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口述史丛书”推出《其命维新——刘道玉口述史》
2、教育是对人的工作,只要我们能用心思考,努力实践,帮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相信会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3首先感悟最深的是老师应用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3、《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 (美)托尼·朱特林骥华译商务印书馆
4、两年就完成了三年的学业。17岁时借资赴杭州考入广济医学堂,后因不满该校对不信教学生的歧视,愤而退学。19岁时,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并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
5、《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的编写体例分为具有严格内在逻辑关系的四个部分,围绕“四有”好老师的几个方面,分别选录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第一编,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第二编,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伦理与道德精神;第三编,扎实学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第四编,仁爱之心——教育的出发点。这样编排精妙之处在于,既符合陶行知教师教育论述的实际情况,可以直观感受陶行知先生的为学为人及其教育思想精髓;又遵循了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相结合,教师们可以从阅读原始文献中感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情怀与人格魅力。
6、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陶行知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意地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
7、致力于习惯的培养,艰巨却也同时很具成就感的一项工程,我将努力,同时也将继续潜心研读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并积极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2最近,我再次品读了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名篇。读后我深深地被他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所感染,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像一本字典,让我查到了自己原本不懂得问题。它又像一位长者,在告诉我一些经验和方法。我由衷地敬佩这位老人,尤其是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对我帮助最大。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又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涵义。“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那是语言的游戏。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而这“一辈子受用的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做一名引领者,来伴同孩子们成长。
8、《一盏一盏的灯》是几十位老师讲述的教育故事。它们就像一盏盏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爱与责任。每个故事前,都会奉上吴非老师的独到见解:有对故事本身的点评,有对故事细节的有感而发,更有从故事中延伸出的对当前教育的看法。虽然不是吴非老师自己的故事,但故事里的点滴真情和理念正是他所希望传达的。
9、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在唱歌课、参加合唱团中学习。
10、她的回忆录从诗人的生活中提炼碎片和记忆,重构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精神生活氛围。娜杰日达的评判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她的痛苦独一无而是因为她从最优秀的诗歌里获得了滋养。苦难并不是艺术的土壤,苦难会摧毁艺术,杀害艺术家。大恐怖时代里,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噤若寒蝉,那些敢于直言的人也被驱逐出这个庞大的帝国,但正是他们成就了20世纪最为璀璨的艺术。布罗茨基在海外对其俄国前辈诗人的敬仰和宣传,乃至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词中提及他的那些俄国前辈诗人们,某种程度上也是复活了一种被遮蔽和掩埋的伟大传统。
11、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在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12、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13、周洪宇是治陶行知学的大家,著述有二十余种,计五六十册。在浩如烟海的陶行知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中,如何以简驭繁地编出适合教师阅读的读本呢?读本既要得陶行知教育之精髓,又要简明易懂,贴近一线教师,还要有助于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作者文思精深,通过创新体例,严密逻辑,贯通内容,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
14、对我而言,大家的作品,读来甚是艰涩,一直不愿意去读,更何况书中之乎者也甚多。但因有曾经的尴尬,于是我再次捧起《叶圣陶教育名篇》,沉下心来,细细翻阅,不觉一颗稚嫩之心在文中慢慢得以滋养。
15、两部著作实为一个整体,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融合贯通。纵向上,以陶行知的生平经历与教育思想为架构;横向上,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为纲,勾连出陶行知最具闪耀思想光芒的篇章。譬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一书的第一编“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中,又分为“教师的培养目标”与“教师的初心理想与社会使命”两部分;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的第三章“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中,非常详细地从政治理念、哲学观点、文化思想三个部分来论述。而对于陶行知最为著名的“生活教育”的观点,既有《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第四章中对“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与具体教育主张”进行详尽地分析,又有《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的第四编“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篇文章的印证。两本书相互参见,构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宏大广博,又精微深邃的体系,显示出周老师“体大虑周,辞约旨丰”的别具匠心。
16、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学校里要教的内容,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人才能活在社会上。这样的能力应该如何传授呢?
