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2、人活着,总得有个坚定的信仰,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张志新
3、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罗曼·罗兰
4、《辨中边论》云:“已说诸烦恼,及诸所知障,许此二尽故,一切障解脱。”即断言二障已摄尽一切障碍,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该论的注释中说:“其合理者,实际所求,除了解脱和一切种智之外再无第三种果,从主要对彼二障碍的角度,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其次,二障的起因是人我执和法我执,二我执的能治是证二无我,因为所证二无我之外,更无胜义所证的缘故,二障数量决定,遮止多少之边。”
5、自续理论是眼等有法在自他前共同成立的前提下,承许所立,如胜义中无生;能立的因在自他前共同成立,比喻如宝瓶等,也是自他共许;“因和所立一者有则另一者有、一者无则另一者无的关系”也在二者前共同成立。总之,承许三相和比喻在自他前共同成立的理论,是自续理论。(格言和名言有什么不同)。
6、然后她的姐妹们都羡慕的要死。她在公司上班,也纯粹是打酱油,赚不到什么钱,她也不在乎,表现出一副不缺钱的样子,她生日到了,自己提前订好蛋糕,或是情人节要到了,自己提前订好花,当天让人送到公司里,以此来衬托她有人爱,有人关心,虚荣到这种地步。
7、意义:蕴和我非一体,如果是一体,应成蕴有色、受、想、行、识五法,我也有五个;进一步色蕴可以分成无数微尘,我也应成无数。这和执著我是独一相违。(格言和名言有什么不同)。
8、长命也许不够好,但是美好的生命却够长。——富兰克林
9、时间的长短唯一是按所含刹那的多少来安立的,刹那的数量多,则安立为长时间;刹那的数量少,则安立为短时间,此外也没有其它安立的方法。这里,无分刹那和一大劫同样具有无量无边的刹那,无法安立多和少,由此,任何长短时间,小到刹那、须臾等,都无法到达究竟,最终会导致破坏观待时间所安立的一切。
10、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11、尊重而不迷信权威,追求而不独占真理。——周海中
12、1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13、因此,所谓“他空中观为觉囊派闭门造车的产物”的说法,并没有真实的根据。(“他空中观”的名称,有些论典说是从觉囊派遍知多洛瓦开始安立的。)按自宗宁玛派的观点,自空中观本与他空中观圆融无违,如堪布根霍《定解宝灯论注释》中所说:“自空他空互相诤议大,若堕现空之边则有过,现空不违双运宗派胜,持此岂非已胜一切宗。”
14、(12)如果以胜义理论在二谛中破显现,则与外道现世美见解有何差别?或者,如《定解宝灯论》所说:“外道太阳派诸众,离开显现观空等,亦应能够断烦恼。”
15、在这努力追求的过程中,我们觉得生命有意义,活着有价值。—— 罗曼·罗兰
16、人就个人而言终有一死,就整体而言则是不朽的。——艾普利亚
1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8、论中又说:“若众缘和合,是中有果者,和合中应有,而实不可得。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是则众因缘,与非因缘同。”如果众缘和合当中有果法以自性存在,应当以量从中得到,实际是得不到的。譬如,饭如果在米等中,应当见到,但米等碎为微尘也不见有饭存在,每个因缘中得不到,其聚合中也得不到。众缘和合中没有果法,那就和非因缘相同,都没有果法在内。如果米、水等中没有饭,而又能产生饭,为什么以沙、土等不能产生饭呢?两者同样是“众缘当中不具果法”,理应产生。
19、所以笨女人一生过得很苦,还得不到男人的爱。聪明女人却能享受物质生活,无所谓得不得到男人的爱,因为她出发点本身就是物质。
20、因此,一念心的产生,不是已有而来,也不是无有而来,根本没有来处。
21、那么,什么是只随他方承许,并非自方承许呢?如根敦秋佩所说:“佛在菩提树下闭目静坐七日,这是佛本人无承许的观点,转法轮、说四谛法、引导众生开悟解脱,则是以慈悲为原则的他方承许。”
22、内外二种中观的观点大致与自空他空中观相同。
23、所以说莫言很经典的名言,一语道破了笨女人和聪明女人的区别,直言不讳!
