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这种情况下,指责读者不懂行,不尊重译者、编校人员,就显得过于迂腐了。最务实的办法无疑是节缩成本,降低定价。于是很多出版社就把目光瞄向了一类人:在校学生。
2、评价新闻内容:标题不但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内容,而且能够代表编辑部评价新闻内容。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不仅能向读者提示新闻内容,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的性质和意义。
3、1941年8月17日巴金在昆明编辑完成《白甲骑兵》后,曾在该书后记中这样写道:“我算是她的遗嘱的编者,但是这次工作的大部分都是蠡兄代我做的。他也是世弥的友人。译文五篇,都是从法文译出的,四篇录自《译文》月刊,一篇从《文学月刊》中抄出。抄录的事情是蠡兄找人代办的。”可见这页《棺材商人》手稿应是1941年左右由他人在上海抄写而成。那会是由谁抄写的呢?这个大概只有当时在上海具体办理此事的陆蠡知道了。陆蠡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翻译家、散文家、编辑家,在帮助巴金出版罗淑翻译集《白甲骑兵》后第二年就牺牲了。陆蠡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深知巴金对罗淑大姐的那份友情,也知道巴金编辑这本罗淑翻译集的意义,可以想象陆蠡为帮助巴金完成编辑罗淑的翻译集《白甲骑兵》而在上海四处奔波,寻找六年前各种曾经刊登过罗淑译稿的刊物时的情景。在找到发表《棺材商人》的刊物后,陆蠡也一定是请了一位书写功底很深的人认真地、工整地抄了一份,将抄件寄给远在昆明的巴金。
4、“棺材商人A—普式庚作(空五行)这是第四次了,两匹干瘦的驽马架着柩车,在车上面亚德连-蒲洛哥洛夫刚才堆完了他的旧东西,从巴斯麦那亚街向着尼基斯加亚街走去,那里是这棺材商人要搬去的地方。亚德连把他的旧店子关闭起来,在门上钉了一个告白:出卖或出租,然后跟在车子后面走着。
5、其实巴金早在1929年9月下旬就与罗淑相识,但那时他们并不熟悉。巴金在《怀念马大哥》中曾写道:“九月下旬一个傍晚他果然带着那位姑娘到宝光里来了。姑娘相貌端正,举止大方,讲话不多,却常带笑容,她就是七年后的《生人妻》的作者罗淑。”那时的巴金与罗淑只是一面之缘,彼此并不了解。巴金真正开始认识罗淑,则是在1935年下半年巴金在上海定居下来之后。那时罗淑夫妇住在拉都路(襄阳路)敦和里,单身的巴金住在狄思威路(溧阳路)麦加里,两家相隔其实并不近,但孤身一人的巴金却常和两三个熟人一个月里总要去罗淑夫妇家坐上几个夜晚,畅谈文学、生活和理想。(巴金简介50字左右)。
6、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7、代序: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其实还年轻
8、显然,这是不合常理的,而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仅举一例。200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出意外,本书的译者还是宋瑞芬。有人把该版与之前的版本做过对照,得出了明显的抄袭“谱系”——抄自1980年代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黄锦炎译本。
9、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10、巴金的精神遗产和思想命题,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而在当下仍然有着生命力
