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人公就是吴一郎,只不过自我忘失十分严重。胎儿之梦在结尾处认为只是一个比喻,因为主人公在梦游状态下见到之前发生的事,有点儿类似于《芬尼根守灵夜》或小说品彻.马丁。最后谈一谈米泽穗信《冰菓》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米泽穗信原作的《古典部系列》小说,以该系列的第1部《冰菓》为标题
2、苏联官方的反应可想而知,次年索公被开除出作协,这引发了萨特等人的抗议。该年4月,索尔仁尼琴和川端康成一起被选为美国艺术文艺学会的名誉会员。1970年索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直到1974年他被红色祖国驱逐出境后,才能够到斯德哥尔摩领奖。此后便背井离乡,成为孤独大地上的异见者,在欧美国家进行看不到头的流浪。离开前,索公称:我会活着回来。
3、如果把它作为小说来读,一定会一头雾水地大失所望,作为小说的虚构人物,更像是为连接大事件所设计的"串场过渡"或以虚拟身份的"场景再现"。(索尔仁尼琴红轮)。
4、索尔仁尼琴说,"我和写作有一种神圣的关系,我的写作是在履行某种义务","我的工作就是找出真正的事实,并把它们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没有空隙留下,没有争辩的空间,所有的真实都在一起,我可以减少虚构角色的出现,为了把历史人物当作我自己的虚构人物来描写,我挑选了好几打的人,把他们当作我生活中认识的人来描写"。
5、索尔仁尼琴的一生见证了整个苏联崛起与毁灭,正是在他的笔下,苏联在全世界的道义形象瞬间崩塌,因此有人评价说他“用一支笔战胜了一个超级大国”。
6、在国内大骂西方的霸权,在西方大骂苏联,在赫鲁晓夫时代骂斯大林,在叶利钦时代骂苏联共产d,在普京时代骂叶利钦……这就是真实的索尔仁尼琴,一辈子与有钱有势的一方站在一起的索尔仁尼琴。当前,他在中国被几乎整个舆论界誉为“知识分子的良心”。我觉着这种说法还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所谓“知识分子的良心”就是没有良心,不管是索尔仁尼琴还是其他被吹捧为“良心人士”的知识分子都差不多。
7、他们明知道是螳臂当车,但是仍然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姿态,让我看得心潮澎湃。
8、索尔仁尼琴的写作模式来自于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初衷原来是要以《一八零五年》为题讲述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后来在收集资料和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的兴趣向1812年俄法战争发生转移,他感觉到如此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异常丰富的历史素材已经无法用一部传统的历史小说加以容纳。托尔斯泰为此感到非常困惑,他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局限于人物故事,历史的宏大视角就受到局限,而把人物情节稀释在历史画卷当中又冲谈了故事叙事的紧凑性,而他自己很多总结性的哲理深化,恰恰是游离在叙事之外的。托尔斯泰说:"我很想把自己关于那个时代所知道和所感受的一切都详尽无遗地表达出来,却又明知道那不可能,有时候我觉得长篇小说的那种简单的、庸俗的、文学的语言和文学的手法跟宏伟而多方面的内容极不相衬,我经常感叹绝望于实在无法把我想说的而必须说的东西叙述出来"。因为托尔斯泰在创作过程初期常常纠结于为作品形式的定位,他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将是个"四不像",它与任何形式文学创作都不符合,既不是长篇,也不是长诗,既不是历史研究,也不是纪实作品,最后经过很多烦恼痛苦,他决定抛开一切顾虑,不去劳心费神地想写出来的作品往哪里归类,只要把那些认为自己"必须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就行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文学放在更宽阔的舞台上呢?所以最后我们看到了《战争与和平》这样一部具有"颠覆性"的历史史诗性的著作。