24、如果由一因产生多个心,一因生多果故,多心应成无因,由此应成恒有或恒无。此外,从时分和方分分析,毕竟没有独一的因和心,由此可破四句生。
25、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方海权
2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7、五大因相互的差别:如《入智者门》中说:“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另外,对因和果同时观察,为破四句生因。总之,由观察角度的不同,有五大因之正理。
28、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29、《如来藏大纲要狮吼论》云:“如果以理观察,如来藏本性为空性之故,则承许其为心的法性、周遍一切境、于一切时为恒常、不可思议、诸功德一切无偏显现等,悉皆应理。如果其自体不空成实,则不能安立为他法的法性等。同时,以胜义量观察所得的结果也不可能成立如来藏为成实不空,因为以胜义理论观察诸法无实之后得出一个成实之法,如是犹如由光明产生黑暗一般,必无是处。”
30、譬如,数论外道承许芽果自生,中观师遮破:芽果应不自生,自体有故。其中,“无自生”唯一是遮破他宗所承许的自生,并非自方成立“无自生”之宗。因此,自己无宗,无任何承许。
31、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偏重个人的修养,名言的作用似乎广泛些。”
32、释词:何为“四句生”?以实有因产生实有果的方式,只有多因生一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四种,这是“四句生”。逐一遮破四句生的正理,称为“破四句生因”。
33、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34、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谈话录》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6、以上抉择了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为空性,由此,一切色法和心法从粗大到极微之间,都没有实有一体,更没有实有多体,当体远离多,自性本空。《如意宝藏论释》云:“此显现(有法)有事无事何者也不成立,远离一体、多体之故,犹如水月。”
37、 知了的吟唱为何使人厌烦?因为它只会重复自己的名字。
38、如是患无明翳者,不见真实义而见蕴界处等自性,此是诸法世俗性。即此蕴等,诸佛世尊永离无明习气者所见自性,如无翳人不见毛发,此即诸法真胜义谛。
39、第5题:在破显现分上,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有何差别?
40、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由眼耳鼻舌身五识来摄取的,如果在五识之外再加一个意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会更加开阔。如果这双眼睛不是左右横排,而是上下竖着,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形象与颜色将会大不一样。
41、从显现的角度,无法安立现空是一味无别的大双运。《定解宝灯论》云:“空与不空非双运,如黑白绳搓一起。”
42、《菩提道次第广论》云:“总所破等略有二种,谓道所破及理所破。初如《辨中边论》云:‘已说诸烦恼,及诸所知障,许此二尽故,一切障解脱。’此所破事于所知有,此若无者,应一切有情不加功用等,得解脱故。”
43、答:佛护、清辨、月称、静命等大中观师,依圣天为量,等同龙猛。故彼父子是余中观师所依根源,故诸先觉称彼二师名根本中观师;称诸余者,名随持中观师。”
44、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
45、 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
46、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本生
4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48、《入中论》云:“由人法分二。”又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众论难题释》云:“理所破总摄为人我与法我。”
49、由此,有为法和无为法都不成立实有一体,自然多体也不成立。如果诸法有自性,决定只有一体和多体这两种存在方式,以诸法远离一体、多体的缘故,人和诸法无有自体,自性本空。
50、·恶人的友谊一下子就会变成恐惧,恐惧会引起彼此憎恨,憎恨的结果,总有一方或双方得到咎有应得的死亡或祸根。
51、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52、·因为她生得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为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
53、 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54、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
55、(3)若说应成派所用比喻都属他方所承许,为何应成派论典《智慧品》中说“以二同许喻”呢?
56、宁玛派自宗认为: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在承许胜义中万法为远离戏论的大平等性,及名言中为如梦如幻的方面,并没有差别。换句话说,自续派虽然暂时着重抉择相似胜义,但究竟而言,唯一真实胜义是真实性,因为《分别炽燃论》、《中观二谛论》、《中观庄严论》等中宣说的缘故;而且,承许世俗犹如幻化,如果以胜义理论观察名言,则不可得,这也是《般若灯论》、《二谛论》的颂词及自释等中宣说的缘故。
57、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苏洵
58、果仁巴大师在《入中论释·遣除邪见论》中,认定一切虚妄迷乱为道所破,义无不同,因为上述二障的本体---悭等及三轮虚妄分别中,实际已含摄了一切虚妄分别。《四百论》云:“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
59、由分别解释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密意,分为自空中观与他空中观。
60、问:上面说应成派运用的比喻也只是他方承许的比喻,但在应成派寂天论师的《入行论·般若品》中出现了“以二同许喻”的句子,明显说是以自他共许的比喻,这不是前后相违吗?
