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然而,正当于丹因讲《论语》而风光之时,关于其个人作风的负面新闻开始频频出现:要求主办方安排高档酒店、对随行人员态度恶劣……2012年,于丹应邀到北京大学参加活动,却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至此,于丹的名声一落千丈。
2、《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使我们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宋代开过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现代人该如何解读《论语》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从七个方面为观众朋友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
3、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
4、然而,一个人能清楚地认识自己,是最难能可贵的。
5、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6、为志同道合者打造一个高质量,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圈。
7、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8、书中多次提到了现代人面对的心灵困惑,这是人人都有体会的。当今社会人人皆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发展却并不同步,最显着的外在表现便是艺术文化的整体下滑,现代人面对而今这个声色犬马的繁华世界,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于丹教授讲论语)。
9、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10、 又,最近听一青年朋友说,他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充当某些文化节目的嘉宾,点评时讲到某字,经常引用《说文》——看来是听到众人说她文化根底浅的讥评,特意下了功夫,以挽回影响云云。
11、扁鹊说:“因为我大哥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的病还没有发作,他一看气色就知道了,于是能够把病消灭在萌芽中。我二哥善于在病人发病初期,就能把病控制住。而我治病,因为功力不足,得眼睁睁看着病人的病往外发作,发到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我才去下药,让他起死回生,于是天下人就认为我是神医。其实我才是最不会治病的人。”
12、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3、两千五百年的时空差距,如此多的褒贬加诸其上,现代人面对当今纷杂多变的繁华世界,该如何去看待理解这部传统经典,于我们又有何启发,于丹所着《论语心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14、而就是这讲得很糟糕的一段,竟然被“冰点”作为于丹讲《论语》的精彩范例而加以赞美,则赞美者之见地又令人不敢恭维。冰点评论说:
1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把漂亮话说在前头,先去把事情做了,然后再从容道来。
16、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于丹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
17、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常会思考人、人性和生活的意义这类问题,读了不少老外的东西,反过来发现其实很多让某些人“惊羡”、甚至时常用以炫耀自己的学问的所谓“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的思想何其相似。
18、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意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那么我们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好朋友和坏朋友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19、那何又为君子,《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简而言之便是“爱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还是很宽泛,于丹总结出了四个君子的标准。
20、有一次,魏王召见扁鹊,问他:“我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人都学医,你都已经名满天下了,而你那俩哥哥却一点名气也没有,这是为什么?”
2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22、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说明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23、有弟子问孔子,如何才算做到了“仁爱”?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4、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不能只存放没有思想的大脑
25、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第一个态度是,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现在的英语教学结果应该说对我校的英语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每一名英语老师都在尽力,都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有些同学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可以说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要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完这一部分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也许还要有很长时间需要面对的,我们要从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等中跳出来,因为这样做,除了给自己添堵外,我们得不到一点好处。反之,我们要积极思考,班级有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至少在求精,求尖方面我们做到了,我们需要反思或者在以后加强的是如何找到并实施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困生的各项能力,将缺憾降低到最小化,直至消失。《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7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最早风靡一时的时候,我便想拜读了。可书一买回来,趁着热劲,读了不到一半,便搁置了下来。
26、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高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任。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
27、友善柔、友便妄,损矣。为人正直,坦荡刚正,顶天立地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宽容的朋友,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更容易让我们从内心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可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偏辟、善柔、便妄三种坏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他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造成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优柔寡断的朋友往往会干扰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而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往往会让你我付出惨痛的代价。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于丹论语心得》,不正是这样一位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吗?篇二:论语心得读后感近日读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颇有感触,下面简单说说。
28、 白平解释说,他所列举的于丹的古汉语知识错误,皆是初学者易犯的低级错误,没有任何学术讨论的价值,故没必要发言。众人听了,彼此心照,相视一笑而罢。因为这是我多次参加学术会议所仅见的情况,故记忆犹新。
29、同时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于丹 字解人生》、《有梦不觉人生寒》以及《此心光明万物生》,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30、建议大家不妨抽空看看这本书。《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5手中的《于丹的《论语》心得》勿勿看完了,合上书,再看看本上摘抄的合乎自己心境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想想以前自己总觉得《论语》有点高深,或是有点枯燥。读过这本书后,我也认为《论语》确如于丹老师所讲,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用一种简单的道理,传授给我们生活的态度和智慧。《论语》中的句子,经于丹老师讲解,更加易懂而适用了。有些是点悟了思想中的困惑;有些激励了自己求学的动力;有些则告诉我们要如何提高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真谛,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就是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31、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我了解”,那你就是大智者。
32、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恭”和“宽”,是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们怎样做事的,“惠”是教我们怎样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一生中基本上要做的内容,所以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他跟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理想都会相关,他让我们有具体做事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角色。
33、于丹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34、世界上的真理,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固然都有朴素的性质,因为它们是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反映;但朴素的绝不意味着就是简单的(这里于丹偷换了概念)。否则要认识、掌握真理,为什么需要人们努力钻研、终生探索,甚至要几代、几十代人奋斗,才能纠正谬解、偏见,学者、科学家甚至普通大众有时还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呢?
