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2、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教的十部经典佛经,看看各位都读过几部?(经典佛经有哪几部)。
3、此经的核心思想,论证了一切外境外法与识的关系,认为一切诸法乃识之变现,此经深刻地论述了一切虚妄分别相与真如实性的关系。一定要读一读。
4、论藏梵语阿毗达磨,华言对法,又翻无比法。对佛典或经义加以议论,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后人以殊胜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均属于论藏。
5、梁启超认为玄奘“意译直译, 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其所以如此, 正如柏乐天所说, 他“是把原文读熟了, 嚼烂了,然后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可见他是何等精于翻译之道。他的翻译手法也十分高超。据柏乐天与我国学者张建木考查, 他在翻译中娴熟地运用了补充、省略、变位、分合、译名假借、代词还原等翻译技巧。正是这些技巧的娴熟运用, 使得他的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6、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7、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编一部类似基督教《圣经》那样的书,供一般在家信佛、学佛的人学习、读诵。这个问题一直有人在探索,并且也有不少成果,像《在家学佛要典》、《佛教圣经》等书的问世,都在这方面做了很有益的工作。
8、(易經)雖然被尊為道經之首,因有相,有爭而不能稱其首,不過集道之大成,其哲學思想和實用方面能稱第一。
9、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10、很多人听信坊间传言,认为《地藏经》不适合在家人修学,也不能在夜间诵读,并且觉得地藏菩萨久住幽冥,非常“不吉利”。实际上,这些都是迷信思想,经文中有载,地藏菩萨的大慈悲,与诸佛菩萨无差无别。
11、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12、《吉祥经》列举的十一种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依之而行,便无往不胜,无处不安,无时不顺。(经典佛经有哪几部)。
13、但根据天台宗的说法为《华严经》,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磐共八载”。
14、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15、《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只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阿弥陀经》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详细地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和正报世界种种殊胜,令众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净土法门。佛告诉舍利弗尊者,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个世界里面,有佛名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普度众生。这个世界的环境,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华、七宝楼阁、黄金为地都是七宝做成。风吹罗网,常作天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众生闻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16、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
17、参考资料:佛经—百度百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百度百科
18、特别学《金刚经》,这个很主要,因为开悟的《金刚经》。《金刚经》学完了以后,你才可以学密,学净土,否则的话,就堕落相里去了,这也是很可怕
19、末法时期你把戒抓住了,就什么都抓住了,戒抓不住什么也抓不住。所以说末法时期修行最难的一点,就是在于能不能守住戒律。能守住戒律,那就什么问题都不怕了!我们修行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地方,抓住要害,抓住基础。
20、《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此经的主人公是维摩诘居士。很多佛经的主人公,要么是佛,要么是僧,唯有此经乃居士所说。
21、普贤菩萨行愿品,是普贤菩萨为了要引导烦恼众生,出离苦海能够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发一个极大极大的愿心,把自己做一个榜样给众生看。
22、“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
23、鸠摩罗什大师( 350 —409) 是我国后秦僧人, 魏晋时期(公元401 年) 来到当时的译经中心———长安, 在逍遥园译场内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他主持翻译的佛经典籍达四百卷之多, 翻译的质量, 在当时和后来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维摩诘经序》称他所译的经文“文约而诣, 旨婉而彰”, “曲从方言,乖不趣本”。《百论序》赞其“质而不野, 简而必诣”。后人称道他的译文“善披文义,妙显经心”, “众心惬服, 莫不欣赏”。近人梁启超则赞道: “鸠摩罗什者, 译界第一流宗匠也。”(《翻译文学与佛典》) 。
24、经以广修福德资粮、成就慈悲观为中心,我们能够经常诵习这些经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长,善根纯熟,智慧开朗,烦恼淡化,广修善行,得大轻安。
25、《优婆塞戒经》,共有7卷28品,是本书所集十经中文字最多的一部。从本经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以弘扬优婆塞戒为中心的经典。梵语优婆塞,译为清信男,相对还有优婆夷,译为清信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在家学佛修行的男居士和女居士。佛教的经典从其性质来分,有经、律、论三藏,本经属于律藏。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约为三大类: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为出世三乘共法的。本经弘扬以优婆塞戒为基础的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类法中属五乘共法;但它又鼓励在家学佛者要发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故本经又属于大乘不共法。
26、《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27、《楞伽经》是“法相唯识宗”借以立宗的六经之一。达摩祖师也曾以此经作为印心的依据。当年达摩祖师将此经传法给二祖慧可大师时,达摩曾说:“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此经为禅宗的早期经典,若想明心见性,需读一读此经。
28、《善生经》是一部宣示学佛以提升人伦道德、实践人乘善法为根本的经典。佛法约可分五乘:人乘法,天乘法,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菩萨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并使来世不失人身。佛陀应化在人间,所以佛陀说法教化的对象是以人类为根本,佛初成道时即先为提谓长者等说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于天乘,进而可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出世善法的基础。我们学佛的人首先必须把尽职尽责地做人作为修行的起点。假使一个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不能对家庭、社会尽到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在家信徒。
29、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
30、该经重要注疏有隋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1卷,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1卷;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4卷;宋知礼《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1卷,元照《观无量寿佛经义疏》3卷;明传灯《观无量寿佛经图颂》1卷,续法《观无量寿佛经直指疏》2卷;清彭际清《观无量寿佛经约论》1卷;丁福保《观无量佛经笺注》等。
3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32、《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大乘佛教要典之其经文篇幅很长,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传法所讲,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因而也最适合的大根器的人修习。《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后为华严宗的立宗之经。
33、论藏:梵语音译“阿毗达磨藏”,意译“对法藏”,是佛弟子将经典教义加以论议、解释、整理,而成组织化、体系化的典籍。
34、初学者面对如此浩瀚的佛教经典,难免望洋兴叹、望而却步。我们在佛教“经典”中寻求“智慧”,获取正知、正见,应该从哪一本书里进行阅读呢?
35、若有本经住世,则正法得住持世间,佛弟子修行有所依持,邪魔即不能得逞。然而本经若灭,魔力则无有能制者。佛弟子要趁此经典尚在之良机,于菩提道深种善根因缘,速修无上。
36、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进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37、紧接罗什之后的是真谛(499 —569) 。《开元录》中说真谛“少游诸国, 历事众师,先习外典, 备通书奥”。时人称他是南北朝时期学识最渊博的译家。他于公元546 年开始译经, 译了《摄大乘论》、《俱舍论》、《唯识论》、《金光明经》等大量重要经典。据《高僧传》说, 二十三年中, 真谛所译经论、记传共有十四部, 合二百七十八卷, 另有自作义疏十九部。其所译《摄大乘论》对我国佛教思想的影响甚大, 成为南朝摄论学派的主要理论基础。
38、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39、《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是佛家极其重要的一部大经。这部经书在内容上囊括了显密性相各方面的要义,在宗派上也是跨越了禅净密律各宗,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百科全书。
40、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