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怎么回事!!每天上课总是走神、发呆、睡觉......孩子低着头,接受着老师和家长的质询。他委屈的抬了抬头,仿佛在抑制眼泪外流。他叫高涵,成绩名列前茅,但就是上课睡不醒,他说自己也忍不住。16岁的青春花季,也许就是该做梦的、懵懵懂懂的年纪。
2、“教职员中尽管有那样一两名优秀的教师,但连他们也是装模作样的伪君子。”
3、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的试图逃离的孩子都会发现,逃离是不可能的。霍尔顿最终还是没有离开纽约,而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去,找学校念书,还有接下来的日子还是会做应该做的事吧。他在博物馆里放木乃伊的坟墓里发了这样一句感慨:“这就是全部麻烦所在,你永远找不到一个不错而且安静的地方,因为不存在。”霍尔顿一直是个聪明的孩子,的确是。
4、卡卡他爹,乡村生活的迷茫人,品质书籍倒腾者,专治各种高兴和幸福,目前代表作:《在那甜瓜成熟的季节》以及《月祭母亲散文集》
5、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可是霍尔顿却觉得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麦田守望者表达的意义)。
6、这本小说被家长和教师评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
7、霍尔顿这样描述:“学校里都是一些伪君子和无耻至极的家伙。比如说……那么谁都不会为他开门的。他们都将自己的房门锁好,不准他入内。”
8、"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9、于是,霍尔顿把自己的梦藏起来,用叛逆用抽烟喝酒和脏话来伪装,假装自己就是个大人,说话做事模仿大人的成熟,无形间,霍尔顿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大人的样子。
10、呵呵,以主人公的语气就是离开了那所混账学校后,他做了些混账的事。对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想多说,总之是不太好的事情。如果非要我说些什么的话,那我想在这里多说一下主人公的妹妹。她太可爱了,可爱到主人公半夜没地方可去的时候都情不自禁的偷跑回家看一下这个可爱的妹妹。可爱到主人公想离家出走都不得不想和她道个别。更是因为这样,在道别的时候没想到她既然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准备和主人公一起出走。简直太可爱了。当然主人公太爱这个妹妹了,所以他最后决定不离家出走了。
11、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
12、 在这个世界上,相信每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一定的希望,可是在霍尔顿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学校开除的时候.
13、从叙事上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在之前的讲座中,崔哥曾提及「情节」其实并非是小说的三要素。传统小说倾向于描述情节与冲突,而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意识流小说记录的是大脑当中的意识流动过程,形式多体现为人物内心的独白(monologue)。拥有意识、支配意识正是人与动物的核心区别之一。相比于描述意识作用下的行为,直接描述意识本身更为接近「人」的本质。(麦田守望者表达的意义)。
14、对于作品中的老师,Mr.Antolini是否是同性恋的问题自然是见仁见智。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简单粗暴地排除「同性恋者」这一可能性。性别作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酷儿理论其实已经是一个发展的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探索。
15、 “她怎么说?”我问,“你有没有问她是不是还把王棋全放在后排?”
16、想离家出走,远离尘嚣,过田园般的淳朴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却被一一击破。
17、部分观点倾向于认为Holden其实有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
18、那些撑不下去随便找个理由放弃的人,就是个逃兵,根本不值得同情。
19、叛逆少年满嘴脏话的霍尔顿一瞬间成熟了,他像个大人一样带着妹妹去公园玩,还给妹妹买旋转木马的票。
20、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本令教育家们争执已久的书,我却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21、那一瞬间,霍尔顿好像明白了什么,为了不让妹妹重走他的老路,他决定留下来,守护妹妹的成长。
22、就在这重重矛盾中,他无法自拔,最终躺在了精神病院中。表面上霍尔顿是个玩世不恭的坏孩子,但实际上他却有颗纯净善良的心。他爱自己的妹妹,就在见她的那晚,霍尔顿说:“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想象着在一大片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大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旁守望者,看哪个孩子朝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
