住了,但并未完全结束,前方风险重重,这个时候该如何统筹复工复产、重启消费与继续抗疫的关系,殊难把握。中国在为世界其他国家往前趟路,我们无论做得顺利些还是坎坷些,也都对世界有着极其正面的价值。
37、摘要:出版媒介不仅具有传播知识、积淀思想、传承文化的功能,也是重要的舆论引导工具,这是由出版工作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本文对出版舆论的内涵和主体、客体、本体等构成要素做出界定,并通过分析出版具备舆论引导功能的决定因素与“公众”基础,深入阐释了出版舆论在思想引领、长效引导、消解“情绪化”舆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同时,提出出版媒介的舆论引导力由选题策划力、把关力、互动融合力、舆情研判力和舆论导向力等五个要素组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出版舆论传播理论体系。
38、网络恶意炒作也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手段。它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扰乱了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了影响。
39、地方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的监督管理工作。
40、➤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使用网络者或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41、➤舆论监督定义:舆论监督,全称为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外部监督)的一种,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是社会公众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活动。
42、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却成为10亿人的笑点|一周大事记(30-5)
43、好了,今天的内容分享到这,勤劳的你们,谢谢看到这,下次我们继续分享更精彩内容~记得关注点赞啦~
44、这类行为不仅破坏平台的客观性与公信力,同时也可能让其他网民被骗。
45、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云:“唐人好标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姚则吴兴,张则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这里王氏说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唐代士人好标郡望、多题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详细考辨人物多家乡籍贯,而姑且题署郡望了事,时风所在,竟成为所谓修史之“原则”,造成了历史人物籍贯的极大混乱。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对此制颇为不满,他曾参与纂修国史,在写李义琰传的时候,因为义琰家住魏州昌乐,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实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结果监修官竟指责他违背了写史原则,要他照李氏郡望改为“陇西成纪人”(事见《史通·邑里》)。
46、舆论(publicopinion)这个词汇由“公众+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
47、➤影响:国家层面舆论推动政府行为公正;但易舆论审判。社会层面舆论表达新对话空间,但并非都理性。在《舆论学》中,李普曼认为大众只是一堆乌合之众,所谓的公众舆论不过是制造出来的同意。
48、而网络论坛的出现,使得“网络意见”的形成过程在技术上可以做到跟踪观察,这些意见的强度也可以从网络论坛中每时每刻的网民发帖数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应,但是表达意见的人在一定范围内究竟有多少,能否推及整体,现在技术上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在掂量网上舆情时,需要经常问自己:这是舆论吗?
49、申诉是指没有上诉权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处理的一种诉讼请求。
50、控诉:原意为告诉、申诉、陈诉。指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的意思。
51、➤ 定义: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信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传播中。
52、引用: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53、20级新传考研交流4群:782328288
54、在此公告之前,关于该地组织爬虫、网军、间谍等涌入微博进行“认知作战”、“舆论战”等阴谋性猜测层出不穷。
55、➤内容:舆论引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56、➤例子:前段时间,李文亮事件的不断发酵引发网民的关注与互动,其过程本就就是一个动态的舆情变化过程。
57、站方将根据内部测试情况,在未来几天逐步上线相关功能。
58、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
59、多数人对舆论的判断常常到此为止,其实,如果不具备下面一些要素,我们听到、看到的意见不一定是舆论。
60、2018年的舆情热点更多围绕经济民生、自身安全、切身利益等话题展开。“全国多地非洲猪瘟疫情”、“滴滴顺风车遇害系列事件”、“疫苗安全”等话题刷新历史热度。而“高铁霸座系列事件”、“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等也深刻反映着公众对规则秩序和道德平衡的公共诉求。