9、儒家(学派)最大的精神,应当是永远对现实不满(秦晖老师语)。从孔子横空出世以来,原始儒家感受到周礼失堕、秦制蠢蠢的气流。孔老夫子对列强的君主,贬损多而褒扬少,只有离开人世的“先王”,才是接近完满的存在。你说他是“历史倒退论”也好,你说他是“不识时务者”也罢,这位严谨而偶尔幽默的老夫子就是对现实保持不满的状态。谁能料到他的“徒孙”删改秦律后,就摇身一变而为新儒家,自此走上了为帝王“平天下”的道路。儒家心心念念的小共同体,也就被玉玺所碾压,之后的几千年,你只能看到大共同体的嚣张跋扈。爹亲娘亲,不如皇上亲。
10、用照片记录历史,远比史料真实,比文字鲜活。罗兰巴特亦在《明室》里强调: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而这本《珍藏卡帕》记录的,不仅是几十年间的世界历史,更是20世纪人类的精神:
11、然后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自信,将整个国家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2、而且索尔仁尼琴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沉"下心来、对大自然虔敬的人、关心精神生活的人、对俄罗斯命运既熟知又关注的人,才能够与他的作品产生相互的共鸣,他压根就没指望那些在城市生活中忙碌而浮躁的"逐利者"和"猎奇者"可以理解他的作品。
13、索尔仁尼琴在国外埋头写作的同时,也一直关注着苏联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运动,此时他提出的"别相信!别害怕!别原谅!""不能虚妄地生活!"对苏联知识界有很大的鼓舞。当然,也有人指责他"站着说话腰不疼",自己在国外名利双收地享受着民主国家自由空气和巨大荣耀,有什么资格充当反对派运动的"教主",对国内的倍受压抑环境下的艰难抗争"指手画脚"。但是毫无疑问,由于索尔仁尼琴《红轮》出版而对苏俄历史的全新"解释体系"的冲击波,对苏联国内由官方意识形态定调"正统史学"造成的杀伤力是难以估量的。同是持不同政见运动、但属于社会民主主义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罗伊·麦德维杰夫对索尔仁尼琴的很多观点并不认同,即便如此,他也承认,索尔仁尼琴的书给这个体制"致命的一击",他在"这方面的作用无人能比"。加之戈尔巴乔夫后期随着档案资料的逐步解密,人们发现那些俨然已成金科玉律经典片段的历史,有太多的虚构和伪造的成份在里面,在《联共(布)d史》说教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看到索尔仁尼琴的解说(当时苏联国内接触到索翁海外作品的人并不多)以及从档案中批露的苏联历史,"犹如从一场持久的噩梦中苏醒过来"。于是苏联国内的民间"历史热"大行其道,填补"空白点"和"写真实的历史"浪潮很快就发展成了推动苏联剧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面对由索尔仁尼琴发起的这种挑战,在正统意识形态训练下庞大官方史学界竟然没有一点招架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苏联民间要求填补"历史空白点"大项目多达150个。从1987年开始到1990年有一百多万人被平反,苏共历史上的所有重要人物都名列其中,而过去这些人毫无疑问地都被塑造成"面目狰狞"的反面形象,人们质问道:苏联历史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过去我们是生活在真实的历史里还是生活在被欺骗当中?作为这股浪潮的始作俑者的索尔仁尼琴,也因此被评论为"一个人用一支笔战胜了一个超越大国的极权制度"。
14、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于2008年8月4日去世了。
15、为了避免外界的猜测,托尔斯泰1868年在《俄国档案》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俄国文学思想无法受欧洲长篇小说的范式的约束,我正在探索一种新表达的范式",既然《奥德赛》、《伊里亚特》可以用文学的语言表现宏大的历史场景,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严格遵循欧洲文学作品体裁呢?
