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因为与这个世界,不管是与物还是人发生勾连而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再有各种关系发生,那么人就不存在,就死了。可是,我的去世的亲人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还在和我发生着勾连呢?我还在牵挂着他们。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并没有完全地消失,而是活在牵挂他们的人的心里。这样的想法让我自己觉得很安慰。
2、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3、人就这样,当死亡就在眼前时,才有生命意义上的真正觉醒。
4、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存在不是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历史性、时间性的展开活动。因此,世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空间或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它是此在通过现身、领会、言谈等生存机制组建、构成或开展出来的。
5、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王又平评
6、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7、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8、 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9、海德尔格非常崇拜老子,致死都想翻译《道德经》一书,最终没有如愿以偿。一个是语言不通,汉语并非母语;另一个是古今用语不同,无法直通天道;三是,道术传承出了问题,认为老子学说是无为出世学说。
10、 海德格尔还还预见到,当今世界人类处于多重内心矛盾之中。在众多的内心矛盾中,对于死亡的恐惧和错误认识又是产生近代“历史虚无主义”盛行,人拼命追求物质享受,拒绝精神追求的总根源。
11、不要让他们挂念就好了,你也不要伤心,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加油吧。
12、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德格尔这位20世界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对我们当代人精神上的启发。原来,整本《存在与时间》其实要表达的是这层涵义:作为物质纬度的个人和精神维度的个人,在人生的时间维度上,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者对世界空间上的理解和融合的程度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在人的有限生命里,如何去超越生理意义上的局限,通过内在心灵上去直觉感悟和生命体验,在精神上去和世界和大自然的本源相融合,才是让像“人”这样的存在者获得永恒的“存在”。
13、揭示“此在”完整的存在状态的过程是“烦”。
14、意思: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15、而在精神分析学大师拉康那篇研究爱伦·坡小说《失窃的信》的著名论文中,拉康针对的不就是小说之中那封因为曝光过度而被人忽视的信吗?小说中,王后接到一封密信,未及细读,国王忽然出现。王后只好将这封神秘的信直接摆放在国王的眼皮底下,国王反倒一点也没留意;这时恰在旁边的一位想谋得政治利益的大臣便当着王后的面堂而皇之地将信拿走,而王后因为国王在场而无可奈何。而当大臣偷了这封信之后,王后委托警察局长将信找回。然而,警察悄悄去大臣家里搜查却一无所获,只得求教于侦探杜宾。社宾假装去拜访大臣,在大臣家中发现,那封深密的信被大模大祥地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16、用我们熟悉的、接地气的方式来理解,那便是说——人生的尽头是生理上、肉体上的亡故,亦即生命的终结,因此所谓人生,也可以被理解成为是一个通向最终的亡故的过程,海德格尔专门将“死”这个名称给予了这个过程。在海德格尔的常用术语体系中,亡故是Being-at-an-End,亦即在终极的存在,意指着人生在此已经结束;而死或死亡是Being-towards-the-End,亦即向终结的存在,表达的是一个正在结束、但却又没有真正结束的过程。海德格尔认为,死比亡故更本真、更实在,那是因为一旦亡故,人就进入到某种终极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时间和空间均已不再存在。这就像人们总是设想或者幻想着“阴间”或“天国”的存在,但“阴间”或“天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甚至它们到底是否真的存在,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反过来说,人们对阴间或天堂的设想的唯一重要的用途就是确证了“阳间”或“人间”的存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在从不完结,因为死本身就是此在存在的一部分。正是在这里,海德格尔之死亡本体论的关键节点就浮出了水面。
17、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18、 这可以说是海德格尔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时代病”典型特征。自古以来所有的大哲学思想家从来不回避人生的重大问题,即使是像死亡这种大多数人都回避谈论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经说过:哲学是预习死亡。
19、 思的任务将是放下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当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
20、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21、 男人的下半身是成人,上半身却是婴孩,他用下半身做些成年男人的事,上半身却像婴儿一样嗷嗷地吮吸女人的乳房,期望获得母性的温暖。
22、但同时这句话也存在着悲观的意味,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悲观思想太过严重。虽然我们知道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亡,但是在活着的过程中可以让其精彩。
23、然而,如若我们换一个视角去审视事物,又当如何?结论是,我们会遭遇到缺失。对此海德格尔论述道:“唯当缺失之际,寻视一头撞进空无,这才看到所缺的东西曾为何上手,何以上手。周围世界重又呈报出来。”
24、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25、在1927年出版的传世名著《存在与时间》中,现象学大师、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在论述那把他反复提及的锤子之时说,一把断掉的锤子更像一把锤子。他阐释道:“上手事物的日常存在曾是那样不言而喻,乃至我们丝毫未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