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短句80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7-07 09:25:19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短句80句精选)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1、关注每一天,我们用身心感受存在;关注当下与未来,我们用尽一生思索生存。

2、 洛克:对于经验论哲学进行了最系统的阐述。

3、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是一个独特的问题,要清理出存在问题乃至要解决存在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一系列最基本的考察。但只有对存在问题的作用、意图以及动因加以充分的说明后,存在问题的独特之处才能显示出来。

4、海德格尔认为,在追问“无”的这个问题中,知性起着一定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只有靠知性的帮助才能规定“无”,将“无”定为一个问题。“无”是对存在者的一切的否定,是根本不存在者。我们在此却是把“无”置于有“不”的性质的东西的更高规定下。依照有统治权威而且简直碰不得的“逻辑”理论来讲,否定是知性的一种特殊活动。

5、按照日常的思考方式,无论如何存在也不能成为一个问题。世界存在着,陆地海洋、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均存在着,你我存于这样的世界上,看似一切尽合情理、平淡无奇,然而这一切的宁静随时都可以被一道乍现灵光打破,即“这个世界竟存在,这个世界上竟存在我”。这样的情景可能发生在某些生活变故后的心力交瘁时,也可能发生在某个夜晚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往往在此时,关于死亡的思考也一并涌现。人们用尽平生都在思考和探索该如何生存,极尽能事关注当下,将外部世界作为生存的凭借与依据,甚至是目的与意义,却忽略了存在这一基本事实,而我们的确是每天都在用心灵或身体感受着存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6、并不是意愿的总体性才是危险,而是在只允许作为意志的世界范围之内以贯彻意图的形态出现的意愿本身才是危险。这种从此种意志中而来被意求的意愿已经决定执行无条件的命令了。这种意愿一经这样决定就已经听从总体的组织摆布了。

7、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8、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萨特同为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但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术界看法各异。本文从“存在观上的异同”、“自由观上的抵牾”、“学者与斗士”三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9、相应地,看起来仿佛是安全存在和我们对安全存在的获得这回事情要求一种大胆冒险,一种放弃任何与保护和无保护性的关系的大胆冒险。但这也仅仅是仿佛如此而已。实际上,倘若我们从整体牵引的被锁闭的东西方面来考虑,那么,我们最终就会体会到,是什么最后将我们从无保护的贯彻意图的烦恼中解救出来。

10、内在回忆将我们所求贯彻意图的本质及对象转变入心灵空间之最内在的不可见领域中。在这里,一切都是内向的:一切都始终转向了意识的这种真正的内在领域,在这种内在领域中,任何一物都不受限制地转向我们而进入另一物中。

11、本书收录海德格尔晚年的三个演讲稿和一次讨论班的记录稿。篇幅虽小,但属于海德格尔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书的书名体现了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渊源。“面向思的事情”显然是承接胡塞尔“面向事情本身”而提出的。海德格尔一生以“存在”为“思的事情”;而在本书中提出的“本有”之思,可视为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一个深化。

12、这里译出的《走向语言之途》系海德格尔全集之第十二卷,是海氏后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所收录的共六篇文章,都是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做的演讲报告,集中地呈现了他后期的语言思想。这本书是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一个演讲集。

13、  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会有了

14、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

15、《林中路》是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辑汇集了作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几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这些文章初看起来是很难以统一的。而这也可说是本书的一个特点,正如本书书名所标明的:《林中路》,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归。

16、在海德格尔看来,畏和“怕”不同。因为怕有确定的对象。或者怕某物,或者怕某人,总之是担心某一对象会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怕”所表现的只是此在特定情况下的“当下状态”,而不是此在的“在本身”。畏与怕不同的是,不知道畏什么,“畏之所畏说明的是:进行威胁者什么也不是……但‘什么也不是’并不意味着无”。(1)(P23)这表明畏的对象不是现成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正是这种“畏”的情绪迫使此在去开展出在的整个境界,同时也使它有可能不受各种现成事物的制约,依照自己的意愿,处于本真的“在”之中。

17、D、小结当代西方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存在主义,由“纤巧”形态而进入虚无,潜伏着西方文化的“大危机”。