23、其实满世界都是霍尔顿。16岁的霍尔顿,30岁的霍尔顿,60岁的霍尔顿。他们看透了世界之平庸,但无力超越这平庸。他们无力成为“我”,但又不屑于成为“他”。他们感到痛苦,但是真的,连这痛苦都很平庸——这世上有多少人看透人生之虚无并感到愤怒,而这愤怒早就不足以成为个性、不足以安慰人心。事实上自从愤怒成为时尚,它简直有些可鄙。
24、书中的含义是在物质富裕之后,还需要精神支撑。麦田寓意丰收后,物质有了,可精神呢?在混杂的社会中,远离世俗,守护自己的心灵家园,挽救人生,挽救灵魂需要精神文明支撑,当今是中国就是个鲜明的例子,物质越来越丰富,可是人心不古,个人,乃至国家,
25、但是,他不敢说,因为没人懂他理解他,更没人支持他。
26、 渴望温暖和爱,却求而不得,这使得霍尔顿无比迷茫。如果此时他的父母能够察觉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能够好好跟他沟通的话,相信霍尔顿以后的道路,定然与书中所写的截然不同了吧。
27、“他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
28、但也许《麦田守望者》并不仅仅是一部青春小说。它是关于一个人在看透人生之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己去耐心地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小说里,中学生霍尔顿想:好好学习是为什么呢?为了变得聪明。变得聪明是为什么呢?为了找到好工作。工作又是为什么呢?为了买卡迪拉克。买卡迪拉克又是为什么呢?天知道。
29、也许,他们不是这样……我的思考又渐渐退回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我惊喜地发现了许多“麦田守望者”们的身影在浪花中闪烁。庄子与濮水之畔守望,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官场功名,他持杆不顾,保留了心中金黄的麦田;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域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与之相隔百年后,凡·高在世界的另一端守望,他深爱着欧维尔那片灿烂的麦田。他的作品中便充斥着与这个世界不和谐的热烈,难以为世人所接受。他是在欧维尔的麦田中选择离去的。当夕阳欲颓,金黄热烈的麦田中一个最后的守望者绽放出自己最后的美丽,那片灿烂的麦田会陪伴他走向天堂。
30、此外,一定有这样一些问题和这本书频频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31、看过很多外国动漫,那些可爱的稻草人,我记忆深刻,尤其是风吹日晒,稻草人没有了人样子。
32、 在塞林格朴实而锋利的笔下,隐含着多少对那戕害少年自由心灵的“混帐悬崖”的憎恶,他正是巧妙地以反讽的手法,以一个少年童心的破碎,表达了对麦田(象征透明欢快)的渴望。与其说霍尔顿-考尔菲德被开除出学校,倒不如说他是忍受不了那种千篇一律毫无意义却只能扼杀人性的庸俗教育而出走。到处是虚伪、自私、谎言和垃圾。再也不见一点麦田的影子。所以,已失去麦田的他,不愿其他的孩子再失去自己的麦田,他只想做个守望者。塞林格正是如此以他的血刃雕刻出一个美丽的梦。
33、很多麦苗们都给守望者们表达了他们的爱与感谢。
34、旧的未破除,新的未确立,各种价值观横冲直撞,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不免需要一定的努力、一定的支持才能勉强「不迷茫」。
35、 他喜欢自己的妹妹菲比,菲比也特别喜欢他。他花了很大的心思给菲比买了那张叫做《小小的雪莉·比恩斯》的唱片,花了5元钱,当时那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后来唱片摔碎了,可是菲比还是把碎片要过去说是要保存。后来他在试图逃离的时候心里舍不得的也是菲比,所以他冒着风险跑回家见菲比,而在他问起菲比是否有钱时,因为他没钱了,菲比把自己所有的钱给了他。他们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36、大多数写的是亲人,也有很多人写老师的,也有写朋友的。我看到有一个孩子写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全是老师!
37、都在不负责人的赚取快钱,社会浮躁不堪,食品添加剂,地沟油,人们每天就是忙着赚钱,在钢筋混凝土的围城中挣扎,没有精神追求,
38、主人公身上充满了叛逆色彩,他打架、逃课、吸烟、酗酒、等等,都是青春期孩子身上典型的叛逆特征,他厌恶学校,以及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等一切的人和事,他总是希望逃离现实生活而到自己理想的世界中去,却又一次一次被现实打击的失望彷徨,一次次的提醒着他,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具有差距的。
39、如今麦田的收割已是机械化,也再也没有孩子做稻草人,那些孩童往事已经随风而去。
40、不过他的妹妹很可爱,漂亮、乖巧、机灵、热爱学习。还有一个人,安托尼利先生,霍尔顿自认为他一生中遇到过的最优秀的老师。
41、你是爱情守望者,至今仍孑然一身,潇潇洒洒,看似快乐幸福,实则阴阳失调,今天是11月11日光棍节,愿你早结连理,变身为爱情的守护者!