17、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知道,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弃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
18、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让教育从书本到人生,从字面到手脑相长,从耳目到身心全顾,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教给他们生活需要的东西,要教学生做人,教学生生活,注重健康,教学生做自己的主人。
19、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如此深切的共鸣?原因之可能与作者张文质30年来始终在搞教育研究有关。通过这30年的研究,他认为教育之根本还是在于家庭,以不同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也是本书的重要立场。
20、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
21、《理想国》中的核心比喻是“洞穴比喻”,全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回应它的隐喻。在《理想国》全书希腊文原本的第一个词是“下降”。也就是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一开始就是下降,从高于此处的“洞穴”之处下降。在苏格拉底的谈话中,构造了城邦的政体,从第一部分摆脱最低处,第二部分则开始上升到最好的政体,第三部分处于最高处,详论最好政体的秘密,第四部分开始下降到最坏的政体乃至下降到地府。
22、会做小先生:包括帮助工友、同学以及学校附近农友等。在“文化为公”,“知识为公”,“即知即传”的号召下,自动的以一技一艺之长去帮助人长进中学习。
23、会当书记:包括写小楷,管卷宗,写社交信,做会议记录等。在国语课和社交活动时及集体活动中学习。
24、叶圣陶先生说“‘教育’这个词儿,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又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涵义。“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那是语言的游戏。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而这“一辈子受用的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做一名不忠诚于初中生这帮“大朋友”的人心的朋友,来伴同他们成长。
25、 二是师生都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要虚心向周围的人、乃至学生学习,以此来完善自己。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26、著作中处处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芒。关于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周洪宇认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近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教育学说体系并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关于陶行知精神,作者在书中创造性地总结成六点:一是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二是乐于奉献的伟大情操,三是炽热真诚的教育激情,四是不屈不挠的刚毅品质,五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六是开拓求新的创造精神。这是非常公允的而且有创造性的提炼。
27、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陶行知先生说:他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陶先生做过这样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陶先生是一个追求独立、追求人身价值的人,他不喜欢现在社会上那些不好好工作游手好闲的混混,不喜欢那些身体健全却靠别人养活的人。
28、1910年,陶行知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学校毕业,毕业论文是《共和精义》,共和的思想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经扎了根。在《共和精义》中他写道:“共和之要素有二:一曰教育;二曰生计。然教育苟良,则人民生计必能渐臻满意。”意思是说,教育事业是建设共和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可见,他青年时代就已立下教育救国的鸿鹄之志。
29、毕业之后,他留学于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年,陶行知经人介绍,来到哥伦毕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教育管理。当时的哥大是美国教育领域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重镇与领导中心。在院长罗素的带领下,该学院汇集了杜威、克伯屈、康茨等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知名学者。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时代》杂志也称“进步教育学会(PEA)成立,哥伦比亚大学将控制美国。”杜威当时所讲授的课程“学校与社会”综合了理论与实验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早已怀有以教育促民主志向的陶行知在这里尤其受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其“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的主要教育观点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30、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书中谈到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按我的理解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内容:
31、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32、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是退缩。怎样才能成功呢?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于行动,也就是要“做”。真正的做要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上劳心”很简单的五个字,它的意义却很深长:它告诉我们不要蛮干,不要空想。如果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课,你的教育教学方法没有丝毫的创新和变化,那只能今天是昨日的重复,明天依然;倘若心里有着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也是不行的。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且要试着去做,这样他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33、IEGS观点||从异化走向自由:劳动教育中人的主体性遮蔽与复归
34、《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35、被誉为“一代宗师”的叶圣陶,在语文教育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的教育理念——“教是为了不教”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如甘露一般滴入而今教育的大河之中,缱绻洇开。
36、读着叶老的话,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感觉好习惯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出现波动,但好习惯又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要注意讲求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7、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弹外国琴,唱外国歌,玩外国玩具,讲外国故事;二是花钱病,幼稚园花的钱多达小学花费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三是富贵病,有钱才能上幼儿园,上得幼儿园自然就要攀比金钱。
38、会修理:包括简单木工、竹工、泥水工、油漆工工具等。在修理中学习。
39、留一块黑板,在繁华落尽之后,我们可以轻轻地给孩子写一个“人”字。教育,有些东西是一直不变的。
40、这些孩子才三年级。为了让孩子将来考进一所好中学,家长只能这样做。家长当然知道孩子辛苦——“可是不补课怎么行?别人都在补习,学得更多,学得更难,你不补,就考不过别人。”
41、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他想到了,父母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42、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地方还停留在陶先生所说的“传统教育”阶段,“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这是陶先生1934年写的,看到这里,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八十四年前说的教育现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却仍然如此,很多学生为考学而学习,不少家长还是一门心思地盯着成绩,孩子的生活家长全包办了,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以前报道的大学生定期往家寄回需要洗的衣物,虽有些夸张,但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各种考试、补课,把孩子们训练成了考试的机器,学的东西与现实联系少,学几年下来,知识在生活中却毫无用处、一无是处。当前的教育还是太注重知识了,只盯着分数,还是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尤其是升学教育,学习只为了成绩、考学,而不是生活所需。
43、读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起前段时间读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如果陶先生还在,面对六千多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他能想出解决方法吗?