11、 英老是非常重感情的人,对部下、对同事、对朋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曾给他开了六七年车的王威群,因患胆结石,不能给他开车了。他于是经常向身边的人打听,小王的病怎么样了?还疼不疼?并让他们转告小王,少吃油性食品。1998年我随英老到四川出差,正直周末,成都的一位朋友邀请英老到当地有特色的火锅店吃饭。我们刚下车,就见饭店前热闹非凡,原来是一对新人举办婚礼,围观的人很多。有人认出了英老,窃窃私语。年青的说,这是英达的父亲。有的说,是演《围城》里的高松年。年长的说,是《茶馆》中的刘大麻子……一下子所有人都认出来了。这对新人小心、拘谨地挤到英老面前,请求英老与他们合影留念,英老面带微笑,点头接受。于是,闪光灯下,英老和这对身着中式结婚礼服的青年人合影。大家熟悉了,气氛热烈了,当我们坐下吃饭时,这对新人又特意来到我们桌前给英老敬酒。英老因身体原因,以茶代酒,祝愿这对新人百年合好,幸福美满。
12、 英若诚从艺50余年,表演艺术蜚声国际,塑造了许多真实可信、鲜明生动的舞台、银幕和屏幕上的人物形象。如话剧《雷雨》中的鲁贵,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的童翻译,《知音》中的袁世凯,电视剧《围城》中的高校长,《末代皇帝》中管教所所长等。有人说,英先生扮演过的诸多角色,演得最好的是《茶馆》中的刘麻子。也有人说,《骆驼祥子》的刘四爷是英先生表演艺术的顶峰。还有人说,中意合拍的《马可·波罗》中的忽必烈,外国人都认可,美国人还给颁奖了,为中国人争光了。又有说,最细最难的要属《推销员之死》中的主角威利·洛曼……在扮演过的众多角色中,英若诚先生本人更偏爱话剧《骆驼祥子》里的刘四爷,觉得这个角色分明是自己四爷爷的原型,连他母亲看过演出后,也感慨地说:“四爹又活了。”英先生对这个角色太熟悉了,所以往那儿一站就是他了,可以说不是在表演,而是在体会一种“角色的自我感觉”。著名戏剧活动家黄宗江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看戏的有捧梅兰芳的,有捧肖长华的,我觉得英若诚演刘四爷最好,脖梗子上都是戏。”
13、 英老50多年一直坚持搞戏剧翻译,上个世纪50年代初,20出头的他,就开始翻译苏联表演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计划》,两年后,英先生将近30万字的译本交给导演焦菊隐先生指正。一天,焦先生告诉他:“你的译著,我请巴金先生看过,他很满意,愿意在他的出版社出版。”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作品能得到巴老的赏识,并帮他出书,英先生兴奋极了。1954年7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由平明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至今仍是表演艺术上的一部经典著作。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先后翻译了世界十几位名家剧作,发表过200多万字的话剧剧本及理论著作。这其中包括英国的莎士比亚、菲尔汀,挪威的比昂逊,爱尔兰的奥凯西,印度的泰戈尔等,让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世界名人及他们的名著;也包括将中国的老舍、曹禺等人的巨作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及中国的文化艺术。他的英文非常标准、地道、流利,对英语中的美国音、澳洲音、黑人音以及许多地方俚语都了如指掌。可以说,英先生的作品翻译也同样具有独到之处:其将经典的话剧剧本作为翻译的主攻方向。将世界多部名剧译成中文,在中国舞台上演出,如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等,把中国的名剧介绍给世界,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刘锦云的《狗儿爷涅》……其翻译过程中,非常注重语言对观众的直接效果,力求译文既忠实原著,又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使每个角色的语言都各具特点,收到了良好的舞台效果。《推销员之死》描写二战后的美国社会,语言以纽约布鲁克林的方言为基础,为了表现这一语言特色,英先生经过细心揣摩,决定使用北京天桥一带方言的某些语汇,赋予译文以原作的风韵。所以他本人认为自己翻译的诸多作品中最好的要算《推销员之死》这个本子。其在选择剧本方面始终坚持把世界优秀剧目搬上中国舞台的原则,充分显示出他的胆识与见地、欣赏与品味。