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铁生爱想问题,想得很深,他想的是人生的大问题。他想这些问题,残疾只是一个触因,他很快就超越一己的遭遇而悟到了人生的根本困境,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对之进行思考。
2、《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主要收录史铁生先生重要的中篇小说或先锋文学作品,包括《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等,思想深刻,构思奇特,探讨人生、命运、文化、信仰、情感、宗教等命题,这场文学盛宴,带给读者丰富的精神启迪和高品质的阅读享受。
3、成名作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4、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5、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6、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7、这部中篇小说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它真切地展现了传统市民的生存状态。
8、直到18岁,响应国家政策的史铁生下乡到陕北清平湾。这里民风淳朴,乡亲们心疼这个城里来的“心儿家”,便一致同意给他安排了养牛这个轻活儿。
9、史铁生精神成长的基础是“民俗的非理性”。王克明将民俗定义为“完整的民俗特征”,是古往今来无数代人在社会和信仰中积淀的普遍作用,是人类精神的积淀。
10、史铁生的另一重要论点是“艺术高于生活”。它的前提论点是“艺术源于生活”。是的,按照“模仿论”美学原理,这是一条重要法则,它可以让人避免自然主义。但是自从现代主义兴起以来,“表现论”美学成为主潮。而根据“表现论”美学原理,艺术应该“异于生活”。因为异于生活,作家艺术家才获得了无限想象的自由,才有了卡夫卡把小说主人公变成甲虫的自由,才有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畅写意识流动的自由。而从表现同一主题——“久病无孝子”这一点来看,属于表现主义作家的卡夫卡的《变形记》显然比属于现实主义作家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更具艺术感染力。对于这一点,铁生的理解是很到位的,他说:“与其说‘艺术高于生活’,不如说‘艺术异于生活’。‘异’是自由,你可异,我亦可异,异与异仍可存异。”这话说得很精彩,一字之差道出了表现论美学是对模仿论美学的超越,道出了表现论范畴有无限的表现可能。这一理论洞见非同小可,它使史铁生的想象力成功地跨越了“拦路虎”而在无边的旷野上自由驰骋。
11、以生不逢时的一类的大话来开脱自己和折磨自己。
12、当上帝为这个曾经健步如飞的青年布下命运的谜时,殊不知也给一位母亲出了一道难题。
13、顾林是《救赎的可能——走近史铁生》的作者,而这本书的内容原本是她的博士论文选题。当被问起为什么会写史铁生,顾林说:“可能是家庭命运的相似吧。”成长过程中,至亲的亲人相继离世,曾让顾林对生命和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困惑,迫切地想要求解。顾林的博士专业是美学理论,但她发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并没有办法解答自己的困惑。于是,顾林将眼光放到了国内,也许是冥冥中的某种机缘,让她觉得“可能史铁生就是对的”。在读完史铁生所有作品之后,顾林更加确信了这个想法。命运、死亡、信仰、孤独与爱情……这些她一直在求索的问题,在史铁生的文字中,都一一找到了答案。
14、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的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其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15、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已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16、(5)270道《文学理论》考研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
17、《病隙碎笔》该书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
18、1《务虚笔记》2《我与地坛》3《病隙碎笔》
19、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爱情故事,短篇小说,1954年发表,在当时曾引起争议。
20、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
21、于是,史铁生成了独行侠,在茫茫旷野中试图走出自己的路。这是一条很难走通的路。众所周知,创作恰恰是需要想象和思考的充分自由的,连马克思都提倡这一原则。1848年他的亲密朋友海涅瘫痪后,与马克思来往最多的德国诗人是弗拉里格拉特,他从英国频频写信给德国的恩格斯,一再告诫恩格斯要让这位诗人“自由歌唱”。其实岂止诗歌,整个文学艺术创作都需要自由。这也是几千年来人类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之后得出的结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看作是这一结论的反应。在现代主义思潮中觉醒的史铁生,明确地指出:“艺术没有什么理论原则可以概括它,指引它。”每个作家的精神气质、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知识积累等等各不相同,怎么能够用一个统一的模子来要求他,束缚他呢?作家、艺术家都是以个性显示其特点的,尊重个性、保护个性是保证文艺多样性的前提。因此史铁生十分强调“异端的权利”,指出:“异端的权利不能剥夺是普遍的原则。”因为真理在开始阶段往往是孤独的,它只被个别或少数人所认识、所坚持。
22、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23、(4)282道《外国文学史》考研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
24、新时期后反思人性存在的代表篇章,1980年1月。
25、(4)安徽大学文学院2004年-2018年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语言文学基础+阅读与写作)
26、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27、20岁前的史铁生我不了解,我了解的是20岁后的史铁生。20岁前的史铁生,我是听他本人说的;20岁后的史铁生,则是我朝夕相伴的。(这一段设置了悬念:“我”是谁?“我”和史铁生是什么关系?)
