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2、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篇》。焉:于此,双音合成词。这几句大意是:积土就会堆成大山,山中自会兴起风雨;积水就会汇成深潭,其中自会产生蛟龙。荀子的原意,是说明在学习中日积月累,终富学识的遭理。其实万事莫不如此:成功寓于具体而细小的工作之中。可用于知识积累及做事道理的比喻。(荀子名言名句带翻译)。
3、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荀子名言
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5、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6、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7、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名言名句带翻译)。
8、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9、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10、战国·荀况《荀子·儒效》。移:改变。质:车质。这两句大意是:习俗风尚能改变人的志向,长期安居能转变人的气质。荀子《劝学》有:"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可以作此二句的注释,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志向,性格,品德,气质。人是社会的人,离不开其周围的客观环境,必然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可以此二句说明风俗、环境对人影响之大,强调移风易俗的重要。
11、(译文:丧礼,就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大致模仿他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把死者送走。所以侍奉死者如同生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
12、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非相》
13、战国·荀况《荀子·正论》。称:相称。这两句大意是:犯的罪和所受的刑罚相称,社会就太平;量刑与所犯的罪过不相称,社会就会出现混乱。刑罚的关键是合于法。量刑合法,可以使罪犯低头伏罪,使其他人知法畏法,社会秩序就易于治理,量刑过重,会使罪犯不服气,产生抵制行为;量刑过轻,等于放纵罪犯,达不到惩罚的目的,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可见,刑罚必须相称,才能达到制乱治安的目的。
14、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15、(释义)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16、释义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当时的生产技术,自然科学不发达,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实属罕见,足见荀子才华出众。
1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1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0、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2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22、说明制定礼仪制度的目的在于顺应人类希望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稳定的心愿。
2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经典语录
2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25、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荀子·解蔽》
26、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