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庄子人间世名句(短句84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7-04 10:16:29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庄子人间世名句(短句84句精选)

庄子人间世名句

1、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2、“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3、白话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4、“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这句话当着眼。“而况人乎”就相当于“人而不如鸟乎”,黄鸟知止,而况人乎。人本来是这个样,怎么能会不是这样的呢?连鬼神都是这样,何况是人呢?那人是什么样呢?

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庄子人间世名句)。

6、颜回拜见老师仲尼,请求同意他出远门。孔子说:“到哪里去呢?”颜回回答:“打算去卫国。”孔子说:“去卫国干什么呢?”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他正年轻,办事专断;轻率地处理政事,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轻率地役使百姓使人民大量死亡,死人遍及全国不可称数,就像大泽中的草芥一样,百姓都失去了可以归往的地方。我曾听老师说:‘治理得好的国家可以离开它。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却要去到那里,就好像医生门前病人多一样’。我希望根据先生的这些教诲思考治理卫国的办法,卫国也许还可以逐步恢复元气吧!”

7、庄子主张“无为”“避世”的思想,其名篇《庄子·人间世》的名句也展现了这种:《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地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

8、(1)颜回:孔子的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仲尼:孔子,仲尼为字。孔子与颜回的这段谈话完全出自假托。(2)之:往。(3)独:专断。(4)蕉:草芥。(5)如:往。“无如”意思是没有归往的地方。(6)去:离。(7)就:趋赴,前往。(8)以:用,根据。则:准则,办法。(9)庶几:也许可以;含有希望的意思。瘳(chōu):病愈,这里指国家恢复了元气。

9、“从前,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叔叔比干,这些贤臣他们都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以臣下的地位抚爱人君的百姓,同时也以臣下的地位违逆了他们的国君,所以他们的国君就因为他们道德修养高尚而排斥他们、杀害了他们。这就是喜好名声的结果。当年帝尧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三国的土地变成废墟,人民全都死尽,而国君自身也遭受杀戮,原因就是三国不停地使用武力,贪求别国的土地和人口。这些都是求名求利的结果,你偏偏就没有听说过吗?名声和实利,就是圣人也不可能超越,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有所依凭,你就试着把它告诉我吧!”

10、“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这几个字,我们该如何感通?人人皆有耳目鼻舌。佛家说的“六尘”“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中国人把这称为“器官”,眼啊鼻啊耳啊,都称为“官”,人头上有五官。

11、人间世,即人世间,人在世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央政权已衰微,各诸侯国相继崛起争霸,弱小的诸侯国不甘被吞并,于是强权、扩张,暴力与战争、掠夺、争斗成为时代的主题,而野心、残忍、暴虐、阴险、狡诈、欺骗等违反人性的现象和事件比比皆是了,人们如同生活在一个血淋淋的角斗场上,难以聊生。对此,儒家期待用仁爱、礼仪挽救道德的衰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企图平息战乱。显然,一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一个是良好的愿望而已,于是庄子从入世转到了出世,从社会中寻找出路转为从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寻找前途。于是庄子发挥了老子有关“有”“无”的诸多思想,创建了自己的养生论。如果说《养生主》主要是从人体生理的角度,总结出因循中虚,即因循自然的养生之道,那么《人间世》则主要是面对险恶的社会现实,解决“涉乱世以自全”(王夫之语)的生方法和养生宗。

12、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13、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1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5、“心斋”是出自《人间世》第一篇寓言里的一个哲学名词,王夫之在《庄子解》中指出:“心斋之要无他,虚而已矣。”古时人们在祭祀或在做其他大事时会以沐浴斋戒来表示自己的庄重与虔诚,这里的斋戒指戒肉和酒,由此知“心斋”也是戒物,主张人要主动戒掉人世间的功名与利禄,让自己淡泊名利,达到一种空明忘我的境界。看淡所有得失荣辱,不要固守己见,保持心灵上的豁达、宁静和安详。王夫之所说的“虚”也对应了《人间世》中的名句“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意思指人的内心修养到达一定的境界,空明的心境就会生出光明。一个人心生宁静,就不会受到外界的纷扰,从而达到庄子在《天道》中提到的“虚静”的精神境界,在修行的同时自身也做到了“虚怀若谷”,胸怀宽广如山谷,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16、解释:人心比山川还险恶,知心比探知天象更困难。