1988年《哗变》的上演就是如此。英先生曾说:选择《哗变》的初衷,就是因为它推翻戏剧的一切规律,全戏没有富于变幻的场景,没有鲜艳华丽的服装,没有梦幻变化的灯光,没有优美动听的音乐,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打斗和缠绵浪漫的爱情,甚至没有一个女人。整个戏只有四个人物出场,讲述的是美国军事法庭上的一次审判过程。当时,人艺剧院有不少同志为之担心,害怕观众不接受。面对挑战,英老成功了。连演70场,场场爆满。一位观众讲:“在《哗变》中,‘话’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话’还是话剧之本。”曾有艺术界权威人士称:中国话剧90年历史中经过“两度西潮”,即20年代和80年代。80年代的“西潮”英先生功不可没。
14、——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的演讲(节录)
15、 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
16、中国著作权法规定,一般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也就是说,所有在1965年以前去世的中国作家,他们的书都已经成为公版书。
17、我加盟“稷下文库”的最初打算,就是新编《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和《新文学整体观续编》两种,因为这两本书出版时间较长,需要重新修订。但是在“稷下文库”编撰出版工作启动会上,高教社负责“文库”文学类丛的责任编辑孙璐女史出题,希望我再编一本当代文学评论的文集。我当然是愿意的,但是重编哪一本书呢?我在会后犹豫了很久。因为我的著述多是通过编年体文集的形式来呈现的,每一本都有各种文体夹杂其间,很少单独编就的评论集。有一本《当代小说阅读五种》的新编,最近已经由陕西师大出版社重版。另一本《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每年都在重新印刷。想来想去,还是重编《献芹录》,这是我的编年体文集中唯一的一本文体相对集中的读书随笔集,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本作品集。
18、2月下旬,仓储分公司香坊油库就开始部署春耕供油工作,开启24小时付油模式,为春耕销售提供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供应。确保春耕期间油品供应。
19、现在13年过去了,时过境迁,再重复“我在读什么”意义已经不大。这次新编《献芹录》,我对原书篇目做了很大的调整,仍然分作正文部分和余编部分,正文部分仍然是50篇读书随笔——“50”是一个知天命的生命状态,意味着智慧、成熟和圆满。我喜欢这个美好的数字——但其中真正保留原书篇目的,只有38篇,新加入的读书随笔12篇,内容也根据书的分类重新排列了。评论对象不仅限于当代文学创作,而是涉及到外国译著、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等方面的书籍,文字也做过一次认真修订。余编部分收录短文16篇,分做三组系列:第一组是有关《自己的书架》专栏的三篇序跋;第二组是我最近为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的五卷本随笔集《自己的书架》序跋,第三组是我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陈思和文集》所写的各卷序跋,似乎也可以说,余编部分的标题应设为:写作生活的回顾。
20、 (一周一书)既是大学生践行“博学”内涵的一种尝试,也是响应国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的实践探索。
21、读名著是个好习惯,但一不留神就可能遇到粗制滥造的译本,浪费买书的钱事小,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才是最可惜的。好在互联网除了给译者偷懒提供了便利之外,也给读者鉴别版本创造了条件。通过搜索,根据口碑选出信得过的出版社、靠谱译者和经典版本,应该不是难事。总之,外国名著水很深,随便摸一本来读,吃亏的很可能是你自己,一定切记!