35、于丹《论语心得》中列举了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我感触很深。如:“处世之道”中讲到的寓言故事: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
36、富金壁: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深切怀念张永言先生
37、并不是说人不该去图谋,不去追求,只是心中有所求时也不可忘了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于他人的成功也不能老去看结果,人一生都拼搏奋斗过,奋斗背后的酸甜苦辣都多少尝过,所以心中升起不平之感时该设身处地地想想别人可能吃过什么样的苦,才有了今日成就地位,应该看到不是比对方少了套房子,少了辆名车,学识口才不及等等,而该看到对方做到了我没做到的,从自身找原因,是因为不够努力还是机遇未到或错过了。更何况,得失本是微妙之事,将快乐过多建筑在物质欲的满足上的话,只是愈发放大内心的空虚,愈难填满。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总是纠结于八而忘了拥有的一二快乐,加以时日便连或许谁人曾艳羡你的一二也愈发单薄了。
38、心必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宽厚他人,严于律己。
39、其实于丹的文字是很温暖的,她在一步一步的引导你去感受论语内部的精神,你如果结合自身来看,跟着她的思路走的话,会发现这是一部可以丰富心灵,消解时间的好书,当然,你有可能有的观点和她不同,但是当你看到论语中的文字时,你会感到朴素与温暖。
40、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份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41、企业创始人、家族新生代、核心家族成员、企业核心高管等
42、例如,培根的“人的行为准则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和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根本上讲,是一个道理。弗洛伊德提出人有“生的本能”(建设性本能)和“死的本能”(破坏性本能),人之所以生而不死,是两种力量的对抗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短时间内,生的力量占优势,然而长远的,死亡终将来临。这是否和中国传统的太极两仪如出一辙?
4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44、欢迎大家积极点赞和转发给予来稿人支持和鼓励
45、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于丹教授是这样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我最欣赏的,也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
46、文字其实不多,中华书局为此在版面和装帧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我花了个把小时把书读了一半,但最后还是忍不住买了下来。因为读好书不应该囫囵吞枣,即便吞下,也该像骆驼反刍那样细细咀嚼,而我因为最近的烦恼,正好需要这样静心的良药。
47、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48、“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指他的学生,有弱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有孩子。古代的民间学校即私塾,学生年龄往往参差不齐,相当于现在偏远地区的“复式班”。
49、曾晳为曾参之父,《史記·仲尼弟子列传》:“曽参,南武城人。”司马贞索隠:“武城属鲁。”即今山东兖州,那里基本是平原。“黄土高坡”今指陕西、山西。曾晳领着山东兖州的“冠者”、“童子”,怎能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而且,“舞雩”是古代求雨的祭坛,也并不是普通的“高台子”。
50、她的讲座我没有听,她的书和博士们的批评文章也没有看,却看到了2007年4月4日《中国青年报》上署名“冰点”的替于丹抱不平的文章——《谁动了我们的孔子》。其中载了于丹对《论语·先进》一段(俗称“侍坐”章)的译文,说是从没见讲得这么好:
51、如当年未能完成,将转入下一个年度的相关模块。
52、“敏则有功”说的是除了我们的信誉还要用智慧去提升劳动效率,谁敏锐谁就会建功立业,做出很好的成绩。
53、如果按于丹的讲法,那曾皙憧憬的纯粹是游游逛逛的闲适生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老夫子怎能赞同他?