28、如今打开网页再搜寻这位作家的身影,我们看到的,是他那张爽朗的笑脸,仿佛那些曾经因病痛留下的痕迹,都不曾在这张温和坚毅的脸庞生出过事端。
29、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30、他把热爱、坚韧、睿智、豁达留给了我们,继续陪伴着无数在人间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的人,明朗且温暖,一如他的笑容。
31、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32、那时的他,觉得所有的不幸都施加在自己身上,人也开始变得喜怒无常。
33、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34、(2)暨南大学-《807阅读与写作》真题及答案(2010-2017)
35、当然,地坛也让他遇到了一些人。比如那个他曾出手相助的漂亮但弱智的小女孩,“唱得不怎么样”但依然放声歌唱的年轻人,一对在园中从中年散步到老年的夫妻……
36、笔者曾经读过一篇资料,说根据科学推测,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只利用和开发出他(她)的全部生命能量的10%,其他90%的潜能都因没有遇到恰当的机遇或处境而白白埋没了!我们常常看到高难度的芭蕾动作、绝美歌唱、体育竞技或惊险杂技等等赞叹不已,慨叹自己天生缺乏那个禀赋。其实我们常人中有相当多一部分人少儿时如迫于父母意志也进了那些舞校、体校、音校,也会在教练或学校的威严强令下流着眼泪练就那些功夫。人有天生的惰性,只有生命受到威胁或命运遭遇袭击时才会爆发出生命的深层能量进行自救,所以古训中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说。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放出强光,往往创造出奇迹来。
37、1《合欢树》2《我二十一岁那年》3《我与地坛》
38、陆帕:每个人内心有都有残疾的一部分,因为这种精神上的残疾而与社会产生隔离。喝酒,不就是来减缓这种精神残疾的疼痛吗。
39、反思文学“右派”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的女主人公马缨花是当代文学史上最鲜活的女性形象之一。
40、这样解读史铁生实在太肤浅了。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过:“我要问一句:中国残疾人多的是,像他这样想问题的还有谁?再补充问一句:不残疾而像他想得这么深的又还有谁?可见事情的实质和残疾不残疾无关。”
41、在表现手法上,陆帕做了一点创新。坐在观众席中的你会发现,电影银幕上出现的人物,和舞台上的人物是一般大小的,他们产生一种不断往来,冲突和摩擦的感觉,不断去触碰舞台和影像互动的极限。
42、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李师东回忆,《青年文学》杂志社曾发表过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李师东称至今再读“清平湾”还是会觉得温馨,也有难以排解的忧伤,“史铁生的文学是历久弥新的,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触”。
43、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考研复习签到内容;
44、史铁生许多小说有强烈的自传要素,如中篇小说《宿命》就是作者的精神自传;他有强烈的宗教情怀,甚至精深的宗教哲学,在作品中思索人的救赎需要和终极关怀,追寻上帝,反映世人以意识形态名义推翻亲情灭绝爱心,甚至背叛自己的良心和信仰。
45、一个人能够真切地把人类共同的问题完完全全感受为他自己的问题,这确证了灵魂的强大。
46、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足以证明,当代不是没有好的、令人热血沸腾的小说。长篇
47、在《真心半解》里,平凡小镇里聪明但孤独的亚裔高中生Ellie,帮助校橄榄球队队员Paul写情书,追求校园女神Aster,结果与Aster在通信过程中,Ellie对这位美丽女孩也产生了情愫。陷入感情纠葛的三人,继而在人生道路上实现突破自我。影片展示的是主角们对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而这期间伴随着情感、文化、阶级等等成长的羁绊。
48、那个曾在病床下面藏电线的年轻人正逐渐远去,他也开始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49、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为经典的散文。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为经典的散文之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50、既然是梦想不妨就让它完美些罢。何必连梦想也那么拘谨那么谦虚呢?我便如醉如痴并且极端自私自利地梦想下去。
51、“铁生是纯粹的,”林莽说,“现在有时候还会翻一翻铁生的书,读着读着还是会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