17、(仲尼说:“唉!恐怕你去了之后会遭杀戮!推行道是不能过于庞杂的,一旦庞杂,就会产生许多的纷扰,纷扰多了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就难以救治。古时的至人,首先保全自己,如此才能去保全别人,连自己都保全不了,还有什么功夫去制止暴君的恶行!”)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9、第一篇寓言描述入仕的难。颜回向孔子辞行,秉着“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的救世思想欲到卫国辅佐规劝卫君,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卫国百姓。颜回前后提出“端虚勉一”、“内直外曲”、“成而上比”的辅佐之法,都被孔子一一驳回,因为孔子看出来颜回一腔热血可能会给颜回自己带来无穷后患。表面看来颜回去规劝是出于仁与礼,辅佐卫君是为拯救卫国百姓,而实际是要将自己的治国理政之道灌输给卫君,内含极强的名利心,这极有可能会激起专横跋扈的卫君的反感,引来杀身之祸。

20、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1、庄子的“止水”,是道家的水,体现了道家“安然”、“泰定”的心性。面对红尘中熙熙攘攘的喧嚣纷扰,道家人要保持一颗“安然”、“泰定”的心,不为所动,心如止水。 而且,要经常在静静的止水面前反照自己,“鉴于止水”,以消除内心浮动的杂念。

22、人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人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当做道德的标准,以谜一样的优越感,妄图评判和指责他人。

23、在庄子看来,最好的规劝不是在他人的头脑里植入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以控制他人的行为,而是通过自身修养,摒弃追逐好名和争胜,引导君主以德服人,从而启发君主自我反思、自我改过,才是规劝的最终目的。

24、(29)桀:夏代最后一个国君,素以暴虐称著于史。关龙逄:夏桀时代的贤臣,因直言劝谏而被夏桀杀害。(30)纣:商代最后一个国君,史传又一个暴君。比干:商纣王的庶出叔叔,也因力谏而被纣王杀害。(31)下:下位,居于臣下之位。伛(yǔ)拊(fǔ):怜爱抚育。人:人君的省称。(32)拂:违反。上:居于上位的人,这里指国君。(33)修:美好,这里专指很有道德修养。挤:排斥。(34)丛枝、胥敖:帝尧时代的两个部落小国的国名。《齐物论》中有宗、脍、胥敖之称,“丛枝”疑即“宗”、“脍”,姑备参考。(35)有扈:古国名。(36)虚:墟所,这个意义后代写作“墟”。厉:人死而无后代。(37)实:实利。已:止。(38)有以:有所依凭。(39)以语我:把它告诉给我。来: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25、庄子告诉我们什么是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就是一颗如水的宁静之心。

26、庄子这里说的“相忘”,是说每个个体的鱼在江湖中各自自由自在地逍遥于水,不需要互相搀扶。那么,一个由各自自由自在的鱼儿组成的群体就是一个在水里一起自由自在的群体了,鱼儿们就集体“自然”、“自由”、“逍遥”了。

27、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8、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

2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30、有人说“我看到一个美女,我就控制不住”。见人好东西就想偷,一般人不会有这想法,正常人不会动这个念头,没有偷的念头,就不会生出克制偷的痛苦。所以“克制”,就是心已经开始行动了,心动即贼生。阳明先生在讲“知行合一”时,认为没有行知先后的问题,“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31、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32、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33、(释义)一尺的木棍,每天弄断一半,永远都弄不完。

34、由此,庄子感叹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35、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 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 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36、有用和无用并不是自己完全由自己所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和局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偶然的,是有条件的,就譬如一个只会打兵器的铁匠可能在太平盛世就是一个完全无用的人,但是一旦到了乱世,就成了一个香饽饽,谁都想要他。

37、“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38、——《庄子·知北游》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39、师,善喻者也。随缘设教,随机应化,教化,无处不在,洒扫进退,抚琴笙歌,诲人不倦,不教之教。

40、——《庄子·天运》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1、人不能治学修学,人若无学,必固于己知己见,人就会被自以为是的耳目带走,人以耳目行世,必丧生命的真主宰。人不能成为大人,人之耳目将外驰而不得内通,人为耳目因任,终堕为耳目之奴。

42、而况人乎?而况散焉者乎?连续两个“而况”。庄子之反问,实觉者之大慈悲使然。神鬼圣人犹如是,何况汝等?既慈又悲。万物都赖此转化,万物都随着这走,没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游离。此节自颜回将之卫开始,至此一下子打开,才是终极诠释,才是师徒之间的征圣之用。无事不是通道,涉事即是宗经,所以师徒无闲话。

4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4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4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摘自《庄子·外篇·田子方》

46、“禹舜之所纽也”,禹舜皆凡圣一体,凡圣双遣。孔子,人也;舜禹,人也。如何由凡夫一转成为圣人?如过十字路口分流环岛,人自何处转向?如交通之枢纽,人生之枢纽何在?