22、我欣喜地看到,他当年翻来覆去的呼吁总算有了回应,“讲真话”如今已经成为民族的共识。……
23、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 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蚀》三部曲是茅盾的处女作,原稿笔名为“矛盾”,正好反映了他的心态,后来叶圣陶改为“茅盾”。
24、《新文学整体观续编》成书于2010年,但是写作过程却很长,最早一篇《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写于1988年。在这以前,我已经完成了两个计划中的研究系列的写作,一个是与李辉合作的巴金研究系列,成果是《巴金论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还有一个就是新文学整体观的研究系列,成果是《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后一本书出版的时候,系列论文还没有写完,在同一年里,我写完了《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浪漫主义》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启蒙传统》,只剩下计划中的最后一篇,原打算讨论中国新文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输入的关系,但在准备过程中,读了王观泉先生的小册子《天火在中国燃烧》,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好,由此自觉到自己的研究远远不够水平;再加上在我刚留校任教的时候,《复旦学报》约我写了一篇关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体现d的集体智慧的文章,题目是编辑部出的,但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观点则是我自己的,这样就把那部分的心得已经写进了文章。所以,再要另起炉灶写论文,感到勉为其难,于是,渐渐就打消了写作的念头。
25、 1987年中国举办第一届艺术节,英老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艺术也需要改革开放,作为我国艺术事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中国艺术节,一方面是文艺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产物;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将极大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发展和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文艺体制的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的艺术节。同以往的“会演”、“调演”、“比赛”、“评奖”不同,不搞名目繁多的各类评奖,最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是一下子都能被人认识的,世界艺术史上不乏其例。同时好的作品要接受检验,这很重要,要有群众的口碑。他说,办艺术节就是对艺术漠视群众的观念的一种冲击。文艺工作者的创作都要力求面向群众,避免把艺术节目送到北京作为最高成就,看作首要任务,单纯为评奖而评奖,为调演而调演,这个倾向是危险的。国际上凡是办的成功的有影响的艺术节,都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广泛的群众性。同时他还说,艺术节是对艺术家、对创造性劳动的一种尊重,举办艺术节,向人民展示一下艺术成就,有利于提高艺术事业的地位,希望全社会对文化艺术事业能更支持、关心、尊重。文艺和教育一样,是社会的基础工程,我们国家的民族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我们有责任使它发扬光大,为世界艺术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在第五届艺术节上,他在观看了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百花赞》彩排后,记者采访时,他说:“这台晚会不错,有创新。艺术就是要新,如果不新,要你干嘛?因为,诗词歌赋,从古到今,浩如烟海,堆积如山,所以,一定要新。当然,新的当中,还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因为,不是说新就一定好,但要提倡新。”他认为,艺术节开幕式的演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的震憾力和冲击力,要能充分展示一段时期内我国文化艺术制高点的风景。
26、而国外的公版书规定则相对复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古登堡计划”,其中有详尽的美国版权法解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划分方法,即1923年之前出版的书,在1998年后都成为公版书。
27、在克鲁泡特金逝世之后,巴金曾这样评价他:“历史会把克氏的肖像不加修饰地画与后代的人看,如像一个反抗社会不公道的人,一个为工人争自由的战士,一个无限地爱人类的人。”或许将来有一天,醒过来的人们会这样评价巴金,但这些对巴金毫不重要,相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倒是更重要,因为,我们总得问一问自己:我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28、依照这个标准,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是公版书,鲁迅、萧红、闻一多、朱自清等去世较早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也都是公版书。
