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篇短小又独立的故事,可以跳着读,也可以按时间顺序读。他的短篇小说充分印证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文字和形象是水面上的八分之而情感和思想是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正如蒋勋老师所说,要看到你看到的,更要看到你没看到的。读的水面的故事,读出水下的底层人物的悲惨生活、旧俄时代的等级制度、官僚主义等社会现象。在那些不动声色、冷峻淡然的白描之下,有关怀、同情民间疾苦的民主主义,也有荒诞的批判奴性、保守、贪婪、自私等人性,更有后期的自由主义思想立场。
2、(怎样读经典)魅力男孩的奇妙历险——走进《汤姆·索亚历险记》
3、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中有一篇文章——《凡卡》,这篇文章最能引发我的触动。凡卡是一个最底层的普通劳动群众,他饱受腐朽社会制度摧残,因为在摇雇主摇篮里的小娃娃时不小心睡着,被他们用皮条狠狠地抽,因为他们怂恿我去偷老板的东西,而被老板打。所有的不幸让小万卡幻想着能回到爷爷身边,在他看来,搓碎烟叶、擦皮靴都是那么幸福。于是万卡在圣诞节前夜趴在凳子上给爷爷写信,他写道“亲爱的爷爷,你来呀,我求求你带我离开这里,你可怜可怜我这个孤儿吧”,字里行间,我看到的是小万卡最后一丝希望以及面对生活苦楚的绝望,小万卡就是普通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它们渴望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渴望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生活却总是让他们的理想破灭,多么可悲的社会啊!
4、读书还是先要去多读小说,虽说小说是虚构,但虚构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去共情,去了解,去赞美或批判,有了足够多的故事架构,再去读史,读实,从虚到实,会让你容易地分辨出,在史实中,一个活生生的人,为什么会做出一个让你无法理解的决定,再确定自己心理足够强大了,再去读哲学,读社科,才能让自己摆平心态,去看待身边出现的一切人事过往。而哲学的尽头是信仰,爱默生说:有两件事是我最憎恨,没有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
5、《渴睡》:两种现实在一个空间交驳呈现:瓦丽卡贫病交加的身世记忆,瓦丽卡疲于奔命的仆佣生活。在极度渴睡的恍惚中,她甚至有点调皮地把娃娃掐死,然后,高兴地软在地上,沉沉睡去。 一个小保姆掐死了她照顾着的摇篮中的娃娃,只因为她渴睡---一百多年过去了,晚报多少匪夷所思的社会新闻相似着小瓦丽卡的故事,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还是契诃夫似无能为力的读解不合世宜---事实是,我们能够体谅小瓦丽卡,可是谁也没办法救护她,她自己也不成,道德伦理势必成为重负,不过后面的事情估计是新闻与法律的,父亲:叶菲木•斯捷潘诺夫
6、《带阁楼的房子》批判了错误的社会思潮“小事论”。在作者看来,要紧的不是热衷于“小事”的改革,而是要解决“好几百年”以来不断“重演的那套旧故事”。然而由于思想的局限,作家还指不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7、三个青年的对显示他们寻欢作乐、玩世不恭的性格,姚纳挨了他们一巴掌还说:“嘻嘻!……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
8、契诃夫早年的作品更多的是针砭时弊的短篇小说类,写的是社会从底层到上层荒诞不经的生活描写。现在看来仍然能反应一些社会现实,很多是当今社会一些怪诞现象的缩影。我记得变色龙这篇文章当时是收录于课本当中,扫了一眼大家的书评,多多少少有好几篇收录于课本,荒诞不经,看似搞笑的书写,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令人深思。中后期感觉风格有一些变化,社会现实类的小说少了很多,但是似乎更稳重了一些。从行文的风格,也能看出他从社会现象到人的心理状态思考的转变。
9、譬如契诃夫最喜欢的《大学生》,那些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青年,背负的使命是超脱于个人幸福的,需与宗教,科学,艺术为伍,代表着希望和无限可能;譬如《忧愁》,中年丧子的父亲,也需要来自陌生人的倾诉和宽慰以取暖;譬如《困》,《万卡》,被压榨到最后的悲惨命运,不分男女。
10、人们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人际关系被市侩意识支配,难以沟通感情、互相理解,从而显示出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无情。
11、(怎样读经典)淘气包的淘气史——走进《淘气包日记》
12、(怎样读经典)解密生命意义的大师——走进丰子恺的散文世界
