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2、0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5、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9、(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0、(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13、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14、(注释)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
15、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16、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1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2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1、“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2、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2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24、0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5、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2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28、0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9、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把是否对社会有用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而不是钱多钱少,虽然这样有时候难免陷入困顿,但只要不断提升自己,自我价值总有一天会得以实现。所以具有君子品性的人,只忧心自己的修为问题,而不在意是否贫穷。论语经典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春秋·孔丘《论语·述而》
30、10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32、04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33、(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5、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36、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3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40、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41、(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4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4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