29、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5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编译出版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针对目前外国文学名著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局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倾注心血打造了这套“名著名译插图本”。
30、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31、巴金在表现他们的糜烂绝顶的私生活的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人性变态。冯乐山、陈克家之流是一群地地道道的衣冠禽兽。
32、《家》最早发表在上海的《时报》上,这个报纸原来主要发表鸳鸯蝴蝶派的作品,《时报》的一个编辑看到巴金那么有名就向他约稿,巴金从来没写过连载小说,但那个时候巴金觉得他应该写一部言情小说。为什么呢?因为巴金早期的小说因为宣传无政府主义,那些书出来以后都被国民d禁了,所以也有人以为,《家》其实是影射当时的国民d政府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一个压制年轻人、压制人民的政府。
33、这容易给人一个印象,凡是名著,都开卷有益,拿来读就好了,不必在乎译者和版本。如果真这么想,可就进了陷阱喽。
34、尚志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南与五常市接壤,北与延寿县、方正县、宾县相连接,是黑龙江省产粮的重要地域。
35、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编辑制作标题,不仅要注意通过标题向读者提示和评价新闻事实,而且要善于用生动优美的形式去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因此,标题表现形式是否生动优美,也是吸引读者阅读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36、《新文学整体观续编》编辑成书大约是2008年,但因为它属于国家社科项目的一个系列,为了结项,整个过程拖延了两年多时间,到2010年才正式出版。书的成因过程,我在收录本书的初版《新文学整体观续编》的后记里已经有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仅留下篇目:
37、“名著”:在外国文学的精华中遴选出最为读者喜爱的、脍炙人口的精品;
38、《新文学整体观续编》第三个版本是《陈思和文集》第六卷版,与前两个版本有很大的差别。前两个版本都是用章节形式结构全书的,这次恢复了论文集的形式。前两个版本每章都分两部分内容:在解释关键词后,还增加了相关作品分析的内容。《文集》版则是恢复论文集的形式,把原来添加的讨论作品部分都删掉了。《文集》偏重于现当代文学专业,没有收比较文学方面的论著,所以我把《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一文删掉了。这次稷下文库版《新文学整体观续编》(第四个版本)把这篇论文重新补上,同时还加了2001年版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增订本的绪论。我还把当时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的导言也作为附录,这样,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我对于文学史理论研究以及关键词创新的追求。(3月9日)
39、作品影响 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40、所以我们看到的大量18/19世纪的外国名著,都已经成为公版书,任何一个出版社都可以自行翻译出版,而不用支付版权费了。出版这类书,对出版社来讲是(几乎)无本万利的。
41、 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老上海式并不宽阔的街道,没有多少车辆呼啸而过,也就不存在喧嚣积攒。……夹杂着寒风进入那扇门,一幢三层灰色的小洋楼跃入眼前,推开墨绿色的玻璃门也就看见了巴金先生生活的种种,他闲暇时坐着喝茶的椅子,写作时用的办公桌,群英荟萃时的沙发,以及无处不在的书柜书籍……故居,留下的不仅仅是书籍荣誉,更是自己在这世上最后的温暖。家,一个千万年来从没有离开过我们的字,造就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42、新闻标题既不同于公务文书的标题(它一般由责任者、事由和文种组成,例如《某某单位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也不同于文艺作品的标题(它可以简约到一个字,例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它的种类较多,结构较复杂,而且还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无论记者还是编辑要想制作一条准确、简约、传神的新闻标题,非得花费一番心思不可。邓拓同志生前曾诙谐地说过:“谁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它磕三个响头”,可见,研究和探索新闻标题的制作对于作者和编辑多么重要。
43、作品意在表现当时青年在革命大潮中必经三个时期:革命前夕的亢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一年后茅盾东渡扶桑,在日期间他完成了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和长篇小说《虹》的创作。
44、黑龙江销售尚志分公司在2月下旬就全面启动春耕0#柴油保供工作。24小时竭诚为顾客提供优质油品,全力打造中国石油品牌形象,保证油品的质量与数量,提供优质服务。在春耕销售期间,面向农民朋友推出“惠农食品”、“惠农工具”、“惠农免费用餐区”等多项便农、惠农政策,获得了前来加油的农民朋友广泛好评。
45、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46、所以你知道她是怎么“翻译”的了吧?其实你也会。将别人译本里的“我一定不会输给他”,改写成“他肯定赢不了我”,意思一样,文字有区别,这种改写没什么技术含量,会说中国话基本就会改。