42、整本书中霍尔顿是困惑和孤独的,直到最后,看到他的妹妹在旋转木马上快乐的旋转,他也快乐起来了,因为他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他不再是那个没有方向,没地方可去的莽撞少年了。
43、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44、其实孩子们内心都有懂得感恩,都有感情,都有爱,有柔软,有善良。可是的感恩并不是我们说应该具备就具备的,而应该是去唤醒孩子内心本身所具有的真善美。
45、许多孩子在麦田里玩耍,这里没有大人,他就守护在悬崖边。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跑来,他就把他捉住,不让他掉下去,他只想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46、小说里的主人公已经换了好几个学校,这次是因为五科考试有四科不及格而被学校退学了。忘记说了,这次是初中。小说讲的就是主人公在自己认为家长应该知道消息的前三天所做的一些事情。短短的三天,哦不,确切的说应该是还不到两天,作者就把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写成了本小说,你可以想像有多么细致。其实也不到那么细致。或者你可以想像一下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对于一个不太听话,稍有些叛逆的男孩来说都会发生什么。
47、他跟许多青年一样,不是想堕落而去堕落,只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寄托的希望。我觉得他可能是缺了陪伴,身边没一个能讲真心话的朋友,才会感觉那么糟。文章的最后,他想去别处找个农场过活,他给妹妹写告别信,却没想到妹妹带上自己的行李想和他一块走。最后,霍尔顿带妹妹去坐旋转木马,看着她一圈又一圈玩得那么开心。不知是获得了缺失的陪伴,还是意识到自己只是该有点哥哥的样,霍尔顿决定留下来,九月去新的学校。
48、街头瞎逛时,会因为陌生小女孩的歌声而感动;
49、20002/GOOD NIGHT FRIENDS
50、崔哥讲座之《TheCatcherintheRyre》
51、他要做一个守望者,保护如他一样弱小的孩子,变成更好的人,爱他人,救赎他人,自己才能得到救赎。
52、有人说,我也读了,但我没读懂,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讲什么。但我很佩服主角,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至少我不敢。
53、今天是父亲节。主题内容就由父亲节展开。我与父亲的故事,孩子们对父亲或者理想中的父亲的期望和感受,以及想对父亲说的话。
54、 霍尔顿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上,他一直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幻想着可以把他打败,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更何况别人呢?他被学校开除后,都不敢贸然回家,蹑手蹑脚地回去,还一定要躲避着父母。他一直都在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却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意义上的叛逆。
55、多年来,我总是鼓励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终身学习,不断超越。在教育这片广阔天地,我将矢志不渝,永远做一名麦田的守望者。最后用当代教育专家王尚文的话作结:“……即承命运的照应,我有幸当了一名教师。老老实实的教书,认认真真的教书就是我的本分,而且,我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如有真有来生来世,我将虔诚地毫不犹豫的乞求在给我从教的机会……”
56、语录 你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做得太好了,一不警惕,就会在无意中卖弄起来。那样的话,你就不再那么好了
57、也许他认为,任何偶像都必须像塞林格那样远距离启示大众,频频出现在杂志封面未免太庸俗了(像塞林格那样登上一次《时代》封面也许是可以让革命青年接受的)。
58、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那是一个被物质腐蚀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它象征着最"假模假式"的一切,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但是主人公霍尔顿是那个时代里的逆流,他就像在一片废墟中拾取一个个发光的小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人们最初的淳朴天真的心灵。
59、 小时候在家收麦子的时候,还没有机械化操作。那是最快乐的时候,除了麦场抓蛐蛐,更重要的是在麦场做一个稻草人。
60、作为霍尔顿的妹妹菲比,天真可爱,十分喜欢和依赖霍尔顿,喜欢当小大人。最后,改变了霍尔顿的主意。
61、好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刻板的、冷冰冰、机械的真理,而是会给我们带来具体的快乐、感动、震撼。我从不会在小说里寻找一个特定的真理,反倒是一些细节,常常能打动我,让我思考,玩味。我觉得这才是小说和文学的永恒魅力。
62、他对喧嚣的城市生活日益感到厌倦,想去乡下过安宁清静的生活。
63、而且,塞林格在年少曾在军事学校里冒着违反军纪的危险,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写作的。
64、作者在书中借安多里尼老师之口说:"只要你想学、肯学,有耐心学,你就可以学到一些你最最心爱的知识。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倒是一点也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兴奋,一定会受到鼓励。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像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间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
65、他们用时间用爱,用真心去呵护这些麦苗们成长。守望着麦苗们成长为真正的国之栋梁。守望着一年又一年的秋收,不断的把爱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们。
66、群里有书友说:其实我们个个都是霍尔顿,28岁的霍尔顿,34岁的霍尔顿,甚至还有我这个快40岁的霍尔顿。
67、WeChat: 蜗牛和他的朋友们/sufan5731
