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评)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2、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它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游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人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白居易诗词最佳十首)。
3、一向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栏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花非花》是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中的一首感伤诗,全诗短小却很精美,语言浅显却包含着很多意境。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据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记载,应是长庆三年(823)以前。诗名取自于诗的前三个字,所以可以说近乎"无题"。在历代诗人眼中,花一直是很好的吟咏对象,所以此类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白居易对花十分喜爱,所以其作品中有不少也是咏花的。他在诗中,常常拿花与美人互作比喻。但这首诗的前两句却告诉人们,主角既非花又非雾,那究竟会是什么呢?最后两句是作者发出的感叹。"夜半来,天明去"给人以说梦的感觉,但"来如春梦"又说明这不是梦。全诗始终未明说描写的是什么,但从全篇来看,诗人描绘的应该是男女夜晚幽会的场面,主角应该是幽会之人。"来"、"去"之间,问答之下,幽会男女难舍难分的场面清晰地呈现出来。
6、燕诗题注: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9、诗人笔下的春天仿佛被赋予了人的生命,活泼调皮。当诗人在山下因为春天已逝而烦恼时,不想在山上的寺院里,竟然还有春天驻足于此。桃花盛开,让人欣喜,好像又遇到了刚刚溜走的春天一样。白居易用灵动的笔触,描绘出了高山之上,气温较低,延迟了花期这一特殊景致。诗人好像也忘却了贬谪的不快,写出了一首轻松自得的小诗,也成为唐诗中的珍品之一。
10、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11、白居易在古稀之年怀念起江南风光来,依旧带着情真意切的温情,可见诗人对江南的喜爱程度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