16、白鸽和任意一种颜色的鸽子配对,一般都可能出现带白花的子代。红轮和任意羽色的鸽子配对,都可能会把另外一种羽色的颜色浅化。
17、在国家这个车轮的巨大阴影下,几乎所有人都被剥夺了思考和异议的权力,那是一个思想的黑暗时代。
18、苏联统治下的人民习惯了斯大林钦定的《联共布d史》,哪里见过这样丰富多彩的当代史作品。官方历史再也无法遮蔽人民的双眼。仅凭这两部作品,索公已经誉满全球。
19、1945年,索尔仁尼琴在给一名朋友的信中称斯大林为“八字胡的家伙”,因此被判进劳改营八年。这一遭遇,却成为了索公的“财富”。60年代初,他在赫鲁晓夫的默许与鼓励下出版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讲述苏联集中营中囚徒的生活,著作的底本,自然就是这一段苦难的经历。也正因此书成功地抨击了斯大林,索尔仁尼琴得以加入苏联作协,成为御用艺术家的一员。
20、改革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革命的替代物。“改革引起革命”在历史上不乏其例。不少俄国学者认为没有斯托雷平改革就没有2月“雪崩”,俄国不公正的经济改革导致社会情绪激愤然后再转变为剧烈的政治革命,成为一种特殊的“斯托雷平现象”,这不无道理。因此要使改革真正取代革命,这场改革应当不仅是理智的,而且是公平的。
21、索尔仁尼琴在二战以前就开始构思自己心中的"大产品",起初的计划并没有那么庞大,也没有以《红轮》定名,无疑历史的构思增加了写作的复杂性和思想的延伸,作者耗费了大量精力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深入研究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档案、笔记,通信、证词以及口述资料,随着资料收集工作的不断扩大,写作的篇幅越来越庞大,战线越拉越长,工程浩大到任何个人都难以完成的地步。
22、红绛色的鸽子和白鸽配对,一般会出现深雨点子代。
23、白花和其他颜色的鸽子配,一般又可分离出白色的子代。
24、然后说一下子一个特别厉害的一个作家。基本上是我看过数一数二多著作的作家名字是。叫做乔治.西默农,写了超过450个作品
25、《红轮》是一本写了一生的书,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从1937年开始构思,直到2008年索翁逝世前夕仍在修订。
26、遗腹子索尔仁尼琴生于1918年12月11日,自小由母亲带大,在读书方面可谓天才,在大学期间修习物理与数学,同时通过函授学习俄国文学。横跨文理,不服不行。
27、黑鸽配红绛色的鸽子,一般可以出现纯灰(深浅雨点)和瓦灰子代。
28、可以说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苦难发生,我们就需要记住这样一个人,记住他的作品,因为,我们不但需要良知与正义,更需要来自人性深处的力量。
29、由于“史料不易还原”等原因,市面上一直欠缺一部真正全方位、多角度还原“上山下乡运动”的作品。
30、还有被称作为冷漠无情的侦探:角落老人,安乐椅神探。顺便说下,安乐椅神探有很多。尤其是那个我印象中长得特别肥的那个侦探但是这个小说是安乐神探最好看的,我也认为十分好看,至今无人能超越。
31、起初老索认为这项工作需要7-10年的时间,可是越写规模越大,越写越远远的超出计划。他自己说:这部作品"有多大的规模,向何处发展,下一步如何全然不清楚。任何时候都可以说这部书已经完成,也可以同样说没有完成,可以甩掉它,也可以继续写下去,只要还活着,直到牛犊顶橡树被折断了脖子倒地为止"。索尔仁尼琴一生中很少妥协,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和他的作品,他要的是为俄罗斯留下一份文字的遗产,而且历史越沉痛,意义才越深远,这就是俄国"弥赛亚"的逻辑,就像利哈乔夫所说的"我们应当使历史成为未来的纪念碑"。索尔仁尼琴自己把《红轮》定位是--"全景历史"的"大叙述"。
32、出版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众筹,一本书,需要它的人多了,支持它的人多了,多到可以摊低成本、加快周转,就有了出版的可能。有些书质量本身很好,却终究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人欣赏和一些其它原因而无法再版了。
33、全文大篇幅介绍了他年幼时期,父亲对他在自学能力和思维模式上的塑造,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很是震撼。同时,还描述了很多他在思辨方面“自我训练”,有不少漂亮的元思考。非常推荐,对于个人思维的改造升级,甚至下一代的教育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4、由他作为一个历史的参与者、亲历者,来解读那些曾经真实发生在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吸引人的了。
35、红轮和深雨点配对一般会出红绛或者中、浅雨点子代。
36、实际上,这是两部思想内涵丰富、表达方式生动的史论-政论性作品。那种为时代立言的气慨,令人想到我国宋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7、这本书视角客观,加上作者坐拥哈佛的顶级学术资源。在他的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与国内学者笔下都不相同的邓小平形象。
38、先期推出的三卷八本,在海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剧变后的语境不同的是,当时几乎没有人把它当作"文学创作"来阅读,尤其第三卷的四本里面涉及到二月革命和列宁的种种不为常人所知的内容,在"冷战"年代的西方这些虽并不意外,但其细节的描述和逻辑延深仍犹如一枚重磅炸弹的爆炸,其震撼力之大超出想象,索尔仁尼琴预设的"颠覆性"原本就不打算局限在文学领域里了,他的期望没有落空。
