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打开卧室的门,那位老师看到博尔赫斯在里面,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眼疾手快地关上门,问他,你怎么回事?他说,你不知道,我读过博尔赫斯所有译成阿拉伯语的作品,如果你告诉我是给他上课,我一定不会犹豫。我说,不,这才是“命运”(destiny)的选择,由命运来决定他在离开前是否能够学得上阿拉伯语,所以不能告诉你。
2、后来,博尔赫斯对我(以及所有的人)讲述了一个有关“南方”的故事:一位名叫达尔曼的阿根廷男子一天被一扇窗户的生锈铁条割破了额头,随后开始发高烧,被送进疗养院,经诊断,得了败血症。等他康复后,乘坐一辆火车朝南方而去,在一家饭店,被几个喝醉的小伙子挑衅。其中一个掏出匕首,大骂并要求和达尔曼决斗。达尔曼无路可退,只好和那人进行斗殴。这个故事收录在《杜撰集》中,那时博尔赫斯已成为一名作家,他在1956年补记中说:“《南方》也许是我最得意的故事。”故事来源于1938年他的真实经历,但故事内核并非一场简单的斗殴,那场斗殴可以不存在,故事的解读可以是这样的:达尔曼根本没离开那家疗养院,回南方只是他脑海中的一个梦,他在梦境中虚构了一场并未发生的远行和斗殴,最后“紧握他不善于使用的匕首,向平原走去。”我相信南方对于博尔赫斯具有特殊的含义,他一生都在解决离开南方与回到南方的纠结中。伴随他身体的成长,在他十五岁那年,第一次远行发生了,全家去欧洲大陆游览,因战争的爆发,最后逗留在日内瓦。博尔赫斯在那里听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万分憧憬革命和社会主义(后来转为虚无主义),在文学方面迷上德国的表现主义。那是1917年,一位名叫卡夫卡的文学爱好者在布拉格的一家保险公司还做着让他头疼的案头工作,和表现主义挨不上边。卡夫卡不会想到日内瓦有位异乡客今后会和自己站在现代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上,更不会想到2015年的某一天两人会相继出现在一个名叫赵雨的文学狂热徒笔下。他们做着各自的文学梦,以及上帝分派给他们的酸甜苦辣,此外,那一年他们都陷入了一场感情的困境,卡夫卡和第二位女友第二次解除婚约,博尔赫斯则临近十九岁生日,第一次和女性有了“接触”。
3、 在他们庄严的角落里,对弈者 移动着缓慢的棋子。棋盘 在黎明前把他们留在肃穆的 界限之内,两种色彩在那里互相仇恨。
4、诗歌:《红色的旋律》《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札记》《另一个,同一个》《铁币》《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夜晚的故事》《老虎的金黄》散文集:《探讨集》《我希望的尺度》
5、IofferyouthatkernelofmyselfthatIhavesavedsomehow-thecentralheartthatdealsnotinwords,trafficsnotwithdreamsandisuntouchedbytime,byjoy,byadversities.
6、若抛下怨恨的话,那天之后的我就不存在了,那样就不是我了。
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NV2cJ0kso6IOV8ryP5gWg提取码:8p2y书名:博尔赫斯谈话录
8、1970年代,博尔赫斯经常被美国的大学请去讲学,英文流利的他开始在美国引起关注,他的英文版作品也敲开了他通向世界的大门。1979年,博尔赫斯获得了西班牙语文学界最高奖——塞万提斯奖。此后,他的作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被大规模翻译和出版。
9、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权威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埃德温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博尔赫斯作品)。
10、博尔赫斯早年是受到了叔本华还有柏拉图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唯心主义哲学和唯意志论也是深刻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他的小说里面经常会涉及到时空或者是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而在《小径分岔的花园》里面也是对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探讨,从而传达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因此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他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
11、阿尔贝托·迪亚兹:博尔赫斯生前参演过一次电影——《博尔赫斯:南美洲的命运》。剧本改编自他的《南方》。电影拍摄于1976年,导演是何塞·路易斯·迪赛奥。这是博尔赫斯一生中唯一一次做演员。
12、阿尔贝托·迪亚兹:博尔赫斯一生都过着清教徒式的生活。博尔赫斯一生也没有写过爱情,虽然爱情是文学绕不过的母题。
13、新京报:最后想问一个问题,希望这个问题不会太过笼统。除了对书的热爱这一特点,博尔赫斯奉之为人生哲学的是什么?