18、海德格尔说,话语自身包含有一种生存论的可能性——听。听将话语同领会、理解与可理解性的联系搞得清清楚楚。假使我们听得不“对”,那就说明我们没弄懂,就没有“领会”;这种说法不是偶然的。听对话语具有构成作用。语言上的发音奠基于话语,声学上的收音也奠基于听。此在作为共在对他人是敞开的,向某某东西听就是这种敞开之在。

19、意愿在自身中就具有命令的特性,因为有意的贯彻就是一种方式,在此方式中,制造活动的状况和世界的对象特性会合成一个无条件的因而是完满的统一体了。在此会合中,意志的命令性质就透露出来了。

20、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及科学的集大成者。

21、存在主义哲学,根本不是哲学,而是伦理·宗教·心理情绪发泄的大杂烩。这是把存在主义的概念学理放在西方传统哲学学理中去梳理而处处受阻失陷的必然结果。显然这是把二者之智思学理弄混了。因之下面的学理环节,是不能错乱的:

22、牟氏说:“其实西方根本无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于人生的智慧只能在其文学、音乐、艺术、宗教中蒸溜而得。此所以西方有名的天才思想家,当一接触到人生问题时,乃不得不离开他们西方传统之路,而转向宗教、艺术、音乐、文学,由文学情调而表现其思想——如尼采是”(同上书)。此路向,开其风气之先者是歌德之《浮士德》,与古希借的悲剧;19世纪的法国小说,与19世纪的英国诗歌。应该说,牟先生的看法,大体是对的,但西方传统哲学(追物哲学)与其传统文学艺术,并非分属两个不同的源头,而是以“物”性统辖一切的,包括人的情感、道德。一旦离开西方传统哲学,也很难准确地把握西方文学艺术。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那“割一磅肉”的剧情高潮(“一”的智慧),明显是西方人的数理·逻辑智慧。正因为“西方根本无好的人生哲学”(本性在逐物),这也必然决定其“根本无好的文学艺术”。19世纪法国小说家,既有时代“总书记”式的巴尔扎克,也有“如实”的自然主义(实证主义的艺术向度)的左拉。此即是一种无可辩驳的反证。由此而延及于存在主义的“人生问题”,也必然统属于其大传统之下,它们仅是在“存在”(existential)与“非存在”(non-existential)之间的一种主观倾斜。

23、在解答存在的意义问题的地基上,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植根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它如何植根于这种时间现象。

24、如这样一个关于引力作用的问题,它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提出,如几个天体、一个星系,通过考察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得到引力的互相作用,这就是问题之根源处。但我们考察引力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呢?更好地认知宇宙,了解地球,这是发问者的真正目的之所在,即“问之何所以问”。问这种问题的发问者,或是学生,或是学者,总之从事着与物理相关的学习或研究工作,这就是他们作为这一类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25、1958年,3月在法国埃克斯作题为《黑格尔与希腊》的演讲,5月在维也纳城堡剧院黎明庆祝节上作题为《诗与思——关于斯退芬·格奥尔格的“词语”一诗》的演讲。次年1月在巴伐利亚美术学会上作题为《走向语言之途》的演讲。

26、存在主义认识到,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

27、领会中的“循环”属于意义结构。意义现象植根于此在的生存论结构,植根于有所解释的领会。为自己的存在而在世的存在者具有存在论上的循环结构。然而人们却在存在论上将“循环”归属于现成状态的某种方式,假使我们认同这种提法,那就必须要避免在存在论上用这一现象来描述此在这样的东西。