13、“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14、《农民》创作于1897年,属于契诃夫的晚期作品,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上上个世纪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富于音乐节奏感。他善于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15、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作家含蓄幽默的创作风格。《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有一张黄鼠狼般的脸,什么都要用套子装着;一遇到什么新鲜的事儿,他总是说:“这怎么得了?”“这怎么行?”;碰见女友骑自行车,他表现出恐慌、忐忑不安……通过这一个个幽默、讽刺的情节,主人公的性格跃然纸上。
16、人物对话不仅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性格逻辑,而且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景的内心活动。(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17、他惧怕生活中哪怕是极微小的变动,凡是他认为脱离常规、违反法令的事,都使他闷闷不乐。
18、在我看来,这两个故事都是相当契合当下的故事。我们听故事,嘲笑故事里的“套中人”和“心满意足的幸福者”,殊不知笑的正是我们自己!面对着一堵看不见的墙,我半开玩笑地提醒朋友谨言慎行;面对就在身边发生的不公,我害怕被波及于是愈发沉默;我在这里似是而非地写下语焉不详的话语,试图表达,却依旧支吾……我也钻在了套子里,我回答不了「为何要等?」,也许是等下个月那个伟大的日子过去,可以给套子松松绑。《醋栗》的最后写「雨水整夜敲打着窗户」,那响声也将不断敲打我心的窗户。
19、(怎样读经典)爱情绝唱与战争史诗——走进《飘》
20、(怎样读经典)中华儿女孝为先——《孝经二十四孝故事》
21、“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22、(怎样读经典)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咸——进入《三十六计》的计谋世界
23、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年-1904年),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契诃夫的代表作有《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苦恼》《凡卡》。
24、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带叭儿狗的女人》(1899),写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没有丝毫拖沓之处。
25、(怎样读经典)情感的珍珠,思想的火花——走进《繁星春水》
26、“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27、别里科夫的可悲之处在于,他千方百计地想要隐藏自己,用一层一层的套子,而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些隐藏,反而将他醒目地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当他已经被异化成套子的时候,这件套子却又仿佛成了那一撮白色,使得他在别人眼中成了一个异类,被身边的人所挤压所排斥,直到最终走向坟墓——一个永远的套子。
28、《胖子和瘦子》是19世纪俄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代表作。作者通过胖子和瘦子见面时,两副气氛不同,基调不同,色彩不同的画面,给人们勾勒出一副惟妙惟肖的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世俗图,酣畅淋漓,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的丑恶灵魂和卑秽心理。
29、(怎样读经典)捍卫正义的勇士——走进《七侠五义》
30、(怎样读经典)在点滴中感悟人生——走进《寄小读者》
31、“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32、有人说,现代短篇小说有两种范式,一种是契诃夫式的,一种是卡夫卡-博尔赫斯式的。
33、《关于爱情》到底爱情是什么呢?生活有很多个面,爱情也是,阿列欣和安娜相爱却不能相守告诉我们爱情不是两情相悦就能成立。美丽的佩拉吉娅嫁给了终日酗酒的厨子又无法离开,是爱情让人身不由己吗?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清婚姻的全貌吗,可能我们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生活的全部可能连当事人也说不清楚,而爱情中的这些快乐与不幸,主动展现的和努力隐藏的,可能也是爱情的组成部分吧。