61、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
62、3月4日13: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账号“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
63、出版活动是一种有选择性的信息传播活动,编辑过程是策划审读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作的过程。(16)在此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编辑“选择什么”与“舍弃什么”就带有重要的“把关”作用。“把关”是对外在现象和内在思想的把关,可以实现“通过对信息、知识的选择、解释和评论,引导社会舆论,制造社会舆论”(17)的目的。出版舆论的“把关”力就是通过把握好出版物的政治关、质量关来正确引导舆论。针对“质量关”需要注意的是,读者因其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性格特质的差异,在阅读需求、阅读经验、理解能力、审美素养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严把出版物质量关,引导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本意”,防止读者的误读。针对“政治关”需要强调的是,当前新媒体出版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容易成为影响公众情绪的“高发区”,触发舆论事件“重灾区”。因此,有必要加强新媒体出版的政治把关和质量把关,以适应新的舆论环境。
64、站方对此高度重视并进行核查,经查,今日8:30至17:30的9个小时区间内的访问流量数据,与昨日同一时间段的访问流量数据并无明显不同,甚至略有提升,根本不存在“狂跌30%流量”的情况,故此前传闻为不实信息。站方将对发布相关不实信息的账号依据规则予以处置。
65、“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19)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离不开正确的、有效的舆论引导,其前提就是要准确地把握舆情。因为,“舆情即民意情况”是舆论的升级状态,了解舆情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出版媒介的舆情研判力是出版舆论引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舆情研判就是对舆情发展形势、去向、可能催生结果的预测,是科学正确地引导出版舆论的前提。舆情研判力是一种集合预测、判断、应对和分析为一体的综合能力。不可否认,出版媒介与新闻、广电等媒介形式相比,在社会舆情的检测、分析和预判能力上存在不小差距,即使相比自身的选题策划力、把关力等引导力,也是急需重点强化的能力。对此,作者认为,能否及时准确地收集到社会舆情信息是研判的基础,出版媒介有必要在掌握出版舆论自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或借助技术手段、专业人才队伍等,准确地收集社会舆情信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工具进行舆情检测与分析,并在舆情研判的基础上明确舆论引导的重点、方向和问题处置预案。
66、➤功能:舆论监督的功能大致为:监视社会环境功能、社会调整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制衡功能。
67、(5)郭艳秋.出版传播基本模式与网络出版(J).中州学刊,2007
68、明星也是以人为载体的一种商业化的产品,也是团队运作,即使明星本人亲自发博,通常也需要团队审核确认才发布,或者明星本人写好了通过内部确认后由助理代发。
69、常见的标题d有《震惊!......》《99%的人不知道......》。
70、在融媒体环境下,印刷媒介、数字媒体、网络媒介都成为出版舆论的主体,导致出版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新舆论格局中,传统出版媒介的舆论主体地位并未改变,但是,其“主流舆论阵地”地位也需要巩固,并注重借助新兴出版媒介在舆论引导中的独特作用。这是因为,传统出版活动遵守着规范化的业务流程,编辑具有辅助内容生产的作用,传统出版物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依然是舆论引导的优势。但是,新媒体出版实现了以作者和读者共同为核心的出版理念,具有个性化、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18)读者在内容选择、个性化搜索、个性化阅读、互动交流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性与主动性,这是舆论引导的新优势。因此,实现传统与新兴的互动融合力,促使两者在舆论引导中形成有效互动关系,是出版媒介适应舆论新格局,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就是在保持传统出版媒介舆论话语体系的理智、严谨、客观等权威性要素的基础上,吸收新媒体话语体系中的快捷性、互动性等积极因素,使传统出版媒介、新兴出版媒介、传统作者、新媒体作者在引导意见趋同的过程中,合力发挥组织作用,扮演“一致性意见”领袖的角色。
71、为了在重大事件中维护良好传播秩序,站方拟于近期上线针对特定用户展示发博、发评论真实地理位置功能,具体说明如下:
72、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掌握了整体中的多少,能够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或者可以使整体感觉到一种重要影响的存在。这个在整体中的“点”显然是个临界点。应用数学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得出的计算结果,便是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的“0.618”。
73、像美国成了世界最大的疫情国,这是中国造成的云云,这样的谎言会在一个临界点上遭到美国老百姓的愤怒拒绝。如果美国不集中精力抗疫,导致美国防疫专家福奇所说的死亡“10至20万人”,而到时中国又是好好的,这样的谎言绝对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