28、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29、从上面引文中可以看出:对西方存在主义流派的“概念理解”(梳理)是一个智思层面上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对存在主义的“人生体验”(情感层面)的认识也是一个大问题。牟宗三说,当今美国也流行存在主义,但美国青年在富有之幸福中,根本无法体验存在主义的“人生”方面;而作为“流亡”者的牟先生则颇具人生体验(存在主义的“人生”体验核心,是“无家可归”,此等“存在”是不安全)。牟氏说:“存在主义不是一个客观的思想可以宣传、可以研究。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生经验的事”(同上书)。“凡存在必具体、现实、特殊、无所谓普遍”(同上书)。牟氏的“否定”观,与他对西方存在主义的“纤巧”一族之梳理在学思上不一致。若无此大背景下的层层梳理,便难以理解存在主义何以出现,又何以衰落。这才是在西方哲学大传统下定位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反省,贡献才得以引出)。若无智思层面的“概念”梳理、定位,在学思上便是无方向的漆黑一团,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学人对存在主义的理解一样:把它视为当今世界上最神秘而又最高深、最伟大的一种“人生哲学”,似乎比中国孔孟的人生哲学更神圣,其实这全是“伟大的误会”,中国学人全不理解“传统—精巧—纤巧(没落)”的内在发展脉络,只跟着时髦乱喊、乱吹。笔者认为,欲不在智思(概念)层面把存在主义梳理清楚,并进而把握其内在之发展环节,那只是一团乱;而对其“道德—宗教”、“心理—情绪”成分的大量渗入之理解也难有入头处,最后必是自欺欺人的“似懂非懂”、“不懂装懂”,而对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与“时间”,则称作“上帝”,到处乱套、引用。这是对“概念梳理”阙如的失陷(牟先生在此方面,是一大贡献,为中国大陆学人所不及)。但若从“人生—生命”入头处,去“体验”,则又是另一层面的问题。“理论(观念)”总是普遍的,而“人生(生命)”又总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将心比心”/“心心相印”的人生体验问题了。存在主义的出现,并不发生在康德—黑格尔时代,即资本主义兴旺时代,而发生在“世纪末之衰落”时代,那就可以完全理解了。牟宗三说,这是西方传统哲学,从古希腊开始,经由艰难的“精巧”(不可少的哲学训练),而趋于无体、无性的“纤巧”结局。“纤巧”结局,即是衰落之局。只有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弄清其概念系统,才能转入具体的“人生体验”中。这种“人生体验”绝不是一般的痛苦状态,难堪体验,绝不是屈原、司马迁的“人生体验”,而是被存在主义的“纤巧”(“此在”)所规范了的“人生体验”(即“无家可归”之“去存在”〈消解存在〉的体验)。人生中有各种难堪与痛苦。但并非都是存在主义的“去存在”之难堪与痛苦。存在主义全力挽救的是人与生命的真实“存在”,而排斥、否弃理性主义的“非存在”。“去存在”是走向“非存在”的机要。因之,对存在主义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概念梳理”,与对无家可归之“去存在”的“人生体验”,是互为一体的,倾斜于一方,都难真实地把握西方存在主义的真谛。

30、“此在”既然为“常人”所支配,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对任何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更不需要,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意见”、“公共舆论”为准绳,其结果必然使此在失去了自己本来真实的面目。对于此在这种“在的”状况,海氏取了个专有名称,叫“沉沦”。他还特别谈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为闲谈、好奇、两可等习尚所支配而处于沉沦的状况;“闲谈、好奇、两可,这些就是此在日常用以在‘此’,用以开展出在世的方式的特性……在这些特性中以及在这些特性的联系中,就暴露出日常生活中在的一个基本样式,‘我们把它称之为此在的沉沦’”。(1)(P219)

31、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

32、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33、“当今欧陆另一显学为现象学,其所以有今日之流行,泰半归于一些要使社会科学建立为一种科学的学者们。他们取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其研究方法,实际说来,胡塞尔的现象学并无真正的洞见,而其流行,实亦为西方当代哲学的一种纤巧表现。”(C)

34、在海德格尔看来,自由被规定为对于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来说是自由了。一个正确的表象性陈述与之相称的那个可敞开者,是一向在开放行为中敞开的存在者。向着敞开之境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

35、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者完全可以在它的存在中被规定,而同时却不必已经有存在意义的明确概念可供利用。假如不是如此,直到今日都不可能有存在论的认识,然而实际上确实有这种认识,这恐怕是无法否认的。时至今日,一切存在论都把“存在”设为“前提”,不过却并没有把存在当作可以利用的概念——并没有把存在当作我们正在寻求的那种东西。

