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2、“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3、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承杜威、孟禄等。杜威的思想对陶行知影响很大,在强调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这点上,杜威给陶行知以直接影响。可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生活教育理论还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中国现实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而且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尚未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
4、B.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生活混然为一体的崭新概念。
5、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简述)。
6、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7、一是学用结合,让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以往幼稚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8、 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9、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0、“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11、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12、陶行知(1818--1925),汉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3、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行知从育才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采取了“从做中学”的新颖方式,给学校新人学的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做中学,也体现为学生“有学有教”“即知即传”,自己在实践中学到本领,并且受教育的同时也教育别人。
14、C.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原则的实施。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15、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16、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17、“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18、培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19、一个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在陶行知的教育生涯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20、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21、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
2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23、 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 “同心协力”的境界。
24、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25、教育既然源于生活,便会对生活产生反作用。陶行知认为,教育应当是为生活服务的,应该以促进生活向前向上发展为动力,应该为生活的需要而办教育。
26、我们每个人有“生”便会“有生活”,有生活即有教育。所以,“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要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最重要的就在于使人们养成持续不断地学习的习惯。正是基于“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后来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念。
27、③“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即教人者先教自己。同时,教人者还要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它既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
28、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29、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强烈批判以书本、以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主张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同时,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具有作用。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人的生活。
30、“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31、德育思想居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首位,是其教育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德育思想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具有实践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对于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32、 金水苑中学在“自教育”办学理念引导下实施的“小先生制”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8月22日,金水苑中学邀请到原上海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上海市教心特级教师朱肃霞开展主题为“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暨小先生的前世今生”的讲座。
3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4、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35、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36、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37、 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38、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39、 生活教育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0、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1、(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4分)
42、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大家,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思想和典型事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重要的客观题考点。
43、 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44、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4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做中学”是杜威的主要观点。即此观点为错误观点。
46、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47、陶行知的“三大原理”是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指陶行知认为我们所教育的内容就来自生活,他提出教育要围绕生活、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想叫做生活教育理论。②社会即学校,由于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落后,资源短缺,所以陶行知认为社会本身就可以当做一所大学校,教育是要满足社会需要并且要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所以这也可以叫做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③教学做合陶行知认为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事情如何做,就让学生学着如何做,学生如何学着做事的,教师就应该如何教,做就是学和教的源泉,所以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48、陶行知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思想,二者在本质上都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学校和社会脱节,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局面。
49、 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50、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51、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52、(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5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现代教育家()的名言。
54、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55、③不管是教师的从做中教,还是学生的从做中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素质。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是他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与灵魂。
56、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57、要是手脑联盟教用脑的人,用手就用手的人用脑教,一切人都把双手和脑拿出来用。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58、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59、A.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精辟的阐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60、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61、(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62、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3、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4、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65、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66、 陶行知反对教、学、做分家,他说:&lDquo;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救,在做上学&rDquo;。他的&lDquo;教学做合一&rDquo;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
6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8、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69、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创办山海工学团时发明的一种通过发动小孩子或小学生充当老师来普及教育的方法,具体来讲是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他把这些能识字、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小学生成为“小先生”,故称这种方法为“小先生制”。陶行知认为,“小先生制”是普及教育的最好方法。他说“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优点: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能使中华民族返老还童,使成人得到一种少年精神;不花钱便能接受教育: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白天学习,晚上教人。
70、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71、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
72、中教必背(13)|论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