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2、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3、 郝清桂、朱守春所办的两处拳房最为著名、两人经常在一起相互研讨、切磋“地龙经”拳术的技艺、所以,两家的“地龙经”拳术,有着很深的渊源、两个拳路的套数基本一致、“朱家”地龙经拳少了“后滚翻”等几个招数、其余,基本大同小异、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快枪专打出头鸟”、两人的名号,名噪一时,不时的招引一些,前来拜师学艺及一些江湖“武林”人士寻师访友、切磋技艺;门庭若市、连接不断、正是:“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有时不泛招惹来来一些不法放赖之徒、在此寻衅闹事、不得不与之周旋、有时会赔上医药费之类的钱财!他们的后代及门徒,也都继承前辈、将拳房继续开办下去。
4、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相比之下,柳宗元的经历就简单些,805年到815年,做永州司马(今湖南永州),将近十年。815年到819年,被贬至更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做刺史,直到去世。
6、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7、闻一多爱弟子,胜过子女。他常把他们的照片置于案头。据他说,一次他心血来潮,刚把饶孟侃的小照摆出来,第二天就接到饶孟侃的来信和诗,他说这是“心灵感应”。一次,他托同事、年轻的方令孺向其侄方玮德要照片,为的是“想借以刷去记忆上的灰尘”。正巧方令孺手头有方玮德的照片。闻一多将方玮德的照片摆在案头,“与我对晤”。据曹未风在《辜勒律己与闻一多》一文中说,闻一多在青岛的书斋,桌上摆了两张照片,“他时常对客人说:‘我左有梦家,右有克家。’言下不胜得意之至”。闻一多经常改他们的诗,还给他们的诗集写序言,介绍出版。学生的成就令闻一多非常振奋,他甚至将弟子视为自己的“死敌”,以示喜欢。
8、 我佩上的标识,你可能追求了一辈子(亦或没追?)
9、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10、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11、刘禹锡很快就不再把自己看做一个失败者,他把过往丢在身后,在南方奇异的风俗中,发现了许多新的乐趣。柳宗元虽也竭力摆脱眼前的困境,但之前的雄心壮志已成了他无法卸下的枷锁,一有机会,就像藤蔓一样悄悄爬上他的心头,让他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失望。于是,郁闷、苦涩又填满他的心胸,各种疾病也就不找自来,以致“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12、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13、自视自己是新诗理论和创作的领袖,并将《诗镌》的历史地位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等相提并论,就过于自信了。
14、1925年,闻一多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
15、 过了些时,王凌燕在当地娶妻:“刘氏成家、刘氏,名:雅惠;本是“山东即墨”名门大家的大富户、著名武术家、“罗汉十八手”一代宗师、“墨家”姑爷李秉合的“外甥”女,自小不爱针线描绣,专爱舞枪弄棒、善使一根:“铁棒锤”;人送绰号:“棒槌”女侠;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心息相投、夫唱妇随,情深义重、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恨晚。
16、三峡布衣:由朋友介绍,我于2012年10月13日注册江山文学的。
17、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18、 第三代传承人:朱礼安、朱学商、朱学友、朱学京。
19、 那么,海子算天才吗?当然算不上!既然几千年的文学史对天才诗人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共性认识,就说明这个定义不是偶然化的产物,不是几个专家教授学者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定性的。首先天才有天才的“题材产业链”,比如无论从被中国人称之为天才的屈原、庄子、李白、苏轼、毛泽东等格律诗人身上,还是从被西方称作天才的但丁、泰戈尔、拜伦、雪莱、里尔克等大诗人身上,我们都可轻易找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处在一个相对统一的题材链中——天空,都是在对天空的日月星辰等“天像”进行着一次重新命名,而且几百年轮回一次,亘古不变,至今未见例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所谓“天才”,就是替神灵向人间传达天上信息的人。比如,屈原的代表作《天问》以及《离骚》中常出现的天空、太阳,庄子散文诗中常出现的大鹏鸟,李白、苏轼诗词中常出现的月亮等等,基本都与天空有关,毛泽东词中出现的频率就更多了,几乎每一首磅礴之诗都与天空有关。至于西方那些大诗人更是不用说了,几乎每一首代表作都是带有神性的,而神性都与天空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海子诗中虽然也偶然提及到几个与天空有关的语象,但却都是随机化、感觉化的,根本无法抬高到“体验”、“命名”这个高度上,其创作的主要通道还是围绕一个叫“麦地”的主意象展开。其次,凡是被称作天才的大诗人文本都是比较通透、晓畅甚至通俗的,在语感上都有着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在意象选取上都有着信手拈来不着痕迹的自然贴切,近乎于“天成”,反观海子的语无伦次、晦涩不通、云里雾里,不但不是天才,反而是天才的反面。