36、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37、自由并不是通常的理智喜欢任其借此名义四处流传的东西,即那种偶尔出现的在选择中或偏向于此或偏向于彼的任意。自由并非是对行为的可为和不可为不加任何约束。自由也不只是对必需之物和必然之物的准备。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

38、“当代之美美哲学不能令人满意,转观欧陆之哲学,也不能令人乐观。作为欧陆哲学主流的存在(主义)哲学,本是讲实存的感受,本可对治英、美哲学之可统为非存在地讲之分析。但某些存在哲学思想家在讲此实在感受这问题时,将其抽离出来大讲特讲,而形成一主义(按:存在主义),亦转成纤巧的哲学,如是,乃由存在的转为非存在的,这是很可悲的,是生命中很教人惋惜的事。生命中本有许多不幸之事,存在哲学作为了道德宗教的进路,来面向人生不如意之事,这本是一条很好的进路。但若专门以暴露人生的黑暗面,来挑动人们的虚无感,不为人类指出一条光明正道,则其暴露乃落于以暴露为目的,亦转成一非存在的哲学。这种非存在的哲学,远不如他们自己以为要反对的黑格尔之非存在哲学,因为他们经由一套理论,把非理性的人性尽量暴露出来摆在那里,……人乃成为一空虚而麻木的存在物,而永远停留在黑暗而难以自拔。”(B)

39、1913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晋升教授,发表了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就是这样一本当时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著名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0、漫漫“群演”路 ︱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41、(存在主义传统哲学在方法论上的中介联系环环:现象学借“科学”进入“社会科学”)

42、“今日在英、美流行之分析哲学,严格来说,并非哲学,不过是一个哲学的方法而已。分析哲学的分析为其所长,在分析的过程中确可训练我们的思考。英、美的分析哲学家在这方面都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精巧,甚至转为纤巧而生流弊。本来,精巧不算过失,事实上,西方哲学从希腊开始走的就是精巧的一路。精巧,即求思考之准确严格,要有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法度,思考才成为哲学的思考,哲学概念才能形成。因此,要接受哲学的训练,这是必经的一关。尤其对欲读哲学的青年来说更为重要。青年在接触哲学性思考之前,其觉识与聪明尚只在感觉状态中,他可以有很丰富的想像力,也可以有世俗的聪明,但这些都是具体的、感觉的、野马式的,尚未进到思想的境界,未培养成概念的心灵,故一开始给予分析哲学的训练尤为必要,而青年也确易为这些学问所吸引。只是,若被这学问全盘吸引住了,陷在里面拔不出来,亦可流为纤巧,而此纤巧却是一大弊病。当代英、美哲学即为一套纤巧的哲学。方东美先生说西方文明是一种巧慧的文明,说得很恰当,西方文明之巧可以从其科学与哲学中看出来。说得更具体一点,其哲学发展正是从这一巧的背景而出。然顺着精巧的哲学,这纤巧,实无多大价值。盖纤者,细义,太纤细的结果乃至一无所有。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分析哲学发展到无理、无体、无力的阶段。这一系哲学本可上溯至大宗师罗素。罗素之生命所显实为大家,而这一无所有的纤细只显出一小家气,无怪于罗素亦不喜欢这种纤细。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的生命格范,可以此做一喻:若一个人太纤细,则没有福气,说得具体一点,则不能厚德载物。要持载万物,则必须厚德,纤细则清明而薄,清明而薄则轻。现代之美美哲学,虽有慧德,亦只是纤巧之慧,故无福德。”(A)

43、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44、1925年冬,马堡大学提名海德格尔担任该校的教授,但教育部没有批准,理由是他没有正式的著作出版。于是,海德格尔便将他对存在的多年思考所得,选其中成熟的部分写了出来,整理发表了。这就是使海德格尔一举成名的、20世纪划时代的哲学巨著——《存在与时间》。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和存在与时间的关系问题。这本书在出版时有40多万字,但只是原写作计划的1/由于种种原因,后面的部分没有续补。但海德格尔宣称他后来发表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基本展现了他哲学思想的全貌。由于这本书,海德格尔被视为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45、以上所引牟先生之长文,从西方哲学的传统出发,从方法论之形态上综观其如何由“精巧”趋于“纤巧”,实际讲了四个大问题:

46、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由此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7、本书是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48、你不知道的“树脂画”|带你感受凝固时间之美

49、我们尽管能获得设想的“无”的形式概念,但绝非“无”本身。“无”是一无所有,在设想的“无”与“真正的”“无”之间不能具有一种区别,如果“无”还形成完全无区别状态的话。那么“真正的”“无”本身——这不又是那隐藏着的一个有所有的“无”的荒谬概念吗?如今,知性的诘难已经是最后一次阻止我们的寻求了。我们的寻求只有靠“无”的基本经验才能证明其为合乎情理的。

50、但让人困惑的是,恰恰在研究科学的人确实把握住最本己的东西之处,而他谈论的竟然是别的什么东西。被研究的应该只是存在者,再无他物。

51、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52、命题将现成事物作为什么东西加以规定,这个“什么”是从现成事物本身汲取出来的。解释的“作为”结构经历了一种变异。当这个“作为”执行其占有被领会的东西的这一职能时,它不再伸展到因缘整体中。“作为”本来分环勾连着指引的联络;现在这个进行分环勾连的“作为”从意蕴上割断下来,这个“作为”被迫退回到和现成的东西一般齐的平面上。它向着“有所规定地只让人看现成的东西”这一结构下沉。寻视解释的原始“作为”被敉平为规定现成性的“作为”;而这一敉平活动正是命题的特点。

53、在萨特看来,选择本身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但对由选择而引起的后果负责却是令人焦虑的根源。这表明萨特心目中的烦恼不同于海德格尔讲的做人本身的烦恼,而是入世承担责任的烦恼。有人批评萨特,认为这种无条件的承担很苛刻,难以接受。萨特则指出:“人只是他自己行为的总和,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我们的学说感到万分惊骇,因为许多人在不幸中的唯一慰藉就是这样想,是环境和我做对,我本来应该得到比实际取得的更大的成就,我承认我没有过伟大的爱情或伟大的友谊,但这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过配受这种爱情或友谊的男人或女人,如果我没有写好书,这是因为我没功夫写,……但是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离开爱情的行动就没有爱情,除了表现于艺术品中的天才以外,就没有天才。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对于那些一生无所成就的人是没有安慰的”。这充分表明在萨特那里“自为的存在”(即人)、“自由”、“选择”、“责任”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在不顾任何条件的极端的自由观中明显包含有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合理的成份。

54、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55、真理具有它的对立面,并且有非真理。命题的非真理(不正确性)就是陈述与事情的不一致。事情的非真理(非真正性)就是存在者与其本质的不符合。无论怎样,非真理总是被把握为不符合。这种不符合落在真理之本质之外。因此,在把握真理的纯粹本质之际,可以把作为真理的这样一个对立面的非真理放在一边。

56、萨特的“自由观”一方面是以存在主义为其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相对于“本质主义的自由观”建立起来的。在萨特看来承认本质先定,承认上帝决定论、命定论、承认自由是对必然的限制等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表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完全的自由。存在主义自由观确认“自由”首先不是有待于争取的目标,而是“自为存在”的起点。换句话说,有自为存在,就有自由;有自由就有自为存在,人作为“自为的存在”生来就是自由的,并且是无法摆脱的。“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囚徒”,“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因此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区别于‘人的实在’之存在(etre)的。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3)(P5—6)

57、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也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

58、海德格尔的思想从始至终都是一条在不断延伸的道路,这条道路若没有一些“转向”便不成其为路了。这是一种来自存在且关乎存在的思想。更深切地说,这是一场与存在的斗争,它试图将存在的意义——或者至少是其首要的意义——从其中拖拽出来。

59、 笛卡尔: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确定了理性的价值。

60、究竟什么是“存在”?如果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且只有它才是唯一的基本问题,那么就必须对问题的发问本身做一番研究。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对答案的探求,任何探求都有从它所探求事物的引导。发问是在“其存在与如是而存在”的方面来认识存在者的探求,这种探求可以被视作对所问对象的规定分析方面的“探索”。发问不仅包含问题本身,更包含了被问及的事物,在探索性的问题,即在理论问题中,被问及的事物应当得到规定而成为概念。而在问题中还包括发问的目的,即“问之何所以问”,这也是发问的真正目标,发问行为在这里得到了意图的实现。另外,发问本身是存在者的发问行为,因此它存在某种本己特征:作为发问者的存在者自身的存在方式。