68、 霍尔顿非常讨厌那些煽情的电影。有一次看电影他这样描述他旁边的一位女观众:“让我受不了的,是我旁边的一个女人,看这场破电影时,她一直在哭,越是到了虚伪的厉害的地方,越是哭得起劲。你会以为她是一个心肠好的不得了的人,所以才那样,可是因为我就挨着她坐,知道她可不是。她带来的小孩儿根本他妈的不想看电影,想上厕所,可她就是不带他去,还老是说要他老老实实坐着。她的心肠好得跟他妈的一匹狼差不多。就拿那种看电影时看到虚伪的地方就哭得一塌糊涂的人来说,十个里头有九个就是内心卑鄙的混蛋,我不是开玩笑。”从这个小的细节,我们也可以看出霍尔顿的反抗。
69、主人公名叫霍尔顿,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他家境很好,在非常有名气的私立学校潘西就读。不过霍尔顿过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学校,他因为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如果说仅仅因为学习不好就讨厌学校还说得过去,可霍尔顿不是。
70、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总是会想起庄子,庄子的学说之所以在后世引发强烈的共鸣,是因为他的学说是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的反省与焦虑。人只有进入社会,只有被社会的文化浸润,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社会化的人,从而和整体一致,和谐前行。然而人的社会化也是一个被理性化,在某种层面上失去自然,丧失本真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的确会让人产生焦虑。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是庄子的学说的本意也绝不是要完全抛弃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标准,而只是不能接受这样原本是人类创造的价值标准反过来僵化成一种工具和枷锁,因为一旦如此,人类社会就会失去活力。庄子始终强调社会需要有人冷眼旁观,带着一颗炽热的心,也许批判本身就意味一定层面的赞同,否则根本就不需要对话。
71、经历过招妓被讹诈、约会失败、妹妹的礼物被跌碎等一系列糟糕事件,霍尔顿难过绝望,想永远逃离这个世界!
72、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后期的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东方哲学和禅宗。
73、但愤世嫉俗的追随者比革命导师更激进,1980年,马克.大卫.查普曼在纽约杀害了“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他对外界说,他杀列侬的原因都写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了。
74、每当你激情满怀地描绘未来的蓝图,准备大干一场时,诸多失望总会让你伤痕累累,哪怕倾尽全力,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75、于是,太多的人对生活妥协,我也就是个普通人。
76、他因考试不及格四次遭学校开除,他在和同学打架,被下了通告书:离开校园。他不敢回家,在一家旅馆里过了一夜。第二天,霍尔顿因为女朋友莉丽的假情假意分了手,他颓废地去了酒吧,喝的大醉,一不小心,把冰弄到头上,他害怕因生病死去,害怕再也见不到妹妹菲比,决定冒险回家一趟。
77、主人公霍尔顿是在大街上就随处可见的16岁男孩,他不学好,每天都抽烟、喝酒、打架,他是那种邪恶、叛逆。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坏痞子,成了这本经典的主人公。
78、“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79、本周小崔老师的讲座因故暂停,下周六继续;)
80、 这也让我看到了《麦田守望者》的影子。他是青春叛逆期的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出人头地,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81、"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注定会不时地去寻找一些他们自身周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要么他们以为自身周围无法提供,所以放弃了寻找,他们甚至在还没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
82、霍尔顿很开心,和女友聊了很久,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女友表现很有兴趣的样子。但是当霍尔顿进一步提出一起远走他乡过田园般的生活时,女孩拒绝了。原因是不现实。
83、麦田守望者张艳萍给小麦苗们讲了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贺娅的感恩拜访信是写给我的,她说她期望更努力的做一个麦田守望者,胡耿给大家分享了他和父母的故事。
84、 更重要的是,霍尔顿是一个有是非感的孩子,是一个内心深处有原则的人。他有他的理想。在他和菲比的一次交谈中,菲比曾经问他有什么喜欢的人,他想起了三个人,有两个是他在流浪的过程中碰到的拿着破旧的草篮到处募捐的修女,他在她们身上看到了真正意义而非虚伪的慈善,他捐给了她们10元钱。另外一个是埃克顿岗中学的男生,名叫詹姆斯·卡斯尔,他评价另外一个男生狂妄自大,那个男生带着几个混混用武力威逼詹姆斯·卡斯尔收回自己的话,但是詹姆斯·卡斯尔选择了跳楼也没有收回自己的话。对这三个人的认同能够体现出霍尔顿内心的价值判断。
85、 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他不想和他们同流合污,成绩自然会很差。他看不惯周围的世道,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自己的心事也只能被自己扛着。
86、刚开始翻开这本书,就认为写得非常不好,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注重于情节,吸引力,情节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没有吸引力,甚至连文字都很平凡,全是脏话,主人公霍尔顿开口闭口就是“混账东西”“白痴”之类令人敏感的字词。他完全是一位痞子,对于一个正常的现代青年,还真有点不适应,难道这本书是教我们向一位坏痞子看齐吗?不甘心的我又重新看了一遍。
87、这个时候,有人表达羡慕起霍尔顿来,称他是自由的,至少他还敢做自己!
88、更具体一点儿,要上大学了,你想选哪个专业?
89、《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主人公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潦倒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