39、红轮配黑灰,一般可以做出颜色更鲜亮的红轮和灰色子代。
40、《倒转红轮》这个书名来自一个比喻,将现代化进程中的俄国,比作一个碾压一切的巨大红色车轮。
41、因为古代的历史,我们没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可以客观地看待。而离我们越近的历史,我们越是容易将个人的观点带入其中,先入为主。
42、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二人没有关系,虽然纳博科夫年长索尔仁尼琴一辈,二人关系不错,互相欣赏。索尔仁尼琴曾经评价纳博科夫:“我永远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作家,在俄罗斯作家里,他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一粒落入两扇磨盘间的种子》,第一卷第一章)纳博科夫对索尔仁尼琴也是赞赏有加,尤其对他们共同的身份背景和文化背景,心有戚戚。
43、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主要观点有:
44、赫尔岑也认为,在俄国,"文学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人听到自己愤怒与良知呼喊的讲坛",因此它需要背负起超越自己承载量的重担。赫尔岑由此倾向于把政治、哲学、历史的内容引入文学,使文学成为一种带有生命体验的内省和反抗的载体,成为一种"灵魂拷问"和自我完善的工具,成为一种抗衡权力的武器,成为一个思想家锻炼自己质疑能力的阵地,成为一种"启示录"般的使人顿悟的精神遗产,俄罗斯文学需要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创作道路,创立出一种涵盖其他学科的"大文学"概念。
45、在十多年前,一部关于索尔仁尼琴的传记《索尔仁尼琴——一个神话的破灭》震动了俄罗斯。这部传记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当然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而是一个自由派公知。他在书中声称索尔仁尼琴是克格勃的间谍,《古拉格群岛》也是按照克格勃的指示写的一部通过“高级黑”来恶心人们拥护苏联的作品。不过其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最大的依据就是索尔仁尼琴拥护同样克格勃出身的普京。这种说法当然是靠不住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观索尔仁尼琴的一生,就会发现此人的成名的确与权势者们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46、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好的作品从来都是思想性高于艺术性,它们都体现着社会使命、哲学深度、历史思考、人道主义关怀和道德觉醒的探索精神,作品的生动与否、可读性的高低都退居次要的地位。所以在那个时候,文学家也就是思想家、哲学家和"启蒙者"。
47、因为托尔斯泰在创作过程初期常常纠结于为作品形式的定位,他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将是个"四不像",它与任何形式文学创作都不符合,既不是长篇,也不是长诗,既不是历史研究,也不是纪实作品,最后经过很多烦恼痛苦,他决定抛开一切顾虑,不去劳心费神地想写出来的作品往哪里归类,只要把那些认为自己"必须说出来的话"写下来就行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文学放在更宽阔的舞台上呢?所以最后我们看到了《战争与和平》这样一部具有"颠覆性"的历史史诗性的著作。
48、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再后来,教室窗帘被拉上,灯也熄灭了,漆黑一片中,只有一个微弱的烛光摇曳,教授说:“这就是索尔仁尼琴”。
49、这本《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史料最真、分析极全,是法国汉学权威“知青学研究第一人”潘鸣啸的30年大成之作。
50、清新的而又浮不浮夸的亲切低调和人物描写,细腻从来不油腻,充满了纯真的青春讴歌的曲调。
51、资本主义从哪里来?它做对了什么?资本主义要到哪里去?这套书既可以回答对资本主义的灵魂三问,也有助于建立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层思考。
52、索尔仁尼琴以他特有的"俄罗斯精神思维"认为,他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以文学性见长的,他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取悦读者,更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凡以这二者为指导思想的写作者不过是"无根基"的浅薄文人"混饭吃"的行为,是不配做俄罗斯的精神传人的。实用主义的泛滥早就遮蔽了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东西出现,迎合了凡夫俗子的人自己也就是"一俗人",是不可能理解追求精神升华的救赎性重要意义的,满足了市场的人就等于取消了自己内心追求的人,是那些抵抗不住现代理性工具诱惑的人,功利主义的写作不过是西方"文化垃圾策源地"贩卖过来的"舶来品",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想要体现人类命运的"苦难者"所要考虑的内容。