61、海德格尔提出存在问题,不仅包含着这种源始形态中的惊异,更有很多学理上的缘由。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首先,存在问题极富有现实感,又带有学术性,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其次,他又可以将存在问题在哲学历史过程中的流变加以梳理。最后,与希腊的存在思想合流,将存在问题还原到初始。

62、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该词最早由法国天主教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63、从当下可敞开的存在者那里,无论这种存在者是自然中的存在者还是历史中的存在者,我们是无法把握到这个“整体”的。尽管不断地调谐一切,但它依然是未曾确定、不可确定的东西。因此,它可能也是对流行最不假思索的东西。然而,这个调谐者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存在者整体之遮蔽。让存在总是在个别行为中让存在者存在,对存在者有所动作,并因此而解蔽着存在者;正因为此,让存在才遮蔽着存在者整体。让存在自身本也是一种遮蔽。在此之在的绽出的自由中,发生着存在者整体之遮蔽,存在着遮蔽状态。

64、什么是最宽广的轨道?最宽广的轨道包括所有存在者。环行将所有存在者围成一体,环行就是存在者之存在。但是,什么又叫“存在者”?显然,诗人以“自然”、“生命”、“敞开者”、“整体牵引”等名称来命名存在者整体,甚至按形而上学的语言习惯将这一圆满的存在者命名为“存在”。

65、对存在主义在“概念梳理—人生体验”两个层面上的关系之处理。

66、命题真理的本质在于陈述的正确性。同样,事情真理也总是意味着现成事物与其“合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命题的非真理就是陈述与事情的不一致。事情的非真理就是存在者与其本质的不符合。无论怎样,非真理总是被把握为不符合。这种不符合落在真理之本质之外。因此,在把握真理的纯粹本质之际,就可以把作为真理的这样一个对立面的非真理放在一边了。

67、在他看来,话语对现身与领会具有构成作用,而此在又等于说在世的存在,因此,此在作为有所言谈的“在之中”已经说出自身。此在有语言。人表现为有所言谈的存在者。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人才具有发音的可能性,而是意味着这种存在者以揭示着世界和揭示着此在本身的方式存在着。

68、存在主义的书、尤其海德格尔的哲学著作,为什么那么难懂?全在于他们以西方传统哲学的“纤巧”方法,来论述那非西方哲学传统的“宗教—人生”问题(宗教之人生入世性)。哲学形而上学和情绪心理学随意而错位地交织在一起(他们常用“恶心—烦”等心理情绪概念,来论述哲学而上学问题。那是不伦不类的拉扯)。在行文中,把读者的思路全搞乱了,呈现出一种混杂不明的“混沌”境界(知识条理和情绪纠缠的结果,两败俱伤)。这就是“代表着大陸哲学的多余和芜杂”。自视识高者,常“似懂非懂”;一般读者,则信仰“不懂的就是高深的、伟大的”……这是一种难堪的恶劣局面。我们早就应该醒悟过来了。

69、1957年,在弗莱堡大学一般研究班上作题为《思想原则》的5次演讲。12月和次年2月在弗莱堡大学一般研究班上作题为《语言的本质》的3次演讲。

70、海德格尔认为,意愿便是将某物带到自身面前来,而在带的时候,这种被带到面前来的东西作为事先被表象的东西在任何方面都规定着制造的一切方式。这里所谓的意愿就是制造,而且是在有意贯彻对象化的意图的意义上的制造。这里所说的意愿是指贯彻,这种贯彻的意图已经将世界作为可制造的对象之整体设定起来了。

71、海氏之存在主义哲学,在西方历来都有两种对立的不同评价,而在中国大陆,则只有一种正面评价。笔者在阅读中,觉得两种评价是比较合理的,只有一种评价也许不甚怎么合理。原因何在?海氏哲学的意义必须放在西方哲学的长河中,才能见出其两种评价的依据;海氏哲学(《存在与时间》)为什么那么难懂。二者互为依据,若弄不清楚第一点,则永远读不懂。

72、《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日常语言中的“是”或“存在着”的意指提出诘问,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

73、当我们领悟到我们当下的生存,作为一种由科学规定着的生存的时候,我们同时陷入了一种纠纷当中。通过这个纠纷,一个问题浮出水面。这个问题只要求用特别的讲法来道出:“无”是怎么一回事?