47、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48、“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13)?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14);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49、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50、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1、而“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是道家的“天地之平”,“道德之至”。

5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5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 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54、大宗师》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5、“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讁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56、——《庄子·骈拇》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57、匠人石去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世人当作神社的栎树。这棵栎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绕着量一量树干,足有头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离地面八十尺处方才分枝,用它来造船可造十余艘。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似地涌来涌去,而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一眼,不停步地往前走。他的徒弟站在树旁看了个够,跑着赶上了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肯看一眼,不住脚地往前走,为什么呢?"匠人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有如此寿延。"

58、庄子主张“无为”“避世”的思想,其名篇《庄子·人间世》的名句也展现了这种:《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地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

59、而就不欲入可以说是庄子充分理解人间世的种种复杂性后留下的建议,你想想,面对如此强势和绝对的君王或者领导者,底下也一定会有很多人表达不满,这种不满逐渐积累,总有一天会形成合势,将他赶下去。

60、他从不敢用活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扑杀活物会激起老虎凶残的怒气;他也从不敢用整个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也会诱发老虎凶残的怒气。

61、知道老虎饥饱的时刻,通晓老虎暴戾凶残的秉性。老虎与人不同类却向饲养人摇尾乞怜,原因就是养老虎的人能顺应老虎的性子,而那些遭到虐杀的人,是因为触犯了老虎的性情。

62、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63、“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厉心。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

64、这充分体现出了用和无用之间的复杂性和相对性,再进一步说,即使是那些山木,膏火,桂漆,它们被砍伐,采用难道是一个自觉追求的结果吗?是它们自愿成为有用的东西吗?这些背后是不是有着种种的不得已呢?

65、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只是看到了庄子的超脱性却没有看到他的洞察性和复杂性,那你永远不可能真正读懂《庄子》。

66、“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67、天人,自性分上说;人人,自肉身上说。天人、人人并非两种,只是一个。“我心即宇宙”,不是后世所说的“唯心”,我心扩散在四肢百骸之中,扩散于万物之间,充实于一切时空,是互生的。明此,则知“瞻彼阙”。人若以心为身之对立,为万物之对立,则失心矣!

68、庄子又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69、——《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70、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为崩为蹶。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71、“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72、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73、当有人还在赞叹它的伟岸时,木匠师傅却不屑一顾:“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74、北冥太大了,可容下几千里的大的一种叫“鲲”的鱼。鲲在北冥的大水里逍遥,常常“水击三千里”;但有一天它不知为何生气了,化作几千里大的大鸟“鹏”,迁徙飞去南冥,南冥是天池,似乎更大。

75、第一段假借回与孔子的对话,讲人际关系特别是与统治者相处的艰难,第二段,假借孔子回答叶公子高将要出使齐国所遇到的祸患问题,,进一步描述君臣相处的艰难和危险,对此,作者申明了要在主观上采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一切顺从自然,生死置之度外,也就不存在贪生怕死的问题。第三段,假借颜阖问于蘧伯玉,请教如何做卫灵公太子老师的问题,再次申明顺物无己的思想。第四段以下,以不材之木、身残疾的支离疏形象等为喻,阐明无用之用之旨。第七段可看作全篇的总结点题段。

76、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77、如果说叶公子高虽然不得不去,但仍能部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那么颜阖则可以被看作落入了一个完全被动地境地:无可为。

78、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79、——《庄子·养生主》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8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81、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将隐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82、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83、解释: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上一篇:关于爱国的名言诗句简单(短句73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公子世无双繁体的网名【网名精选45个】
  •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录句子(短句115句精选)
  • 凄凉的网名例如人间不值得【网名精选63个】
  • 吴世勋的网名【网名精选71个】
  • 三生三世菩提劫结局(短句63句精选)
  • 泰戈尔的名言世界以痛吻我(短句51句精选)
  • 庄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短句33句精选)
  • 仓央嘉措那一世原文(短句28句精选)
  • 世界十大名校校训(短句36句精选)
  • 世界各大名校校训(短句35句精选)
  • 用不可一世造句(短句29句精选)
  • 世界上最震撼的心理学家名言(短句106句精选)
  • 世界三大心理学巨头(短句42句精选)
  • 世界人生哲理100句(短句45句精选)
  • 世界名人经典语录(74句精选句子)
  • 庄子哲理名言(短句90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公认最好的歌词(短句13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形影不离造句二年级(短句32句精选)
  • 用像造句子比喻句(短句41句精选)
  • 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介绍(短句94句精选)
  • 中学生个人自评50字(短句46句精选)
  • 风筝时而时而时而怎么造句(短句27句精选)
  • 关于爱与关爱的名言警句(短句98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庄子人间世名句(短句84句精选)
  • 关于爱国的名言诗句简单(短句73句精选)
  • 关于爱国的名言简短(短句69句精选)
  • 用负荆请罪造一个句子(短句26句精选)
  • 论语做人的经典语录(短句68句精选)
  • 论语精彩语句摘抄(短句53句精选)
  • 讲诚信的意义(短句83句精选)
  • 让子弹飞经典台词你写日记吗(短句77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