34、 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著有《变色龙》、《海鸥》、《套中人》、《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凡卡》等。他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于平凡中见深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35、首尾互相呼应并形成对照,首尾人与马的关系又与中间部分人与人的关系构成对比,因此全文结构紧密、中心突出,又如行云流水,浑然一体。
36、“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37、从小说情节发展看,小公务员有着很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讲,这篇短篇小说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重复和渐进深入的描述技巧。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前后进行过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卑怯与悲戚。这种重复、深入的笔法,对人物性格的精心塑造与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8、到了19世纪90年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走向了繁荣和成熟,许多优秀名篇都产生于这个时期,如《第六病室》、《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带阁楼的房子》、《醋栗》、《套中人》等。
39、(怎样读经典)清静无为,逍遥自得——进入《庄子》的和谐境界
40、 1879年,契诃夫进莫斯科大学医科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他于1880年3月在《蜻蜒》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顿河地主的信》(即《给有学问的邻居的信》)。青少年时代求生存的斗争,使他很早就亲身体验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以及庸俗的社会习气,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观察社会。从1880年到1885年,契诃夫先后用各种笔名在《蜻蜒》等幽默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幽默作品。
41、与莫泊桑齐名的俄国作家安东·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精选。作者总是在细微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普通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挣扎。文笔细腻平和,充满对苦难的理解和关怀。
42、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43、同时,姚纳的对话也反映了他老实巴结、逆来顺受的性格和急于倾诉愁苦的心情。
44、内心正转着这样的念头:他们有兴趣和他打玩,大概也有兴趣听他谈谈儿子。
45、我也常常想,我们自出生而来,就是在某种“套”中生活着,那套是社会要求,是无形的言论,更是某种约定俗成的人生轨迹,追求自由打破常规,意味着与众不同,也在统计学上意味着“不正常”,这是常态,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更多的人都已经把这种“套”看成了清规戒律,遵守它甚至从心底里认可了它,服从于它,这才是最可悲的。
46、(怎样读经典)疯癫和尚的济世禅心——走进《济公全传》的艺术世界
47、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契诃夫
48、《胖子和瘦子》一副画面是,瘦子带着他的瘦妻子和眯着一只眼睛的儿子,在火车站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胖子。热情拥抱,彼此亲吻。瘦子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的家庭、个人现在的情况。整个画面中气氛亲切、热烈而又和谐,基调明朗、清丽而迷人。另一副画面是,胖子说自己已经做到三等文官,并且有了两个星章。这使刚当了科长不久的瘦子大吃一惊,十分地尴尬,十分地惭愧之后,又十分地佩服,十分地奉承,以至弄得胖子直恶心,几次提出抗议又不能够 ,只好扭头伸手告别,在瘦子一家毕恭敬的目送下离去。整个画面的气氛是紧张的,拘泥的和冷索的,让人感到阴晦、浑浊而气闷。瘦子:波尔菲里 胖子:米沙