与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索尔仁尼琴是把自己的整个写作过程看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愿赴难"的体验。在他看来,《红轮》既是为俄罗斯寻找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也是为自己寻找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53、《红轮》共三卷,煌煌十余册,叙事跨度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二战结束。索公自己称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事件、细节,都是有“严格的事实作为依据”。索公在书中透露出自己的主张“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依靠东正教,恢复“古老的俄罗斯生活方式”。
54、费顿是一家视“传播艺术”为使命的出版社,即便在二战那样战火纷飞、艺术蒙尘的年代,他们仍冒着生命危险去采集影像、洽谈版权,最终将一本本精美的画册送给深受战火煎熬的人们。由这样的出版机构出版,品质自然不必说,书中不少作品都是首次原版呈现,600余幅博物馆级原图都是实物拍摄。
55、1967年他在苏联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上散发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检查”。1969年他被苏联作协开除会籍。他的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由此都无法在苏联出版。1970年10月,索尔仁尼琴因为“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56、他把《古拉格群岛》称为"文学性调查初探",而《红轮》则被称作关于俄国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全景历史"。尽管从文学角度讲,这两部书也展示了杰出的语言技巧。他娴熟地使用大量从古典到民间、或雅至生僻、或俗至"粗野"的丰富表达方式,在嘻笑怒骂间抒发了他鲜明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政治立场和对众多重大问题的看法。然而,与借"文学形象"间接表达作者思想的文学作品(包括像《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样他本人的作品)不同,索尔仁尼琴虽在其中"创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或旧词新义,诸如"群岛"、"土著"、"下水道"、"水流"、"癌扩散"、"犄角",乃至"古拉格群岛"与"红轮"这两个书名,如今都已作为新的政治-社会词汇而流行,但这两部大书并未塑造什么"文学形象",既无"主人公"也无离奇情节,它们都使用真实的人名、地名、时间、空间与事件,直截了当地对实际发生的历史过程展开讲述和评论,并在其中融会贯通了他对俄国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种种思想文化传统的褒贬与取舍。实际上,这是两部思想内涵丰富、表达方式生动的史论-政论性作品。那种为时代立言的气慨,令人想到我国宋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7、这束微光,引领着历史上一代代的知识分子,无视肉体的压迫和毁灭,传递着对于个人价值和客观真理的永恒追求。
58、当然这个段子也不一定是真的。不过两个段子比较起来来看,其真实性显然要比《古拉格群岛》当中关于高尔基的那个段子大的多。苏联一直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干活,不管是犯人还是战斗英雄,从来没有隐瞒监狱中的犯人需要干活的事实,甚至古拉格的名称就是“劳改所”的缩写。而美国方面一直宣称社会主义国家让犯人干活是最大的反人道主义行为,可事实上自己的监狱中不但要求犯人干活,还经常对犯人实行鸡奸等虐待。相比之下,苏联对于犯人与革命功臣几乎是一视同仁的,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只活了32岁,而索尔仁尼琴因为在监狱中享受了高水平的医疗治好了癌症而活到了90高龄。因此,苏联需要高尔基辟谣的必要性远远高于美国需要索尔仁尼琴辟谣的必要性。
59、金雁与秦晖老师曾说:如果说《群岛》是对斯大林体制的深刻揭露,那么《红轮》则上升为对这样一种体制何以能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深刻反思。深度理解上世纪初俄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从一个国家的命运中去发现持久的意义,没有一套书比《红轮》更合适。
60、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是1962年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此前不久的1961年10月苏共22大上,赫鲁晓夫公开大骂斯大林是“混蛋、流氓、刽子手”,调门要比五年前的秘密报告高得多,甚至把斯大林的尸体移出了列宁墓。这种做法引起了苏联社会上广泛的不满,赫鲁晓夫急需要文学界的人给他舔屁眼,所以看到索尔仁尼琴这部通过描写监狱生活大骂斯大林时代的小说之后如获至宝,宣称“这是一部符合d的原则和任务的作品”。在赫鲁晓夫的亲自吹捧之下,索尔仁尼琴一举成名,于1963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成为体制内作家。更有甚者,其还差点获得列宁文学奖,只是由于写信抗议的人太多才未能获奖。