61、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62、总的来说,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中观进行分类,此处略说五类:
63、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它自己。------佚名
64、5、公民们易于把政体与个别领导人的政策相提并论,一些掌权者自然而然地利用对国家的忠诚来为自己获取支持。
65、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释》中说:“名称普闻古印度圣境的大智阿阇黎清辨论师,也曾在其统摄一切中观关要的《中观宝灯论》中说道:瑜伽行中观为细的内中观;承许外境的中观为粗的外中观。该论明显言及:以实修时中观瑜伽行殊胜的缘故,就连具德月称实修时也按如是而承许。”
66、一个获得成功的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爱因斯坦
67、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6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69、不然,极微尘分解后还可以再分,这样越分越多,将成取之不尽的宝藏,由此仅仅研磨一粒米的微尘也足以享用一生。然而,除了真正现前一尘中有尘数刹的境界之外,这在观现世量的境界前是极其相违的。
70、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高尔基
71、·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72、解读:孔子的话虽然说得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
7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4、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75、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76、销售的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不断培养的。
77、以上的教证表明:就像无患眼识前不显现毛发、醒者心前无有梦现那样,在证悟实相的智慧前,也不会有种种显现。因此,以教证善能成立:眼和宝瓶等显现法也都一概遮破。《四百论》中讲到:安住质直、智慧的人们,依靠如此众多明显可靠的教证,可以成为证明,无有疑惑。
78、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贝多芬
79、诸法实相、法界离戏,并不是世间眼识等任何能境心识的所境,在抉择宣说诸法实相时,唯有圣者的智慧才是正量。因此,唯一依随圣者智慧宣说就足够了,丝毫也不必观待眼识等。如此,不必要留下任何来自眼识等的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所破,以眼识等是非量的缘故,这样遮破不会遭到任何妨难。
80、总之,一念心生起,不是从自己来,不是从他来,不是从自、他共同来,不是无因来,本来无来处。
81、名言中需要承认时间最细的边际。如果“凡是刹那,决定有分”周遍成立,则必须承认一个无分刹那可以分成无穷无尽的刹那,由此,对一个无分刹那和一个大劫,将无法安立时间长短的差别。
82、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人间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方海权
83、我们是对正显现的有情生起执著,攀缘可爱相贪执,攀缘不可爱相厌舍、嗔恚。对于法,也唯一是执著正显现的色声香味触等,并非执著显现之外的法。譬如,享受美味,是心攀缘正显现的甜酸苦辣执为实有;欣赏音乐,是心识攀缘显现的乐曲,或喜或哀。白天起执著,是妄执白天显现的人法;梦中起执著,是妄执梦中显现的人、法;漂泊中阴,耳闻巨响,心神恐惧,也是对中有的显现耽著。
84、不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85、虽然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仅仅是西藏论师安立的名称,印度未曾出现如是命名,然而,二种中观的所诠义,实为印度佛教所本有,因为二者本是第二转法轮及第三转法轮中显示了义如来藏诸契经的所诠义,也是龙树菩萨《理聚论》及《赞聚论》的所诠义。
86、勤奋学习名言警句 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勤奋学习的格言警句更多相关名言
87、在后得位,根本不必要遮破显现分,而且也无法遮破,显现法本身如同幻化、水月,因此只是遣除颠倒的实有执著。
88、《六十正理论》云:“诸大德本性,无宗无所诤,彼尚无自宗,岂更有他宗?”
8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90、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91、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92、过程和结局都有了、再去纠缠、连自己都觉得贪婪。——海子
93、破:依你所说,到达极限的最细微尘,也应成有分。
94、这一分类源自清辨论师的《中观宝灯论》。其体性如下:
95、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96、自续派着重抉择有承认的假相胜义,故在名言中承认自相实有,不能遮破。
97、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98、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99、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100、·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101、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102、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103、以胜义理论观察会发现,一切显现法都如同经中所说,如芭蕉树那样空无实体。譬如花绳不观察时似乎是有,但如果从粗大逐渐分解到细微,最后连无分微尘也不存在,悉皆空无自体。因此,所谓不空或者不能遮破之法,在所知法的范畴中,连极微尘许也不存在,万法应当抉择为如兔角、石女儿一般,本空离根。
104、此说不合理,所谓“破堪忍法或胜义中存在自体”,是破显现,还是不破显现?如果破,则和承许不破显现的观点相违;如果不破,则应成只是显现外的堪忍法等,自体本空,显现本身并没有以理抉择为空性或者离戏,因为二者无关系之故。
105、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106、在区分中观二派的差别时,后代的中观论师认为:名言中承认自相实有,是自续派;名言中不承认自相实有,是应成派。也就是,应成派承许名言诸法是因众生的执著而产生的,是分别心假立,毫无堪忍的自体,因此不应当安立是自相实有之法,自续派认为世俗诸法存在实有的自体。前代某些中观论师认为二派的差别是以胜义理论抉择的差别,自续派是使用自续理论抉择,应成派则运用应成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