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下来,划重点了,王阳明还推行了“十家牌法”,这个方法厉害了。首先是将各家门面的小牌挨个审查真实,十个家庭编排完成后,按照制定的样式造册,等到遭遇拘捕传拿和差遣调用等项,按照造册处置分配,再没有躲藏逃脱漏网之人,一县的事,如视掌中。这个方法管理特别广泛,不仅盗贼可以平息,诉讼也可以减少。
2、“阳明以意之所在为物,此义最精。盖一念未萌,则万境俱寂;念之所涉,境则随生。且如念不注于目前,则虽泰山觌面而不睹;念茍注于世外,则虽蓬壶遥隔而成象矣。故意之所在为物,此物非内非外,是本心之影也。
3、 由于这个命题是夹在王阳明叙述自己立言宗旨这段话里面,引来学者们就其是否代表王阳明知行说的主旨的争论,前已提及,此不再赘。实际上,我们可以抛开它与阳明知行说立言宗旨的关系这个问题,而直接研究它的哲学意涵。
4、我们把人之欲望分成三类:利欲、色欲、亨欲。(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5、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6、 然而,在解说《大学》工夫系统时,王阳明首先就否定了修身作为功夫的独立意义:“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接着,又取消了正心作为功夫的地位:“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工?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16)这样,一层层推到诚意:“心之发动不能无不(17)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18)既然如此,致知格物作为工夫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大学》本文明确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阳明不能像对待修身、正心那样处理致知格物。他对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在格物的疏通颇堪玩味。(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7、 毛泽东思想中知行合一最这个典型的一个表现,对实践重视最典型的表现,就体现在他的这个1937年的实践论中。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王阳明思想知行合一思想的痕迹。王阳明认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就是知、行一定是一体的,这个是不能够分离的。毛泽东在《实践论》里头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从这里明显看出他们二者之间的这种继承关系。在实践论最后一段是,他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一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唯物、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知、行统一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提出的,而知行统一这个事实上就来源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8、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9、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
10、“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
11、 盖鄙人之见,则谓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慊,然后谓之诚意。知如何而为温清之节,知如何而为奉养之宜者,所谓知也,而未可谓之致知。必致其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致其如何为奉养之宜者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11)
12、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13、时间向前拨500年。明正德年间,在闽粤赣湘四省交界的绵延山区发生了长达数十年的山民暴乱,他们相互结盟,占山为王,把四省交界的地域闹得鸡犬不宁,明武宗皇帝下诏提任王阳明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漳、汀等处,平定叛乱。接诏后,王阳明打响了其建功立业的第一仗——“漳南战役”。
14、作者简介: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上海 200241)
15、其一是偏重于道德伦理,偏重个人之品格修养,而忽视了客观物理之探求。程朱尚说自然界一草一木都有理,都需要去格。到了阳明这里,则不然,有一段对话颇能说明问题:
16、故此由性格物,前面需要加经济基础,后面需要加上层建筑,如此才能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之诚明境界。
17、日本现代有一个很著名的企业家,叫稻盛和夫,他之所以能够完成那么高的一个成就,成为叫日本的经营之圣,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日本著名的倒幕英雄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就是阳明心学的忠实追随者,西乡隆盛曾经就说过“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稻盛和夫实际上是通过西乡隆盛的这个他的这个训诫,也就是他的训诫后来这个编篡成册,叫《南洲翁遗训》。稻盛和夫说,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然后从这里头汲取这种精神养分。换句话说,稻盛和夫事实上是通过西乡隆盛接受了王阳明的心学的思想。王阳明认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培其养其心”。稻盛和夫说人类是积极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着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自我,正是因为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王阳明的思想其实对稻盛和夫影响非常大。稻盛和夫说,在高尚的思想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稻盛和夫的思想的翻译者和传播者,曹岫云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思考是人的显意识在发挥作用,如果你怀抱善念,针对某一难题日思夜想,你的愿望就会深入潜意识,在不经意间,潜意识就会突然给你灵感,使问题瞬间解决”。稻盛和夫当时他之所以能发明这个美橄榄石实际上就是这个曹岫云说的,就是他因为每天都在想着这些问题,所以某一天忽然这个伴上了这个松香纸容器,在这个时候一下子获得灵感然后发明了美橄榄石。在这种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像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及王阳明在这个擒拿了平定了这个朱宸濠叛乱之后,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的时候,他提出的“致良知”的思想,跟这种顿悟这种直觉是非常像的。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头有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非常像王阳明的这个思想,他在《活法》里提出“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这明显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翻版。王阳明思想对这个近现代的影响我们就简单地介绍到这,上面就是我们对王阳明的基本思想以及对近现代的影响。
18、在缺乏先进系统之理论主义指引的条件下,与其教条主义的僵守并未理解的或者本身过时的理论,不如简单的采取实用主义。毕竟前者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后者至少可以灵活转向,虽然停滞,但不至于有太大损失。这也是先易后难之体现。但如果长期满足于这样的情形,那就不对了。
19、为了给格物找一个内在的动机,内在的根源,故此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良知说并不复杂,不过就是心中知得多少,便去行多少,但真能践行已有之良知,哪怕原本之知再有限,再微小,只要一以贯之,亦可成善人,成圣人。阳明之意,盖以为天下尽有许多事物,若不管三七一概去格,则疲于奔命,莫知所归,故索性撇去外物,只说良知,致良知。把人原有之知,落到实处,能知行合即非易事。能实现知行合一之境界,即是圣人。既然如此,放着眼前现有之知,不去用力落实,何必再奔走驰骛于形形色色外物之知呢?
