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2、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3、◆水往下流,人争上游。◆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鸟贵有翼,人贵有志。◆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宁吃开眉粥,不吃皱眉饭。◆宁肯给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财。◆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中国农谚有哪些)。
4、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农谚说: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身。”
5、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6、第这些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很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7、冬小麦长势差,到底因为啥?和施肥有关,很多人用错啦!
8、“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于“雨生百谷”之说,在农耕生产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气候节令。那么,谷雨节气在农历月头、月中、月尾有哪些讲究?随着谷雨到来,气候都有哪些变化?有哪些重要的农耕活动?谷雨当天的天气变化又有哪些征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世代相传又丰富有趣的和谷雨有关的农谚是怎么说的吧!
9、可以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农谚。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创作、积累,农谚流行于口头,散见于各类书籍,她是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又是一棵古老的树,扎根于祖国大地,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对发展和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曾经下乡“接受再教育”四年多,长期在农业战线工作,具有浓厚的“三农”情结,而且从小就喜欢收集、记录农谚,从中吸取营养。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农谚的收集和应用,但愿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让通俗易懂的农谚大放异彩,为现代化农业作出贡献。
10、释义:这两个农谚都是讲不同作物的行距应该有不同距离。
11、在谷雨当天如果没有风,则是比较好的征兆,例如“谷雨不见风,麦豆好收成”;如果刮风,大多预示着收成不好,例如“谷雨风,麦断根”、“谷雨风,山空海也空”、“谷雨刮北风,山空田也空”、“谷雨西风狂,稻田(地里)水汪汪”,但唯独南风除外,“谷雨南风好收成,过了谷雨种花生”。
12、释义:从棉花开花到初次拾棉花,一般在48天左右。
13、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14、小寒对于神州大地而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这时节要继续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和竹林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
15、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16、◆人有志,竹有节。◆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人要心强,树要皮硬。◆人凭志气,虎凭威势。◆人怕没志,树怕没皮。◆人起心发,树起根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小人记仇,君子长志。◆不怕路长,只怕志短。◆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山高,就怕脚软。◆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不磨不炼,不成好汉。◆木尺虽短,能量千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17、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18、◆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天无二日,人无二理。◆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无理心慌,有理胆壮。◆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让人一寸,得理一尺。◆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有理赢,无理输。
19、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农谚说:“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20、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21、当然,谷雨前后也是很多其它作物的重要播种时间,例如我们熟知的“谷雨前后,点瓜种豆”、“谷雨前后,撒花种豆”,还有“谷后豆,吃肥肉”、“谷雨谷,种了胡麻迟了谷”、“谷雨瓜、芒种麻”、“谷雨种瓜,藤无空花”、“谷雨过后投夜霜,紧栽红薯趁春墒”、“过了谷雨断了霜,栽种红薯正相当”、“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谷雨后,点早豆;芒种后,点秋豆”、“谷雨种芸豆,一把掏不透”等等。
22、古人也常常通过谷雨当天的天气变化,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或粮食收成情况。
23、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
24、文章参考节选刘克俊、陈政谕、甘露等《马的饲养——中国农谚中讲如何养好马》
25、《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
26、我们都知道,每年谷雨到来的阳历时间是固定的,即4月或或21日。但农历却不确定,既有在农历月头也有在月中的情况,当然在月尾也是存在的。
27、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
28、了解这些农谚会在解释农业现象、从事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帮助。今天小编抛砖引玉,整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谚若干。如果你的脑海中有更巧妙、更实用的农业,欢迎发送给我们与我们分享哦~你的名字也许就会出现在下一期的农谚推送中哦!
29、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内含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30、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31、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32、释义:灶心土、陈墙土等经过长期的熏烤、风化,还有较多速效肥分,特别是速效钾可达0.4-0.5%,适合用在秧田上,并有助于扎根竖芽。
33、当然,对于地理位置偏北的地区,尽管气温在回升,但谷雨时节还可能见到雪或霜,例如在东北、内蒙古地区有“谷雨断雪,立夏断霜”之说,也有“谷雨断霜不断霜”,农谚着重指明“不断霜”3字,提醒人们要对霜冻提高警惕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