49、他与众不同的是:只要出门,即使天气特别的晴朗,他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件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削铅笔的小折刀,小折刀也套在一个小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似乎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成天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50、《万卡》:鞋匠学徒小男孩万卡在圣诞夜前夜给爷爷写了一封求救信,整天挨揍,挨饿,过道睡不好,活的没有希望成天愁苦,想逃跑没有靴子,想请爷爷接他回乡下。可是这封信没有地址,只有“乡下爷爷收”加上了‘’“康斯坦丁·马卡雷奇”,醉醺醺的马车夫也不可能收到吧。就像文章开头写得:村里的狗每星期都要被人打得半死,可它总能挺过来。小万卡过得连狗都不如。
51、(怎样读经典)森林中的欢乐与冒险——走进《小熊维尼历险记》
52、必须努力使每一个孩子的见闻比他祖父和父亲的见闻多而广。——契诃夫
53、最后,我还要提一下契诃夫小说的特点:他善于运用讽刺,而这讽刺一般藏在淡淡的幽默中,他的很多作品充满了喜剧气息,这一点在结尾上尤其明显,比如说《普利希别耶夫中士》中的中士从法院出来之后,仍然旧习难改,于是小说在他“贱民,散开,不许集会,滚回家去”的怒吼声中结尾。他还善于通过描写小人物来体现整个社会的弊病,比如刚才提到的中士,便显露出专制暴政的坏处,又如《渴睡》中描写小保姆,充分展现了有钱人家对下人的吆五喝六。
54、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
55、《忧愁》:偌大的城市无人关心在意一个赶车的老马夫,他只得与他的马儿诉说他的孤单,他的忧愁,他死去的儿子让他活下去。
56、车夫姚纳身处社会的下层,军人可以向他发脾气,青年们随意取笑漫骂他,扬言“给他一个脖儿拐”边看门人和他的同行都对他的痛苦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
57、(怎样读经典)老实人与无赖鬼——走进《骆驼祥子》
58、(怎样读经典)血火交融的诗性——走进《革命烈士诗抄》
59、《万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文章按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交待,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
60、(怎样读经典)一曲具有童话色彩的动物之歌——走进《丛林历险记》
61、开篇《小官员之死》,他是怎么死的?开篇他在剧院看演出,打了个喷嚏,你以为他是打喷嚏打死的吗?并没有,打完喷嚏,他用小手绢擦了擦鼻子,并不慌张的,观察是否打扰到四周,这一看看到将军!自己的唾沫溅到了将军身上!他开始紧张赶紧找将军道歉。尽管将军说了没事并不想被打扰看戏,他却越来越不安,幕间休息再次去找将军道歉,就算将军已经开始不耐烦说,都忘了,不要没完没了。他想到将军阴冷的眼神,惶惶不可终日,和妻子商量后,第二天又登门找将军道歉,第三天继续登门找将军道歉一再解释自己不是故意的。终于惹怒了将军,大吼让他滚开。他终于沉重的回到家里一命呜呼了。如果这个喷嚏打在了普通人身上,小官员也许不至于害怕致死了。可是偏偏打在了权高位重的将军身上,小人物自己心里的坎儿过不去,陷入了对权贵的恐惧情绪之中无法自拔,活生生给吓死了。我好像就是那个小官员,性格里有唯唯诺诺诚惶诚恐的部分。常常不停的重复的想跟别人解释自己。现在再纠结被人误解,想要回过头去给别人一个完美的解释自己的时候,就提醒自己不用作小官员,别人早就不记得了。前两天还在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自己初中的糗事,然后朋友说完全不记得了,果然耿耿于怀的只有自己,小事就让它随风而去吧,如果无法释怀,就提醒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就这样吧。
62、《未婚妻》:病入膏肓时日无多的萨沙一直在劝女性读书,希望女性能翻转自己的生活,解放了娜佳,又劝朋友的妻子读书。教育对女性解放太重要了,对活着太重要了。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到了张爱玲的《金锁记》,里面的妈妈用鸦片把儿子捆绑在了自己的身边。看到娜佳和萨沙一起离开,我有担心她会适应外面的生活吗?她会像《约内奇》的女儿叶卡捷琳娜一样无法在外面生存吗?很庆幸作者给了我们美好的结局,“娜佳告别了家人,带着蓬勃的朝气和快乐的心情,离开了这座城市——正如她打算的那样,从此再也不回来。”“心中勾勒着日后波澜壮阔的新生活,尽管这生活尚且模糊不清、神秘莫测,但却令她着迷,令她心驰神往。”一旦女性解放,新生便撕开了口子。
63、(怎样读经典)十个月的海底环游——走进《海底两万里》
64、(怎样读经典)打开神秘世界的钥匙——走进《秘密花园》
65、(怎样读经典)强者意志与生命高歌——走进《野性的呼唤》
66、很多悲剧只能留在悲剧的状态,无法成为喜剧——妻子作为交易物,丈夫就可以获得金钱或者权力的补偿,而大家都心照不宣甚至羡慕不已。两性的困境,彼此都无法理解,于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矛盾冲突重重,读者也喜闻乐见。如果抛开了情爱那些故事,有多少名著还能称之为"名著"?既然无可避免,只能尽量弱化性别倾向,保持中立,才能有活生生的角色。