20、真知就是行。没有行的知,不是真知。比如开车,不管你了解多少驾驶知识,如果不能上路把车平稳地开起来,那都不叫知道怎么开车。
21、慢慢悟道吧,提升思想境界,很快乐,当然了,悟道不保平安,不保赚钱,不保彩票中奖。
22、《周易》64卦,由乾坤二卦统领,乾卦六爻全阳,代表刚健的天道,坤卦六爻全阴,代表顺从的德行。
23、如果用数学知识作为例子,对某个数学分支的概念和定理完全不了解,可谓无知。通过上课或看书知道了一些概念和定理存在,但对这些概念的意义,定理的证明没弄通,可谓虚知。经过深入的独立思考,完全理解了概念的意义和定理的证明,可独立推导,可谓准知。真正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其他科学分支,可谓真知。
24、后者主要体现那些本身就属于分工的领域。科研、艺术、工程、娱乐、政治、经济等等。在这些本来就需要人类分工合作的活动领域,对个体来说,知行不必合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特长,有的人长于知而短于行,有的人长于行而短于知,应该让长于知者尽其知,长于行者尽其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而不能因其所短废其所长,使得短于行而废弃其知,短于知而废弃其行。空谈知行合结果往往是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徒然蹈空践虚而已。虽然对个体而言,知行不必合但从全局整体而言,因为不同人之分工合作,知行却自然实现了合一。
25、建国后不提倡思想境界的提升,知识越多越反动,再加上去四旧,去糟粕,思想完全断层了,导致我们对悟道的理解仅仅变成羽化飞仙,降妖捉怪。改革以后专注搞钱,有钱以后专注许愿,所以有钱就成天理了,人就成功了,佛教变成许愿池了,什么哲学思想去一边了,少林寺都专注搞钱。
26、 我们下面来看一下知行合一的具体的内容。王阳明提出叫知行合一本体这样的概念。本体指的是它本来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他是相互联系,相互包括的,所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这里王阳明特别强调,他说如果你一旦已经把这些道理儒家的这些道理搞明白之后,你一定在你平时的言谈举止之中,在你的任何的这个行为之中,会体现出来的,一定会去践行的。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你不去践行,不去实施,那你还是没把这个道理搞清楚。在这里王阳明通过这样的说法,他强调的就是你所了解到的,儒家的这些信仰是让你拿出来去实施的。所以他在《答顾东桥书》里头他又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他说真正的这些知识就是让你拿出来去践行的,去实施的。“不行不足以所谓知”你不去实施那就不是知。所以王阳明又说“知是行是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是《传习录》里头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对这个道理对儒家学说的了解,是你开始实施儒家理想儒家学说的开始的起点。行是知之成,当你去践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整个的对儒家学说的了解完成了,也就是知和行本身是一体的事情。他说如果你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的话,当你说一个知字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意味着你的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只是说一个行,就意味着你已经对这个道理已经是了解了。在这里头王阳明仍然是强调知和行二者必须是一致的,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王阳明还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这个所谓“知是行之主意”,主意就是目的,和统帅的意思。“行是知之工夫”,工夫就是它的途径和手段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对儒家学说的了解,对儒家学说的信仰,是你整个行动为人处世的根本的目的,是你的思想的一个统帅,你没有这个东西做事情是做不好的,这就是前边的这个话。“行是知之工夫”,也就是如果呢不去实施的话,你了解的很好的这些理想和信仰仍然是没有途径没有手段去实施的,所以这个“行事知之工夫”就是这个意思。
27、确实,按照阳明的逻辑,一个人光是修炼性情,提高品格,都嫌来不及,投入大量心力精神都未必能有所提高。对每个人来说,最要紧相关总是自己的性情品格,若如此,有什么必要又有什么精力去关心一草一木之理?而且世间外物如此之多,如果一草一木需要格,那日月星辰也需要格,风雨雷电、飞禽走兽之都需要去格,怎么格得过来,索性都不去格。只需要关心和自己切身联系的日常人伦之理就可以了。所以阳明举的格物例子也都是些什么事亲、事君、待友之类。即便要涉及某种客观规律知识之掌握,按阳明之逻辑也局限于人事相关的实用范围,事到临头再去学。
28、弊端二是,即以修身而言,致良知缺乏可操作性,几乎全凭人之自觉,诚意正心修身全混为一处,易流于空谈。知行合一之说,对才力气质远不如阳明者,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知不成知,行不成行,反养成一副偏狭心肠。
29、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大余,享年57岁。
30、前者主要是道德修身领域,涉及到的行是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无可避免的:欲望的管理,情绪的管理,时间的管理,待人接物的态度,和人相处的能力等等,做的好,利人利己,做的不好,害人害己。这方面知行合一是一种理想境界,是应该逐步逼近趋向的目标。这个领域应该做的是在巩固其知的基础上,逐步在行动中落实其知。不能把理想的目标和现实状态混为一谈,不能说因为没有达到知行合就索性否定其知的意义价值。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说的“勿忘勿助”。保有其知,尊重其知,朝着知行合一的方向努力是“勿忘”。虽然你可能暂时做不到把知落实为行,但你至少能记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不必急于一步登天,一下子知行合这是“勿助”。急于求成的结果,可能是更大的失望,更彻底的自暴自弃。
31、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③。
32、后来,王阳明在创立心学时,强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33、 这里又将用功方向指到意念那里。然而,“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在《大学》的工夫系统中属于“诚意”的范畴。事实上,王阳明对《大学》工夫的理解,是以“诚意”为主干的,这与《大学》文本“八条目”的脉络已不尽合,在那里,工夫最后不是落在诚意而是落在格物。
34、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35、但说知行分殊并不排除某种意义上知和行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或者体现在某种不断逼近的趋势。或者体现在整体全局的角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