14、《小径分岔的花园》讲述的是主人公余准是一个中国人,当时在一战期间他是德国派往英国的间谍,自己的同伴被逮捕,而自己也因此被追杀。主人公为了能够将情报传达给自己的上司,最终还杀死了汉学家。而小说也是围绕着他被逮捕之后,在监狱里面的供词作为故事的展述形式,相当精彩。虽然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自己被追杀,但是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他和汉学博士对于时空观念的探讨而展开的。因此让人觉得非常神奇。
15、卡夫卡的长篇都是没有写完的,但没有写完可能恰恰是卡夫卡的长篇所应有的结局,因为现代人的荒诞生活同样是未完成的,还在向未来延伸。
16、作为本次展览主题的作品《地图册》,是博尔赫斯创作于1984年的诗集,属于他晚期的成熟作品。这部作品,其实是博尔赫斯将他与玛丽亚·儿玉共同游览各地的所见所感写成诗,每个题目独立成章,奇趣盎然。该作品记录了诗人游历了许多国家后写下的篇章,以散文诗为主,长短不别具特色。
17、以后还有别的金黄颜色,那是宙斯美妙的金属。
18、IndianaUniversity,March1976
19、水是我怀念你时留下的无用的泪----《另一个,同一个》令人诧异的是(我并不认为这点迄今已被人们所发现),各国推选的代表,其形象并不十分像这些国家。譬如,有人会想,英国应推约翰逊博士为代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选了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我们权且这么说)正是最不富有英国特色的英国作家。英国作家的特点是寓意含蓄,也就是意在不言中,而莎士比亚恰恰相反,他善于在比喻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倘若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意大利人或犹太人,丝毫也不会令我们吃惊。----《博尔赫斯口述》
20、啊,上帝,即便我困在坚果壳里,我仍以为自己是无限空间的国王。《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他们会教导我们说,永恒是目前的静止,也就是哲学学派所说的时间凝固;但他们或任何别人对此并不理解,正如不理解无限广阔的地方是空间的凝固一样。----《阿莱夫》
21、—ReadingandRereading—
22、AWriterIsWaitingForHisOwnWork
23、阻挡在我前面的东西,就算是父母,朋友,也要消除。
24、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1899-1986)是世界知名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也是公认的西班牙语文学、拉丁美洲文学脉络中里程碑式的人物。2019年,也是博尔赫斯诞辰120周年。
25、本文转载自九久读书人,内容摘选自《博尔赫斯大传》
26、腾讯文化:你怎么看待博尔赫斯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事?
27、博尔赫斯的写作扎根于自己小时候读的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罗伯特•史蒂文森1850—18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罗德亚德•吉卜林、大仲马及阿根廷的爱德华多•古铁雷斯等人写的冒险故事,但同时贝克莱(乔治•贝克莱1685—17爱尔兰哲学家和主教)、休谟、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贝克莱和休谟那里他产生了自己思想的一个基本命题——各种知识和经验都是主观的;从叔本华和尼采这样的思想家那里他得出了个人身份的脆弱性。由于缺少客观的真理,人生注定只能是一场没有既定规则、也没有具体目标的游戏,因为如果除了自我之外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是确定的话,那么上帝的存在或隐藏不见的造物主就是不可避免的。写作这一举动就是存在的一种范式:作者可能要编造出人物和情节,但是这些编造出来的是不是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或者是不是反射出了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统一模式?面对这些基本的不确定性,读者们需要对个性、意义,还有终极的客观现实本身提出质疑。
28、新京报:《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入门》和《地图册》你也有参与创作,包括与博尔赫斯一同翻译18世纪冰岛诗人斯诺里·斯图鲁松的诗歌。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些二位在合作过程中的故事?
29、“沙之书”是某种神秘之物,小说主人公“我”对待它的态度先是好奇,然后是钻研,然后发现对它了解得越多,则不了解的部分也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再然后是恐惧,最后是逃避。
30、我不会止步,踏出的每一步都不会后悔,所以,我下令,只有你不能背叛我,不能离开我左右,绝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