67、《小公务员之死》记叙了一个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时不小心冲着一位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疑心自己冒犯了将军,他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惹烦了将军,在遭到了将军的呵斥后他竟然一命呜呼了。
68、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69、“这条狗不是将军的,”普罗霍尔继续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他不久前回来的。”
70、虽然是十八世纪的写作,但是今天读来毫不过时。你看《查询》一篇,放一卢布、两卢布,办事员无动于衷,三个卢布放下之后,“突然,好似不经意间,他抬头看见了沃尔德列夫。他的鼻头变得发亮、发红了,脸上挤出了笑容”。好似见到了钞票,文官一下子变得生龙活虎,就像乘着一股旋风。我们一面吐槽那个时代的贪赃枉法,一面在如今的世界里为着一两件事的手续暗暗的痛骂着这群“公仆”,嘴上说着为人民服务,实际上人民求着服务都难办。甚至还不如那个时代干脆:“您倒是给他三卢布呀”。简单的黑暗不足形容这积淀了几百上千年的“传统”,只能说人性从来都是相似的。
71、作家笔下描绘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个官员的死》的主人公是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官员,他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在官场上随时都有杀身之祸;《万卡》的主人公是个做苦工的学徒小孩,他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在鞋铺里的悲惨生活,哀求爷爷带他脱离苦海;《第六病室》的主人公是一位受尽生活煎熬的小职员,残酷的现实使他明白:他生活的社会,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一座大监狱……作家通过描写这些小人物,再现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琐碎。
72、推荐语:在19世纪的作家当中,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一片光芒四射的精神世界,是不可错过的经典。一起来领略短篇小说所特有的魅力吧!利用碎片的阅读时间,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感受悠长永久的回味。
73、《在钉子上》写得很隐晦,一群下等文官去同事家里聚餐庆祝,进门却发现了高级官员的制帽,自己家不能回,要带着同事们去外面酒馆回避。再进门,又发现了另一个大人物的貂皮帽子,再度所有人回酒馆回避。如此三番过后,钉子上空了,才敢回家。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家里的男主人,可以忍受妻子和其他高官独处一室换来前程荣华富贵,却忍受不了饥饿。被糟蹋的是饭菜,还是人?
74、《关于爱情》:庄园主阿列欣爱上了有夫之妇,爱而不得的爱情。
75、(怎样读经典)镜花水月,世间百态——走进《镜花缘》
76、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昏聩和人与人关系中的自私、冷漠。
77、契诃夫主张“简洁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其小说大多是速写式的,既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和背景交代,也很少大起大落、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急剧变化的紧张场面;而是情节简单、发展迅速、人物不多、主次分明,语言精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化人物性格、塑造典型。
78、人应该谦虚,不要让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气泡那样一闪就过去了。——契诃夫
79、(怎么读经典)涅槃的凤凰,飞奔的天狗——走进《郭沫若名篇精选》
80、(怎样读经典)关于成长的自白书——走进《安妮日记》
81、我最喜欢的《套中人》和《醋栗》两篇都出自这个时期这两篇都属于“微型三部曲”,有着共同的人物,故事也是连续的。《套中人》里,布尔金对伊万·伊万内奇讲了个“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故事,而在《醋栗》中,则换伊万·伊万内奇讲述他向往庄园主生活的弟弟尼古拉的故事。《套中人》里的希腊语老师别里科夫好似生活在一个隔离套里,刻板教条、死气沉沉、保守到极点。“套中人”代表着一类典型,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自我阉割,并且乐于监视和阉割他人。《醋栗》中的尼古拉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向往着上流阶层的生活,为此不折手段,最终也实现了梦想,住进了带院子庄园,种上了心心念念的醋栗,成为了“心满意足的幸福者”。但他实际上内心极度空虚,并且对一切苦难刻意视而不见,只能通过“数醋栗”来获得虚假的满足,用美丽的醋栗遮蔽现实的丑恶以自欺。