20、如今,湖南常德(唐朗州)为纪念刘禹锡而立的雕塑
21、一流的命名天分。这方面海子就差得更远了,因为诸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广告词和泰戈尔、帕斯等的名言警句相比,就和成年人跟幼儿园小朋友相比差不多。
22、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23、品读屈原,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24、因此屈原对楚怀王抱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爱戴和忠诚。
25、创造社却把闻一多视为“同道”,甚至其成员。但闻一多却不想加入创造社。他很欣赏郭沫若的文学天赋,也肯定创造社田汉等人的文学成绩,但郭沫若与创造社无端地对文学研究会发动没有道理的批判,闻一多是绝不苟同的。故闻一多与郭沫若、创造社虽保持文学上的联系,并未引为志同道合的友朋。闻一多回国后,更多地与徐志摩和新月社有密切联系,与创造社没有直接联系。
26、甚至不听屈原劝告,赴秦与秦王会面,结果以一国之君身份,被秦国扣留,辗转流离如丧家之犬,最终客死异乡。
27、阳春二月,大地复苏、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民国时的一天朱丛彦约了几位同乡好友,去了苏联俄罗斯做生意。在去往俄罗斯市场的路上,突然,一名身材长的“人高马大”的俄罗斯人,绕到朱丛炎的背后搞突然袭击、猝不及防,用一根铁丝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名曰:“背死狗”;将比他长得瘦小的朱丛炎,背离了地、原来是碰上了劫匪、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但见朱丛彦,不慌不忙、神情自若;说时迟,那时快!一运气,身子向上一挺,双腿提起“嗖”的一声,用双脚反勾住他的脖子,一用劲将他摔了出去、这一个招式,将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几个俄罗斯同伙,唬的抱头鼠窜而逃、朱丛彦经过这一惊险的场面,声名远扬、但是,为了不再招若是非,他们一同外出做生意的几个人都回来了、朱丛彦为了在村里弘扬朱家拳,继承父志,继续开启了“拳房”。
28、 按这个标准,不但海子达不到,中国新诗这一百年尚无人达到。那么,海子达不到一流或超一流,二三流总能能达到吧?我的看法是仍然达不到!若把中国诗歌以上世纪90年代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90年代之前的部分基本停留在有句无篇的拼图阶段,诗歌的身体建构延续的还是古诗词的排比建构模式,而且,文本创作思想上思的痕迹都比较弱,基本为感性写作阶段。90后代之后,受互联网影响,60-70后(也有部分50后)诗人开始接受西方诗歌的美学思想及创作理念,文本思想逐渐由感性向智性、理性过度,文本的“身体构成”也逐渐由“拼贴”向情节性本体转化,对哲学、玄学的思考、介入程度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因此,海子跟60甚至70后成熟诗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不需寻章问典,只需把我们口边相对比较熟悉的中国三流诗人随便拉个名单,跟海子进行一下比照,便轻易发现海子的差距:
29、 地龙经拳还随着闯关东的人士传到了东北三省;随着侨胞流传到南洋、这样,“朱家”拳更加名闻遐迩、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与当时平度有名的几位地龙经拳师相媲美、他们是:平度郝家村的郝清桂、七里河子村的姜立信、王家疃的王洪恩、西关的顾山侯等闻名遐迩!而且,这些“地龙经”名拳师;都在各自所居的村子,纷纷办起了拳房、传承后人。
30、做了4年夔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年),被调至和州做刺史(今安徽和县)。
31、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的最后一任贬谪生涯终于结束。他从和州刺史的位子上离任,轻帆一叶,随大江东下,在扬州时,见到了好友白居易。席间互赠诗词,写出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
33、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屈原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屈原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