44、 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45、现在的教育课程改革其实也有在这方面努力。在做中学,做中悟,不死记公式,死读书。数学书中安排了许多数学活动,而我们在课堂上尤其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做”,重视过程,而不是走过程,重结果。还如:小学几何图形的面积,都要让学生动手做,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结论。而这个过程极其重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了解一下,死记公式,用公式算题。这个“做”,是学生的行动,是科学家的实验,而产生了新知识,这是学生的创造过程,他们和科学家经历了一样的过程。这不和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相同吗?
46、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
47、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此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8、好的习惯不仅仅指学习习惯,还有生活中的各种文明行为的习惯。轻手关门窗,离开教室将凳子放在桌下,坐有坐姿站有站相等等,这些好的习惯的背后又蕴藏着更多的心思:不打扰别人,确保学习环境的整齐有序,有一副更好的精神面貌。
49、付丽娟,中原名师董文华工作室成员,鹤壁市淇滨区牟山小学教师,曾荣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省级一等奖、省网络公开课特等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曾在“市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作观摩课,得到广泛好评。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等奖,文章曾发表在《湖北教育》《福建教育》《中国德育》《教育时报》《河南教育》等教育期刊杂志上。被评为鹤壁市名师、鹤壁市骨干教师、市教学标兵、市技术能手,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第八届、第九届书香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启明星。
50、20世纪70年代,美国家庭治疗师史蒂夫·德·沙泽尔夫妇发现,通过关注未来可以帮助来访者走出过去的困扰,此疗法成为现代的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51、最让我感动的,是它记录了一个人和一群人之间其乐融融的情谊。顾先生是教育人都景仰的名人,而一群人中的许多人我们都未耳闻。可这种差别并没有阻碍一场教育漫话,而是成就了一场有意义的教育对话。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情谊。
52、会烧饭菜:包括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并会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酱、腊肉等。在聚餐、野餐、助厨时学习。
53、陈文芳(教师):为家庭教育目标“正本清源”
54、 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长,这样才会完善自己,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他的职责是培养教育下一代,但是其本身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放眼看世界,才会意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因而潜心学习,提高素养。
55、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56、书中不虚美,求真务实地评价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例如关于陶行知学生活教育学说的评价:“作为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蕴含着不少合理因素,它的现代大教育观、主体教育论、生活课程论、实践教学法和终生教育论等,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分。”又如关于陶行知学局限性的评价:“任何一个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陶行知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对待陶行知的教育学说,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而不能停留在简单模仿陶行知的想法和做法的水准上。”
57、作为教师,会有怎样的幸福与趣味?他们如何获得勇气和智慧?他们是怎样践行和捍卫常识的?带着这些疑惑与问题,一群教师写下了他们难忘的经历与思考。主编吴非对教师同行这样讲:我们也许不重要,但我们的工作关涉人未来的幸福,所以特别重要。
58、每种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训练,都言简意赅地写出来了。这不就是学校的课程吗?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课程,走出校门,便能自食其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育才学校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反观现在的课程设置,学生初中毕业后,能掌握上述能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再仔细看看,除了种菜、补衣服、修理,其他哪一种能力不是必需的呢?
59、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60、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真人之举。
61、朱特曾说:“历史真正能帮助我们懂得的是,问题的复杂性永远存在。”而阅读朱特,阅读《重估价值》,却令我们深信,即便过往的问题纷杂无绪,但倘以他那般郑重而饱含忧思、理性而不失“理解的同情”进行思考,我们无疑将会获得理解并认识历史的智慧,并经由这智慧无限地逼近那些复杂问题的核心。
62、今年是陶行知先生去世七十周年,重新打开《陶行知教育名篇》,读着那些朴实的大白话,近一百年前的文字,一点儿不过时。比如《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一段:
63、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