82、(怎样读经典)“窥一斑而知面貌”——《古代文化常识》
83、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结构紧凑,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
84、本书选择了《困》作为这一阶段短篇作品的代表。《困》与第一阶段的名篇《万卡》有着相似的内容和主题。前者中十三岁的瓦尔卡孤身一人在鞋匠铺当保姆,后者中九岁的万卡同样孤身一人在鞋匠铺当学徒,两人同样被雇主狠狠驱使,疲惫困倦,几近崩溃。但相比于得以收录在小学教材中的《万卡》而言,《困》显然更加“少儿不宜”。无论是对瓦尔卡身处环境的描写——杂乱、气闷、婴儿在啼哭、绿色的光斑和影子们鬼气森森地摇曳,还是瓦尔卡眼睁睁看着父亲去世的梦魇,又或是故事最终极具冲击力的结局,无不比《万卡》残忍百倍、窒息百倍、绝望百倍。《困》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在读到这篇时,我很明显的感到契诃夫文风一转,一改第一阶段的简洁刚硬,用一种纤细而幽暗的语言,描绘出似梦似醒的境况,把读者也拖进了瓦尔卡身处的噩梦。
85、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经历了五次变化。
86、《一个文官的死》:契诃夫完全没有对小文官切尔维亚科夫作外部形象的描写。切尔维亚科夫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物性格,以及他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人物本身的性格化动作加以展示的。
87、在叙述马车夫不幸遭遇和内心苦恼的过程中,尤其在姚纳只得对小母马倾吐悲苦的描写中,作者本人的那种苦闷、悲哀和默默之情是溢于言表的。
88、“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89、所有的情节内容都紧紧围绕着姚纳深怀苦恼倾诉苦恼的动机和行为展开。
90、(怎样读经典)美丑善恶的相对相衬——走进《巴黎圣母院》
91、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契诃夫
92、契诃夫的作品无情地鞭挞了社会的丑恶现象,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深深同情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民众。
93、他们没有睡觉。伊凡·伊凡内奇是个瘦瘦的高个子老头,留着长须,坐在门口抽烟,明月照亮了他。布尔金躺在屋里的干草堆上,人影消失在黑暗中。
94、(怎样读经典)关于成长的自白书——走进《安妮日记》
95、《套中人》是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在小说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
96、他憎恶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随处可见的、只知道用一些不连贯的空谈,对“未来”的空想,以充实当下空虚没落偷懒的生活的灰色的人群,他同情勤苦劳动,却被毁灭了幸福和希望的另一群人,他用抒情诗一般的结构和台词、背景描述,创造了现代戏剧的开端。
97、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可以看出切尔维亚科夫是怎样性格的人?
98、无疑的,您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有文学气质,经历过战斗的风暴,聪明伶俐,没有受到先人之见的思想体系的压制,因此您可以放心:您那剧本的烤炉里会出好货色的。——契诃夫
99、(怎样读经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00、《一个文官的死》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把唾沫星溅在前座的一位将军的秃头上,他虽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但是却唯恐将军大人不肯原谅他并怪罪于他,从此心神不宁,战战兢兢,不久便撒手西去了。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正是大官们的飞扬跋扈造成了卑微的小人物的畏惧和奴性心里。作家早期创作的另一个短篇《苦恼》写一个孤苦伶仃的老马车夫,在儿子死后整整一个星期几次想找人倾吐内心的痛苦,但是谁也不理睬他,他只好向他的老马诉说。这篇小说是对当时冷漠无情的社会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