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扩展资料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2、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觉来枕箪凉,诸弟在何许?(王阳明诗词)。
3、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4、苏轼于词写到“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同样的意境,不免有感而出,“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一是幽人、孤鸿,一是幽人、栖鸟,苏轼面对挫折超脱的心境,不也正是王阳明在挫折之后的心境吗?
5、艾草莫艾兰,兰有芬芳姿。况生幽谷底,不碍君稻畦。
6、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
7、幽崖邃谷,襞积隐埋。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8、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9、投稿邮箱:2979212865@qq.com
10、嘉靖元年二月,王阳明父亲王华去世。他便以此在家守孝三年,远离官场。期间,王阳明致力于传道讲学,传播心学,留下了《示诸生三首》、《答人问良知二首》、《答人问道》、《别诸生》等不少有关“良知”的诗文,以韵语的形式解说心学哲理,让人们更容易记住,便于咀嚼回味。如“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咏良知四首示诸生》),教诲学子门人,孔子之道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致其良知,便得心之本体,如果抛弃自家良知,而向外求理以企见道,无异于“家藏无尽却沿街乞讨”的颠倒错乱之举,阐述只有良知才是人们的至乐之乡,才能使人们从世俗的悲欢之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超越的圣人。
11、王阳明从京城赶赴贵州,在孤苦无依的旅途中,既要克服万里穷途的苦累,还要时刻躲避刘瑾所派刺客的蹑踪追杀。正德二年初夏,时年36岁的王阳明行至钱塘江,面对锦衣卫刺客追杀,急中生智,留下了两首《绝命诗》:“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许国蹔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敢将世道一身担,显被生刑万死甘。满腹文章宁有用,百年臣子独无蹔。涓流裨海今真见,片雪填沟旧齿淡。昔代衣冠谁上品,状元门第好奇男。”并置衣冠于岸侧,托言投江,爬上商船出海,金蝉脱壳,才躲过一劫。无奈,祸不单行,商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飘摇不定,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的王阳明却镇静自若,处变不惊,豪情勃发,直抒“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的心意,真实记录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泛海悟道的切身感受,表达了不执著于世间名利的淡然心态。之后,取道武夷山折返钱塘,再经广信、长沙、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而赴龙场。
12、秦碑细剔莓苔字,周桧徐攀雨露枝。秘迹未缘窥玉牒,遗音如或听金丝。
13、迢递滁山春,子行亦何远。累然良苦心,惝恍不遑饭。
14、毫釐何所辩?惟在公与私。公私何所辩?天动与人为。
15、西家儿童不识虎,报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16、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藓春应遍石床。寄语峰头双白鹤,野夫终不久龙场。
17、营茅乘田隙,洽旬始苟完。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
18、乱流荡桨济倏忽,系楫江边老檀树。岸行里许入麓口,周生道予勤指顾。
19、突兀开穹阁,氤氳散晓钟。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
20、寒岩草木正严冬,一日春回雨露浓。安石故居遗雪竹,道林新塔倚云松。
21、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虎怒安可撄?志同稍足倚。
22、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
23、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24、兰桡渡芳渚,半涉见水陆。溪山俨新宇,雷雨荒大麓。
25、僻性寻常惯受猜,看山又是百忙来。北风留客非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
26、入舟暝色渐微茫,却喜顺流还易渡。严城灯火人已稀,小巷曲折忘归路。
27、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