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种教育,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学生好奇的天性,赋予学习中的创造性快乐。学生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会发现、思考和探究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生根发芽。(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国教主义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
3、苏格拉底只是学生们通向更高思维历程的“助产士”,其身后有柏拉图(继而有亚里士多德)青出于蓝;孔子的后学们,却永远都活在孔“至圣”的笼罩之下。
4、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世界的本质转向人类的自身。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哲学家的研究涉及过人类的灵魂,讨论过人的认识论等问题。但终究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苏格拉底则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认识人类自身”。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灵魂、有思想、追求善。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产生目的的是人类的思想。所以,人,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善,致力于自己灵魂的最大改善是最要紧的事情。因此,苏格拉底本人的研究集中在伦理道德问题。
5、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卢梭—《爱弥儿》
6、可怜我们的学生,生来是为文本而活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那里去。其实,真正的教育是把文本引导到学生的生命里去(推荐阅读《“文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的教育情结》)。
7、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8、《一个初中毕业生,竟然可以教高中?这位教师的“开学第一课”竟是这样的!》
9、苏格拉底在政治上主张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由受过良好的教育、经过训练的有知识有才干的人来管理,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
10、苏格拉底在对话中,虽然执着于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事物的“定义”,但他也知道,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自己心中预先并无定数(所以才“自知其无知”),唯有依靠自己的理性和“辩证法”去不断地有所发现。
11、 同: 提出世界的本原问题,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他们最早用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12、苏格拉底是最早的功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生活的目的就在于认识“善”,过一种“善”的生活。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善”,苏格拉底发现了独具一格的“辩证法”,他自己戏称为“精神助产术”。他说自己原本也是一无所知,但是又急切地渴望传授人们知识。这是一个矛盾,苏格拉底解释说:这些知识不是他灌输给别人的,而是别人灵魂里已经有了这些知识,怀上了知识的“胎”,他只不过是通过辩论帮别人认识到知识,产下这个“胎”而已。
13、地址:牡丹江市东安区东小三条路景福街(景福小学西)
14、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并称“希腊三贤”,是二代师生关系。
15、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苏老师最出名的就是他的“产婆术”了。因为他的母亲曾是一个接生婆,所以苏老师把自己比喻成“知识的产婆”。既然是产婆,那就得专业些,苏老师的产婆术是分步骤的,要三步走:讥讽、定义、助产!
16、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培养最高统治者——哲学家,并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思想。
17、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他出生于雅典的贵族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底。他在阿加德米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校之后一直从教40年直到逝世。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教学思想影响非常的打,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的,他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他的主要作品有《理想国》、《法律篇》中。
18、地址:北安市乌裕尔大街190号(头道街国土资源局旁)
19、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培养道德,同时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方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20、地址:黑河市孙吴县逸城小区1号楼门市(夏威夷宾馆)
21、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想像力与创造力,是在记忆不是太多的地方才能够闪现。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仅仅是为了记住知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的警告: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22、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完善的组织。他倾向于多数人主政,似乎赞成共和制。他重视法律,认为法治高于人治。他反对终身制,认为个人独揽大权的僭主制是世界上曾经存在的最糟糕的政体。
23、一种不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创造力的。
24、A项:文段论述的是两者的区别,“关系”在文中没有提到。B项:文段论述的是“实践”,“实际”偷换了概念,且“联系”在文中没有提到。D项:“理论对实践的提炼”只是理论区别于实践的一部分,不够全面。
25、B项: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认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B项表述正确。
26、地址:牡丹江市东安区东小三条路景福街(景福小学西)
27、看柏拉图的《对话录》,苏格拉底的辩论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他人则像傻瓜一样,钻进他事先设置好的一个个圈套里。也许苏格拉底太智慧了,雅典公民大会投票处死了他。这是最早因思想获罪的例子,而且是经过民主的程序处死一个哲学家,这是民主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民主能否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民主会不会被庸众利用对付极少数优秀的人。毕竟,历史告诉我们:真理确实往往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28、而真正的教育,是一个过程,你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感悟与升华,才是最重要的。同样地,经典与知识,只有在有利于促进你去发现问题,促进你去思考的时候,这些经典与知识,对你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29、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30、而在《论语》中,更多的是孔子以布道的形式宣告某种规则,以终审法官的口吻来公布某个结论,而没有呈现思辨的过程,也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留给后人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只是留下了可供后人反复背诵的格言警句。
31、地址:嫩江县墨尔根大街商贸城综合批发市场斜对面(茂竹宾馆)
3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3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并称“希腊三贤”,是二代师生关系。
34、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介于唯物和唯心之间。一方面,他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概念不能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只是个别事物最一般的本质和特征,只有依靠个别事物才能存在。而另一方面,在论及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时,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事物是有个体性的,因此我们才能区分一个事物有别于另一个事物。个别事物有形式和内容两者构成,而内容本身并不具有个体性,给事物赋予个体性的是形式。于是,形式成为第一性的,内容则成为其附属。
35、《怎样让“叛逆”孩子一心爱功课?这个案例,很值得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讨》
36、那么,一介儒生,权力从何而来?来自道德上的制高点,而道德制高点又是基于自己情感上的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情感合乎自然情理(天道)。
3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38、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39、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开创了吕克昂学园。
40、因此,从历史上看,苏格拉底和孔子两种不同的对话,其效应也是极不相同的。前者造成了西方哲学史上从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大转折,刺激了后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超越苏格拉底而建立起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后者则树立了无人能够超越的“大成至圣先师”,只能为后人“仰止”和不断地体会、学习。
41、(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及其教育观点。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而培养这些人并达到理想国的目的,主要通过教育来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他们是“深谋远虑的,真正有智慧的”。A项正确。
42、 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是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