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4、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治国之道名言)。
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治国之道名言)。
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12、主张无为而治的人是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出自《道德经》,指的是遵循“道”的规律来治国。
13、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的名言警句大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7、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21、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2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2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4、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陈鼓应)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
25、0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7、子其意者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顾不免也
2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2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3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2、老子告诫人们,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不知足就要和人争,争就要运用智慧,国君们千方百计网罗贤能,制造了各种各样奇巧的武器和工具,以求在争夺中获胜。于是到处燃起了战火,天下一刻也得不到安宁。所以,用智慧来治国,是国家的祸害:“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老子》第六十五章)
33、昏于利害,惑于是非,为疾者多,故莫有能觉者。
34、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35、“欲不欲”故能“不争”。无所屈挠之刚强者,欲不欲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
36、“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
37、故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道也。
3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0、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1、“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42、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3、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4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48、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1、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2、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5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老子的名言警句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5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8、《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