47、附录:“新文学整体观”的构想——答林爱莲问
48、“五四”新文学运动本来是知识分子的精英运动,一个大学——北京大学,一份杂志——《新青年》。鲁迅当时是新文学运动的主帅,可是当年鲁迅自己也感觉到,新文学运动的改革基本上只限于精英层次,他的小说都发表在《语丝》《创造》《文学研究》等杂志上,这些杂志基本上都是他们几个朋友自己办的,读者大多数也是大学生,而社会上看的东西还是鸳鸯蝴蝶派。到了二十年代的时候,新文学作家发现如果作品写出来只给自己看,终归是普及不到大众的,对群众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觉得一定要走向通俗、走向大众。在这个过程中,巴金取得了成功,他的小说内容全是先锋意识的东西,可是他获得了大众读者。特别是巴金的《家》。
49、《春》本书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揭露了封建势力的害人,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及与这种家庭的决裂。
50、巴金与罗淑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37年9月8日。上海“八一三事变”后,远在广西的马宗融几次催促已有身孕的罗淑带着孩子离开上海。巴金及其胞弟李采臣想尽一切办法为罗淑母女买到离开上海的火车票。当日巴金、靳以、李采臣到上海西站送别罗淑和马小弥母女。那时上海已呈乱象,火车车厢挤得水泄不通,马小弥只能被巴金他们从窗口递进车厢交给罗淑。这一别,巴金没想到竟是他与罗淑的永别。
51、而这些学生往往没经过专业翻译训练,英语水平也在大学四级附近,翻译基本是靠“谷歌翻译”等互联网工具完成,对名著中的专有名词、难长句的翻译经常驴唇不对马嘴,整体质量可想而知。
52、《秋》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
53、罗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以描写四川简阳家乡为主的乡土女作家,她自1936年9月发表处女作《生人妻》到1938年2月27日因产褥热去世,在中国文坛仅仅出现了一年半的时间,存世作品数量极为有限。其文学翻译虽早于她的小说创作,但存世作品也非常之少。
54、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在龙江大地春耕期间的全力保障成品油供应,为黑龙江全省春耕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北大仓”的高产高收,贡献着石油人的力量,让我们向每一位平凡的员工和朴实的农民朋友们致敬!
55、均发送至电子邮箱:yxswhg2014@1com
56、把“雨”改成“金”更准确,为第一读者点赞!比喻后的对象要更高,而不是更低。
57、新编《献芹录》连序文和编后记共68篇,暗合我今年刚过68岁,还有一年多,我也将进入从心所欲的生命状态。回头看这几年来,我把很多时间都耗费在整理修订自己的旧著方面。这次编《献芹录》,我有意将我的两套著作集的序跋文章都收录进来,以此想为自己做一个小结,暂告一段落,至少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不准备把时间浪费在整理旧著上了,我还有一点残朽之力,希望能写出几种新的理论著作,以求完成我最后的人生规划。(4月6日)
58、他一跨过这新屋子的门限,看见里面完全是莫上莫下的零乱着,他觉得怀念起旧居来,在那里,经过十八年,他把一切料理得很有秩序的。她开始斥责她的女儿和女仆的缓慢,于是他就动手帮忙她们。
59、所以你能明白为什么有上百个《简爱》译本,却只有一个《哈利·波特》的译本了吧?
60、主要内容 写的是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61、我们都上过学,知道学校里的苦日子。与每月几百元的生活费相比,如果能每月再多出几百元外快,那生活就宽裕多了。而翻译书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
62、 (一周一书)还倡导自己确定“阅读周期”,根据不同读书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或涉猎一定数量的不同介质阅读材料,有所思考和表达分享。
63、《家》简介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64、《家》简介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65、这个篇目与现在的版本基本相合,原计划写十篇系列论文,只剩下一篇计划好的《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没有写,而且后来也没有写。台湾业强版的《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是我比较喜欢的版本,装帧素雅大方,内容也相对齐整。1995年,在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出版了韩语版,翻译者都是朴教授的学生,他们把这本书作为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材,边学习边翻译,依据的是两种“整体观”版本的全部篇目,再加上我安排学生做的五万字的注释,篇幅很厚,内容有点庞杂。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建议出版《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增订本,我对这本书又做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修订。这次修订,主要是调整、增加篇目,把我在上世纪90年代新写的另外一组当代文学“关键词”研究的论文也放进去了。篇幅扩大到30万字左右,篇目是:
66、然后,看看本首席第一版时制作的新闻标题(图中标注的红字为中国石油报第一读者於雪芹的建议)——
67、然而公版书的问题恰在于此。市面上充斥着几十个版本,读者不可能清楚了解每一个版本的翻译、校对水平。而网购大潮下,读者甚至连每个版本的纸张、印刷情况都不得而知,能看到的信息只有两个:书名、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