61、的确,把《红轮》称为"多声部"的"历史小说",着实有点勉强,它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个人视野下俄国历史画卷。若把它归类以小说,诚如读者所感觉到的,书中没有贯穿到底的主角,没有完整情节和人物形象,而且与好莱坞的以扣人心扉的离奇故事来吸引人的"故事主义"相反,出场的人物没有开始与结局,甚至由于涉及的历史线索头绪过于繁杂,也不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章节的。
62、爱伦坡,我相信很少有看这书的人吧。你知道他的名气但是去很少知道他写的还很不错。因为看的人还是有些太少,因为这会儿这个作家已经有些过时。但是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基洛加曾经说过的十条小说准则中的第一句就是要相信大师。尤其是爱伦坡。爱伦坡的黑鸦可是很好看的。
63、中国读者习惯以读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那样的作品来读《红轮》就很容易陷于误区,因为中国的多卷本的历史长篇、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大部头也不是没有,但虚构的中心的人物和故事脉络都十分清晰,不存在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相互联系不起来的现象,也少有这样一个场景下的人物与另一种背景下的人物不相关写作手法。
64、同时也让我在最黑暗的年代,看到了一束微光。
65、至于《红轮》则比《古拉格群岛》还要恶心。这倒不是因为书中胡编乱造了无数诸如“列宁是德国间谍”之类的段子,而是说这本书过于冗长,情节也不连贯,导致让人读不下去。据说,全书的俄语版也只不过卖了3000套。而那些人也只不过是用来装逼的,包括索尔仁尼琴的粉丝在内没有一个人读完这套书。更可笑的是,中国翻译《红轮》的专家也没有读完这本书。在这部书的《译者序言》中宣称小说一共有20卷,从1914年一直写到1945年:
66、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破败”是各个国家间唯一的共同特征。除此之外,各个国家几乎都有着不同的语言、民族、文化,还要面临意识形态的对抗和现实利益的博弈。
67、而一些阅读过《红轮》的读者对该书的评价并不高,知识界一些曾经对该书给予很大希望的人,都觉得有必要劳神费力化毕生之力搞这样一部没有人能耐心读完的"大作品"。
68、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这样说:“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文学,从不是诞生于愉快的创造冲动,而是诞生于人和人民的苦难及其灾难深重的命运,诞生于拯救全人类的思考。”
69、美国俄裔作家纳博科夫还是美国大学教授时,在一次俄罗斯文学课上,讲到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家,他突然走进教室后,让大家把窗帘都拉起来,把电灯都关掉,然后他先后开了三盏灯。纳博科夫打开左边的灯后,说,“这是俄国文学的星空中的普希金”,继而打开右边的灯,说,“这是果戈理”,最后打开中间的灯,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大步冲到窗前,一把扯开窗帘,指着直射进窗内的一束束灿烂的阳光,大声地对学生们喊道:“而这,就是托尔斯泰!”
70、红轮和深雨点配对一般会出红绛或者中、浅雨点子代。
71、索尔仁尼琴生于十月革命之后的1918年,母亲是个守寡大半年的寡妇。主流说法说他是个遗腹子,也有说法说他的父亲其实另有其人。其上中学时表现得非常积极,加入了共青团,不仅成功的于大清洗时代的1936年考进了大学,并且在大学毕业以后当上了中学教师。要知道苏联大清洗时上大学政治审查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青年时代的索尔仁尼琴显然没有任何对于共产主义不满的迹象。索尔仁尼琴也同样是讴歌社会主义作为自己文学道路开端的。其于1937年大清洗的高潮时期开始动笔写歌颂列宁斯大林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小说,只不过还没有完成卫国战争就爆发了。在卫国战争期间,索尔仁尼琴一面打仗,一面从事文学创作,于1943年正式发表了歌颂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军民英勇抗战的小说《一位中尉》。不过,1945年2月他的被捕判刑结束了其讴歌社会主义之路。
72、超级可爱的犹太老头儿,全书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对于知识的欢快渴求,和对思考痕迹的点滴记录。作为阿西莫夫的铁粉,老爷子临终前的最后一本书既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也没有什么苦大仇深,只是平实的记录着他一生的热情所至,也毫不介意的展示自己自恋又懦弱的一面,爱不释手。
73、用他描写的真实性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心灵震撼,恐惧虽说是直到骨髓,而却不感到害怕,只因其真实性周围还弥漫着理想与幻想的气息
74、最值得一体的是,这套书还特别珍藏了中国抗战部分的大量照片:包含战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军人和政府官员的态度、周恩来、宋美龄等“名人特写”、甚至录下了蒋介石与部下议政的瞬间(据说蒋之前从来不会在这种会议中让人拍照)......