54、如果说,曾皙是说“在农闲时节”才去闲游,那就说明曾皙是要当农民;而当农民是孔子所鄙弃的(学生樊迟要向孔子学种庄稼、蔬菜,孔子拒绝;樊迟出去了,孔子说他是小人),就更不会赞同他了。
55、同学之谊,情同手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志同道合的学友,千里求学的同窗,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工大,这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初入大学之门,也许没有相熟的同学,但来到工大求学,就是今生有缘的朋友。子夏曾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同学相交,互学互敬,取长补短,美美与共。
56、“那为什么你反而比他们更有名呢?”魏王问。
57、 孔子的学生曾子有一段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做到忠诚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我们现代人每天都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角色的转变,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论语》告诉我们,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58、淡泊名利,坚守正道。孔子的政治理想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不为人所理解。他周游列国,穷困潦倒被困于匡地之时仍言:“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自信来自信仰,信仰体现着自信者对正道的坚守。君子应当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身处贫困之中,吃着粗茶淡饭,也感到快乐,并且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君子。
59、今天重读《论语》,不由感慨系之。当代大学生,既要做好学问,更要做君子。著名文学家余秋雨曾言:“君子之道之于中国,有如骑士精神之于欧洲。”君子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可或缺的集体人格,我们要学君子、做君子,重振君子之风。
60、《论语》的真谛是什么?在于丹看来,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她从宇宙观、心灵之道、处世之道、人格修养、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个方面,着眼于当下谈了自己的心得。
61、君子,或说贤者的标准,如何行事也不光光《论语》中有,古之典籍今之道德标准都有相同相近之处,就如《心得》开篇所说,这些那些本就是天地间最基本的真理。这标准我们个人也许终其一生也许也难完全达到,但不可忘记,不可力有所及时不去努力接近,不去引导自身。这也必是个漫长无止境的历程,正如人人能说的那几句人生之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同样语出《论语》,是孔子自我总结的心路历程。大彻大悟之人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可参照的都是这循序渐进非跳跃式的发展历程。
62、这样的君子标准做来很难,也非一日可就,历史上可称上君子、圣贤之人也是经过千锤百炼。孔子的生平就颇为坎坷,尤其到他晚年后,欲使鲁国强盛却因国君的沉湎享乐而失望离去,自此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当权者,传播自己的思想,历经十四年却终不见用,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后将精力转移到了教育之上,七十三时逝世。
6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64、俗话说,人生不得意事常八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时,如果我们遭遇不得意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能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65、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
66、演讲临近结束,于丹教授告诫所有的与会者,“勿呓”、“勿必”、“勿固”、“勿我”,并讲述了一个“小孩的地图与人像”的故事,提醒大家:“当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就也正确了”。她说,中国儒学讲究和谐,讲究天与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讲究的是每个人“天下己任”、全世界“和而不同”。她祝福每一位朋友永远拥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67、 由此,我又想到“厚德健行”正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校训。有幸成为工大学子,我们在大学四年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正人君子。君子之道,首在立志。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于丹教授学问固然不用怀疑,但好奢侈之风,志在何处便不得而知了。子曰:“以约之失者鲜矣。”君子如果能够约束自己,就能少犯错误,培养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又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我们都要坚持学习,自我反省,检查得失,及时修正错误言行,使自己的品德日臻完美,止于至善。
68、 我倒是认为,这是极其可贵而值得充分肯定并赞扬的。青年学者发现自己国学知识不足,努力弥补,且走的是治学正途——不避艰难,学习文字学经典文献《说文解字》,此大佳事:既认识到己之不足,又决心走治学必经之路而不取捷径,非可贵而何!
69、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70、但我对其书及赞美她的意见,却隐约有一丝担忧与怀疑。因为上面所举的这一段,在《论语》中并不算深奥,可于丹既未讲清楚其中心思想,又有不少古汉语词义方面的错误,其他部分讲得如何,恐不容乐观。
71、孔子讲自己的人格理想,很简洁的三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的志向就是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于丹讲,我们这一生中离不开三种关系,一种是自己的父母长辈,一种是自己的平辈朋友,一种是自己的子女小辈,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孔子说的这些,那么他就达到了孔子的要求,然而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于丹从此出发,讲到子女对父母的孝,可以看出于丹是一个传统观念很浓厚的人,但是谁能说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这些传统呢?
72、蒙曼是老师倒是真的,是做学问的人。前一段看蒙曼的职称是副教授,更加感觉她是一个有真学问,不沽名钓誉的人。为人师表不需要浓妆艳抹,不需要名饰名包,传道授业解惑即是良师。
73、忽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又想到了她的书。便又翻出书想静静的品读一下。读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净化的过程。论语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五前年的传统美德和个人修养的魅力所在。主要以教化人的品质道德为主,里面还掺入了一些佛家的禅论。教人要"仁",即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世间万物和事。
74、2009年8月29日上午,著名学者于丹教授应邀来到枣庄,参加2009齐鲁讲坛枣庄分坛“走进‘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大型文化论坛”活动,为我市的d政领导及企业界人士等做了一场题为《国学·智慧——构建和谐心灵》的演讲报告。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诸多方面,以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笔者有幸亲临现场,聆听了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精彩解读。
75、从孔老夫子的“喟然叹”里,我们分明可以听出他老人家与曾皙的心理共鸣和不得志的感慨与无奈。
76、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77、《论语》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主张、道德伦理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他们的社会活动、教学活动等等,内容丰富而复杂,基本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德的理论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怎能说“《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78、因为文化教育事业成了他的人生归宿,他只有在弟子群中才真正如鱼得水,也是因为他的政治抱负终未得以实现,所以他听了子路、冉有、公西华要当官(礼官也是官)的话之后,又听曾皙说要当老师,且曾皙把教学生活讲得那样生动而有情趣,所以他不由得“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啊)!’”
79、当于丹教授走上了新城会展中心的主席台,现场立刻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看到台下座无虚席,看到枣庄人民的热情好客,于丹连连微笑着鞠躬致谢。她说,小时候通过一部《铁道游击队》,知道了枣庄这片英雄的土地,今天能来到这儿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类智慧的精髓——《论语》,她感到由衷的高兴。几句开场白过后,于丹教授便开始了她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