74、海德格尔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对哲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表现出了在哲学上的早熟和天赋。在18岁的一天,海德格尔从一个乡村牧师手中借到了一本题为《论存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含义》的书,立刻迷上了它。由此,便产生了20世纪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思想。这个让年轻的海德格尔如此着迷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困扰了不知多少位哲学家,但海德格尔希望自己能给它一个解答。

75、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萨特都突出强调“存在”的本体论意义,都把“存在问题”作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但二者提出“存在”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赋予存在的功能有别,各自的存在“在”的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76、对存在主义“嗤之以鼻”者。文章开头,即引出了英裔澳籍的哲学家约翰·巴斯摩尔的看法,“一来它(存在主义)对于当代英国哲学的主要倾向没有什么影响(A);二来……它始终被认为对伦理·宗教思想的一种促进因素,而不是形而上学(B)。在很大程度上,职业哲学家们对它嗤之以鼻”。“嗤之以鼻”的两个理由,是必然的,A点指出“它对当代英国哲学的主要倾向没有什么影响”,此即英国分析哲学与存在哲学的分离,不属同一哲学家族;B点,指出存在哲学仅是“对伦理、宗教思想的一种促进因素,而不是形而上学”,即是处于传统哲学背景之外的另一流派,是“别子为宗”。

77、索伦·克尔凯郭尔,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

78、在传统哲学家对于艺术本质进行探索与分析时,通常需结合社会各要素例如经济宗教政治等社会性因素的考察来对于艺术自身进行掌握,但这种方式是将艺术视为时代背景下各类社会关系的产物,通过对时下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来提取出艺术本质这一方法使得艺术自身处于客体的位置,呈现出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因此二十世纪哲学家海德格尔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问,当艺术剥去一切外在因素,艺术本身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横亘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哲学观,笔者将在下文分点进行列举。

79、1889年9月26日,马丁·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巴登邦梅斯基尔希。1903——1906年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学读书。17岁时,进入弗莱堡人文中学就读。在此期间,他对“存在”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上一篇:2020最火的生日祝福语(短句9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哲学三巨头van(短句69句精选)
  • b站哲学三巨头(短句62句精选)
  • 看哲学书的都是什么人(短句23句精选)
  • 哲学香蕉君(短句52句精选)
  • van哲学(短句38句精选)
  • 为啥哲学家都看不起女人(短句62句精选)
  • 世界著名哲学家(短句29句精选)
  • 哲学的句子经典语录(短句49句精选)
  • 经典哲学金句(短句116句精选)
  • 黑格尔哲学的根本缺陷(短句31句精选)
  • 海德格尔导论(短句22句精选)
  • 哲学家图片(短句29句精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短句58句精选)
  • 哲学是什么梗什么意思(短句27句精选)
  • 哲学是什么通俗一点(短句27句精选)
  • 爱的含义的理解哲学(短句93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公认最好的歌词(短句13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形影不离造句二年级(短句32句精选)
  • 用像造句子比喻句(短句41句精选)
  • 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介绍(短句94句精选)
  • 中学生个人自评50字(短句46句精选)
  • 风筝时而时而时而怎么造句(短句27句精选)
  • 关于爱与关爱的名言警句(短句98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短句80句精选)
  • 2020最火的生日祝福语(短句97句精选)
  • 精辟个性的人生座右铭(短句35句精选)
  • 生活感悟句子简短(短句122句精选)
  • 名言有哪些句子(短句72句精选)
  • 一到十的四字成语(短句28句精选)
  • 搞笑个性签名最雷人(短句55句精选)
  • 好笑的笑话最好能笑死别人(短句78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