75、我险些因为这略带鸡汤的名字错过了这本书,但真的很棒,点燃了心底的理想主义力量,陈虻是中国新闻界永远的良心和教父。
76、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77、这个人就是达希尔.萨缪尔.哈米特。我在几个月前看完了他的。著名经典之作《玻璃钥匙》为什么我要看他的这本书呢,因为这本儿书第一章就是讲唐人街的
78、索尔仁尼琴一生创作的成果正是两部不朽的名著——前者即流亡前所写,令索尔仁尼琴名扬全球的《古L格群岛》;而后者则为他流亡期间写就,倾注了一生思考与生命之火的作品《红轮》。
79、永远不服不忿,永远执着斗争。“一个人用一支笔战胜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强权”,这大概就是索公的伟大,又或者,也是他的悲哀。
80、曾有读者说,本书虽然足够权威,却绝非为运动盖棺定论,如非要找出作者记下了什么不容置疑的东西,那就是一代付出了最大热情的国人,被失落了的记忆。尤其在“知青精神”再度被弘扬的当下,我们无疑需要更全面地找回这段记忆、更透彻地理解其全貌.....因种种原因,本书多渠道停售,而我们深知本书价值,多方收集整理了少数库存,售罄即无。
8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qtVObTiUZfvSm9J4rIXxg提取码:alm9 书名:倒转红轮
82、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国家把用来攻击苏联的经费转向培养中国公知。索尔仁尼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祖国。当时,1993年叶利钦炮打白宫引发了俄罗斯社会舆论的一片谴责。索尔仁尼琴及时对叶利钦伸出了援手,表示这种做法虽然看起来与人道主义和民主政治的普世价值不太相符,但是在反对共产主义斗争中是不可避免的。叶利钦非常高兴,1994年邀请他回到俄罗斯。在整个叶利钦时代,索尔仁尼琴从来没有发表过一句批评叶利钦的言论,相反的多次强调当下俄罗斯的苦难与叶利钦没有关系。而在叶利钦仅仅下台一年之后的2001年,索尔仁尼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不光是叶利钦本人,也包括他核心圈的至少一百人都应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进监狱。
83、几乎荒谬的妖精可以为突破推理小说的桎梏贡献了很大的动力。鲜明简洁的叙事风再加上完美唯美的日文风,充满了童话式的魅力。
84、那么是否可以把《红轮》归类于历史书籍呢?虽然据索翁自己所说,书中"所有出场的历史人物,均冠其真实的姓名,并采用其生平业绩的全部准确具体细节,对历史人物概述的章节及其叙述大事件的段落,无一不是坚持与严格的事实为根据"。但是作者企图复原的真实的时空关系和历史讲述,也并不等于说它就是一套历史研究的大部头专着,若从历史学的方法论上看,《红轮》对整个俄国20世纪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不同解说没有辨析,不涉及任何不同的观点,也没有引文注释、没有档案来源、参考文献,没有考证、分析、论证、总结之类的常规研究套路,完全像是索尔仁尼琴对俄国历史的"个人叙事"。令很多读者纳闷的是,到底应该如何读这部作品呢?把它作为历史来读还是作为小说来读?它是小说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小说化"?
85、而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偏偏勇于挑战,在这个最难的领域,成功地写出了一本重量级的作品——《战后欧洲史》。
86、基辛格的复杂身份让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甚至懂得用围棋来比喻中庸而含蓄的中国传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